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人原来是这样说话的(古代生活读本)
内容
试读章节

千金

再说“千金”

“千金”本来是一个敬辞,按照中国古代“贬己尊人”的礼貌原则,过去只能敬称别人家的娇女为“千金”,可是如今连自己家的娇女也竟然都敢称为“千金”了!“千金小姐”特指未婚女子,女子结婚之后,身价立马缩水,不能再被称为“千金”了。

“金”是古代的货币单位,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也统一了币制,规定货币分为两种:黄金为上币,计量单位为“镒(yì)”,一镒等于二十两或者二十四两;铜为下币。但是古人却不用镒或两来称呼货币,而是用“金”称呼,比如“马一匹百金”之类。汉代以一斤黄金为一金。《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项羽的头值一千斤黄金,可见有多贵重。后来“千金”就引申为贵重的意思,并诞生了诸如“一字千金”“一诺千金”“春宵一刻值千金”“五花马,千金裘”等等许多典故。

“千金”既然贵重,古时候就诞生了一句谚语,叫“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或者“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武帝喜欢打猎,而且喜欢亲自上阵追逐野兽,司马相如于是给汉武帝上疏,里面有这样几句话:“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圣明的人在事情还没有萌发时便能够预见到,智者能够在无形中就避开了危险,灾祸本来都是隐藏在细微之中,人们疏忽的时候就会发生。因此俗话才说:“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从司马相如的上疏中可以看到,“家累千金”后面往往跟着一句“坐不垂堂”,而且是司马相如家乡蜀地的谚语,很早就已经在民间流传了。“垂”是指堂檐下靠阶的地方,“垂堂”是指靠近堂屋的檐下。司马贞索隐引述三国时期学者张揖的注解说:“畏檐瓦堕中人也。”坐在檐下害怕檐上的瓦掉下来伤人,因此才“坐不垂堂”,不坐在檐下。

不过,颜师古在为《汉书?司马相如列传》所作的注中,却如此反驳:“垂堂者,近堂边外,自恐坠堕耳,非畏檐瓦也。言富人之子则自爱深也。”“垂堂”是指坐的地方过于靠外,害怕自己摔到台阶下去,不是害怕檐上的瓦掉下来砸到头上。

《汉书?爰盎传》还有“千金之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的说法,“衡”指楼殿边缘的栏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能骑跨在楼殿边的栏杆上,比喻家财富有的人常自珍爱,不自蹈险地。

“千金之子”本来指富贵人家的子孙,与之类似,“千金”作为对人的称谓,最早也是指男孩子,而不是女孩子。

“千金”一词出自《梁书·谢朏传》。南朝梁的著名文学家谢朏(fěi),字敬冲,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庄的儿子。谢朏小时候非常聪明,谢庄很喜欢这个儿子,常常让他跟随左右,外出游玩的时候也带上他。谢朏十岁就能写一手好文章,有一次谢庄带着他去土山游玩,让谢朏写一篇命题作文,谢朏拿过笔来一气呵成,谢庄看了之后,不由得大喜过望。谢庄的朋友王景文对谢庄说:“贤子足称神童,复为后来特达。”“庄笑,因抚朏背曰:‘真吾家千金。’”真是我家的千金啊!

那时南朝的宋代还没有被齐、梁两个朝代取代,谢朏的名声甚至传到了宋孝武帝的耳朵眼里,有一次宋孝武帝去姑苏(苏州)游玩,特意命谢庄带上谢朏一起前往,并让谢朏写了一篇《洞井赞》的命题作文,谢朏随随便便就写完了,宋孝武帝看完之后感叹道:“虽小,奇童也。”后来,谢朏果然成为了著名文学家,官至尚书令。

稍后的《南史?谢朏传》也有类似的记载。从此之后,“千金”这个比喻就流传了下来,但是专指男孩儿。

到了元代,“千金”这一称谓方才和“小姐”组合在了一起,用来敬称富贵人家的女孩子。比如张国宾所作《薛仁贵荣归故里》一剧中说道:“小姐也,我则是个庶民百姓之女,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显然,在张国宾写作此剧之前,民间已经改换了“千金”一词的原始含义,而用来指称女孩子了,张国宾只是在剧中使用了“千金小姐”这一称谓而已。一直到今天,“千金”一词的含义早已固定下来,专指未婚女子了。

P215-218

目录

古人怎么自称

古人怎么谦称自己

古人怎么尊称他人

古人怎么称呼皇帝、诸侯

皇帝、诸侯怎么自称

男人怎么称呼妻子

女人怎么自称

古人怎么称呼男孩子、女孩子

古人怎么称呼女婿

古人怎么称呼周边民族

古人怎么称呼奴隶

古人怎么称呼死亡

古人怎么骂人

内容推荐

许晖编著的这本《古人原来是这样说话的》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带你进入奥妙无穷的中国古代语言世界——比如,古人怎么自称?又如何称呼他人?男人怎么称呼女人,女人如何自称?古人怎么称呼奴隶?古人如何称呼死亡?还有,古人怎么骂人?……书中包含众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知识点:“我”本是兵器,“驸马”原本是官职;“千金”最早指男孩儿,“犬子”是司马相如的小名;“掌上明珠”最早指情人,“布袋”竟然是对招赘女婿的谑称;“蒲柳之姿”原是男人的自谦之辞,“破瓜”跟性交没关系;“三八”出自中原官话……

编辑推荐

翻开《古人原来是这样说话的》一书,作家许晖独辟蹊径,带你“窥视”古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融汇历史、语言、民俗、文学,从细节入手,寻根究底,顺藤摸瓜,抛弃百科全书式之成分,抛弃眉头紧皱之学究气,不抒情,不励志,不含沙,不射影,一切只为好读、有趣、有见识。

本书是锁线软精装,追求舒适愉悦的阅读体验:让阅读回到阅读自身;赠送精美书签和明信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人原来是这样说话的(古代生活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5217732
开本 32开
页数 3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2015055418
中图分类号 H109.2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12
131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