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说陆小曼
内容
编辑推荐

她是一个生性聪慧多才多艺的才女名媛,一个浪漫孤寂命运坎坷的另类美人,她也是一个被除数人骂出来的女人,一个被诽声和唾弃掩埋掉的红颜;她一路逶迤而来,漫过岁月的类痕,走尽自己的道路,似乎风情、魅惑、媚骨、却也隐忍,顺从,屈服;她就是这样一个备爱争议却不辩白不做声的女人,她就是这样一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敢爱敢恨的“作女”。

阅读本书,你会找到“作女”之所以“作”的全部理由。同时,你也会发现一个无论你以前知道或不知道的真实的陆小曼。

内容推荐

本书试图以简洁、严谨的文字和丰富、珍贵的图片反映陆小曼多面的才华、她的多变而辛酸的人生。本书的文字铺设了几条主线:一是陆小曼与徐志摩之间的感情历程;二是陆小曼自身的生命历程和行为方式;三是陆小曼的才艺和美貌;四是陆小曼的爱国思想和行为。文字内容还吸收了有关陆小曼的最新研究成果,如新发现的陆小曼的几篇逸文、赵清阁访陆小曼、记者与陆小曼的访谈、陆小曼的宗族与世系等。另外在本次再版时还收录了陆小曼自1925年3月11日至7月11日期间所作的日记若干篇以及徐志摩的中外友人题赠徐志摩、陆小曼爱情纪念册的题诗若干首。

目录

原版序言 想起了那些另类美人王旭烽/1

自 序  柴草/4

引 子/l

第一章 坎坷而浪漫的感情经历

与王赓“闪电结婚”/7

结识志摩,拉开了爱情序幕/10

“徐陆之恋”,沸沸扬扬/15

志摩出国,相思之苦/21

挣扎与希望/29

“功德林”宴席/35

好事多磨,喜结连理/43

在志摩老家的日子里/53

志摩北上,夫妻分歧加重/60

轻轻的我走了/67

青灯守节,出版遗作缅夫君/75

第二章 被迫返沪,颓靡生活上海滩

在上海奢靡的日子里/89

戏场风波,恶习尽染/96

难舍翁瑞午,难离“阿芙蓉”/103

徐陆矛盾剖析,夫妻分歧揭秘/109

第三章 一代才女,旷世佳人

一代才女,旷世佳人/119

翻译《海市蜃楼》,创作《卞昆冈》/123

能舞会演,擅长京剧昆曲/127

潜心文学/130

擅长绘画/134

泰戈尔在我家/138

“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145

第四章 陆小曼的晚年生活

出版全集的酸甜苦辣/155

“是解放改变了我的一切”/163

善待朋友/167

合葬遗愿成憾事/173

结束语 换种角度看小曼/178

附录一 小曼日记/182

附录二 徐志摩、陆小曼爱情纪念册题词/209

附录三 陆小曼作品及出演戏剧汇览/215

附录四 陆小曼年谱/218

后记

试读章节

与王赓“闪电结婚”

1922年,陆小曼19岁了,面目长得清秀可人,身材也越显婀娜娉婷,出落得更加漂亮了。就在这一年,她离开学校,奉父母之命与王赓结婚。

王赓(1895—1943),字受庆,亦作绶卿,江苏无锡人。作家王西神的侄子。1895年5月15日生。年龄比陆小曼大七岁。19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同年赴美留学,入密歇根大学,后改入哥伦比亚大学,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哲学,1915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又转到西点军校攻军事。与美国名将艾森豪威尔是同学,1918年6月以第十名毕业。随后归国,供职于陆军部;旋又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上校武官,兼外交部外文翻译;1918年秋,任航空局委员;1921年为陆军上校。

王赓经陆小曼的寄父母唐在礼夫妇介绍,前来议婚。陆定夫妇之前曾经婉拒了不知多少人家,不肯将自己的掌上明珠轻易许人。这次看到王赓年少英俊,又有成就,且无锡和常州原属一府,有乡谊,于是很快就答应了。从订婚到结婚,还不到一个月,人称“闪电结婚”。

当时对陆小曼这桩婚事起主要作用的是陆小曼的母亲,磊庵在《徐志摩与陆小曼艳史》一文中说:

……小曼之母,看到有这种少年英俊,认为这是雀屏中选的最理想人物,虽是王赓年龄长小曼七岁,她偏说他这穷小子将来一定有办法的,毫不迟疑的,便把小曼许配了他。

当时陆家正处于鼎盛时期,陆小曼的父亲陆定还在财政部供职。王赓家境一般,又刚从国外回来,没有什么钱。陆家看中的是他年少得志。因此结婚的一切费用,全由陆家负担。婚礼在“海军联欢社”举行,仪式之盛,轰动京师。光女傧相就有九位之多,除曹汝霖的女儿、章宗祥的女儿、叶恭绰的女儿、赵椿年的女儿外,还有英国小姐数位。这些小姐的衣服,也都由陆家定制。婚礼的当天,中外来宾数百人,热闹非凡。

在这桩婚事中,陆小曼就像大海中的一叶小舟,被风浪颠来颠去。完全是被动的。当蜜月的激动渐趋平静后,她渐渐发觉自己并不快乐,她觉得自己和王赓之间在性情和爱好方面有很大的差异。王赓在美国受了多年的教育。生活方式也有些美国化,加上他少年得志,全部精力都花在工作上,一个星期从星期一到星期六,是绝对的工作时间。不能用于玩耍。而且王赓又是学军事的,行为比较刻板,性格上也是大大咧咧。对女人既没有很大的兴趣,也没有笼络的手段。他对妻子陆小曼是“爱护有余,温情不足”。而陆小曼喜欢玩。婚前就是北京交际界的“名姝”,结婚后闷在家里,要是丈夫多些温存倒也罢了,偏偏丈夫一心扑在工作上,整天就为他的仕途着想。老婆娶进来了就像完事了,陆小曼觉得自己在家里像个摆设,似乎根本不在丈夫的眼里,要想出去玩玩也不自由,因此陆小曼对丈夫是“敬重有余,爱情不足”。据磊庵在《徐志摩与陆小曼艳史》中讲道:

谁知这位多才多艺的新郎,虽然学贯中西,却于女人的应付,却完全是一个门外汉,他自娶到了这一如花似玉的漂亮太太,还是一天到晚手不释卷,并不分些工夫去温存温存,使她感到满足。

结婚第三年,王赓被任命为哈尔滨警察局局长,王赓要小曼随同前往。陆小曼就到哈尔滨住了一段时间。据说由于陆小曼当时是名满京城的社交界人士,因此她到哈尔滨后,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到处贴满了她的海报。但是陆小曼在哈尔滨住不习惯,不多时,就回北京娘家居住,与王赓两地分居,因此与丈夫在感情上更加淡漠了,但由于陆小曼从小受到严格的家教,尽管不满,彼此间倒还相安无事。

由于性情不投,结婚半年后,两人失和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但陆小曼心高气傲,绝不肯让人知道她是一个失意者,是一个不快乐的人。在当时封建意识浓厚的社会背景下,也根本不容许她有更多的想法。于是她过着隐蹒性情、忍泪假笑的生活。就在这种心态下,徐志摩似天外来客,闯进了陆小曼的心扉。

P7-9

序言

哈尔滨出版社说要将《一代才女旷世佳人——图说陆小曼》再版,我是又高兴,又感慨。高兴的是书要再版,说明该书很受读者的欢迎;感慨的是想起几年来对陆小曼的研究,其中辛苦唯有自知。好在通过几部书的出版,世人对陆小曼这个原来“贬”胜于“褒”的历史人物有了重新的认识——知道了她对徐志摩一生不变的真挚感情,知道了她是个精通英法文字、擅长昆曲、对文学及绘画有着专业素养的才女,知道了她宽厚大度、对朋友热情友善……

《图说陆小曼》于2004年9月出版后,受到媒体和读者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海外版、《重庆商报》、《半岛都市报》、《都市快报》、《城市快报》、《新闻晚报》、《扬子晚报》、《燕赵都市报》、《三湘都市报》、《深圳商报》、《南方日报》、《大众日报》、《沈阳日报》、《城市晚报》、《哈尔滨日报》、新浪网、网易、青岛传媒网等几十家媒体分别以介绍、文摘、刊载序言等不同方式推荐本书,其中《楚天都市报》还于2005年2月至3月对本书进行了连载。本书还数次登上图书的销售排行榜。如在《扬子晚报》2004年11月27日公布的销售排行中名列第一、在《西安日报》2004年9月19日公布的排行榜中名列第三、在《山西青年报》2004年9月21日公布的排行榜中名列第六等。《图说陆小曼》在中国大陆出版后,台湾德威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又被授权推出本书的台湾版,名为《陆小曼的传奇一生》,在台湾的读者群中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近些日子,有关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恋故事也持续受到关注,中央电视台曾就这个话题前来采访,《人间四月天》制片人李小婉也表示有意拍摄以徐志摩和陆小曼为主线的电视连续剧。刚刚在写再版序言的过程中,《南湖晚报》的记者也要求采访,要我就“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情感”这个话题谈谈看法……所以,我想这次再版,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徐志摩和陆小曼之间的情感在有关徐志摩的传记中可以见到,而在《图说陆小曼》中,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和理解的。

这次再版,对原书没有做较大改动,但对原书文字及图片则作了较大调整,使其更加融合匹配,图文并茂,从而在版式上给读者以更丰富的视觉冲击。另外在附录上还辟加了“小曼日记(1925年3月11日至7月11日)”和“徐志摩、陆小曼爱情纪念册题词”,但愿读者能够喜欢,还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和指正。

2006年8月1日

后记

本书试图以简洁、严谨的文字和丰富、珍贵的图片反映陆小曼多面的才华、她的多变而辛酸的人生。本书的文字铺设了几条主线:一是陆小曼与徐志摩之间的感情历程;二是陆小曼自身的生命历程和行为方式;三是陆小曼的才艺和美貌;四是陆小曼的爱国思想和行为。文字内容还吸收了有关陆小曼的最新研究成果,如新发现的陆小曼的几篇逸文、赵清阁访陆小曼、记者与陆小曼的访谈、陆小曼的宗族与世系等。另外在本次再版时还收录了陆小曼自1925年3月11日至7月11日期间所作的日记若干篇以及徐志摩的中外友人题赠徐志摩、陆小曼爱情纪念册的题诗若干首。

采用100多幅图片是本书的一大特色。照片可以分成三块:一是曾经在《陆小曼传》和《陆小曼诗文》中采用过的;二是取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些报刊;三是私人收藏的一些尚未面世的新照片。尤其令人高兴的是这次发现了陆小曼年仅5岁时的照片、18岁时的照片、陆小曼的一些戏照、翁瑞午的照片以及王赓的照片等等。书中大部分的照片由邱权、吴锦、虞坤林、陆林深和海宁市博物馆提供,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照片中还有一些是我多年收藏或补拍的。这大量的照片相信可以再现陆小曼的风姿和才艺,成为表现徐志摩、陆小曼及相关人事的珍贵画卷,也可以给世人许多兴趣和感悟。

在此,我要着重感谢哈尔滨出版社,感谢策划编辑和责任编辑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最后希望喜爱徐志摩和陆小曼的读者能够喜欢这本书。

2006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说陆小曼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柴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93002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06-10-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64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0
16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9: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