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挺经全集—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读本
内容
亮点展示

5a66f5ddN3ed4807c.jpg

作者简介

唐品,本名唐建福1964年11月18号生于湖南临澧县。1984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即进入江西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1996年调入广东旅游出版社。编辑策划有季羡林、周一良等主编的《东方文化丛书》30余种,余秋雨著作全集22种《秋雨合集》。策划出版了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胡平先生代表作《禅机》。另有于丹教授畅销书《于丹重温*美古诗词》发行151余万册。现为自由出版策划人、北京唐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策划。

内容简介

《挺经》一书是曾国藩总结自身人生经验和成功心得而编著的一部传世奇书,它是曾国藩修身处世、居官治平的*高法则。“挺经”,意思就是言“挺”之经,“挺”是所言的内容,“经”指关于“挺”的原则、经验、秘诀。具体来说,“挺”就是指刚烈强硬、坚韧挺拔这样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即势不可用尽,功不可独享,也就是大名要推让几分,盛时要做衰时想,刚柔相济,无为而无不为。曾国藩以盖世之功而能于众说诋毁中全然保身,全赖这一“挺”字。因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推崇。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从阐述曾国藩《挺经》原文入手,剖析和展示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系统地阐述了曾国藩的思想和智慧,展现了他严于治军、治家,重视修身养性的一生。也正因此,他才得以实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他的内圣修养和处世智慧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值得学习和借鉴。

目录

卷 一/ 内圣
卷 二/ 砺志
卷 三/ 家范
卷 四/ 明强
卷 五/ 坚忍
卷 六/ 刚柔
卷 七/ 英才
卷 八/ 廉矩
卷 九/ 勤敬
卷 十/ 诡道
卷十一/ 久战
卷十二/ 廪实
卷十三/ 峻法
卷十四/ 外王
卷十五/ 忠疑
卷十六/ 荷道
卷十七/ 藏锋
卷十八/ 盈虚

精彩书摘

【原文】尝谓独也者,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慊之功密。其间离合几微之端,可得而论矣。盖《大学》自格致以后,前言往行,既资其扩充;日用细故,亦深其阅历。心之际乎事者,已能剖析乎公私,心之丽乎理者,又足精研其得失。则夫善之当为,不善之宜去,早画然其灼见矣。而彼小人者,乃不能实有所见,而行其所知。于是一善当前,幸人之莫我察也,则趋焉而不决。一不善当前,幸人之莫或伺也,则去之而不力。幽独之中,情伪斯出,所谓欺也。惟夫君子者,惧一善之不力,则冥冥者有堕行;一不善之不去,则涓涓者无已时。屋漏而懔如帝天,方寸而坚如金石。独知之地,慎之又慎。此□□之要领,而后贤所切究者也。【译文】曾经有人说过“独”这个东西,是君子和小人共同感受到的。小人认为自己是独自一人时,会产生非分的念头,非分之想积聚多了就会任意妄为,由此欺人的事就会发生。君子自己单独一人时,会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生出真诚的意念。真诚念头积聚多了就会处事谨慎,从而下功夫提升自己不满意的道德修养。尽管君子和小人都是独自处事,两者的差距却可由此得到证明。《大学》自从探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以后,前代的言行都可以作为个人扩大眼界充实知识的资料,日常处理的琐事问题,同样可以加深个人的阅历见识。君子这样做了,他的心在遇到事情时,已能剖析公私的区别;他的心在联系道德时,又足以精辟地研究其得失。那么对于善事应当做,不善的坏毛病应去掉,早已经形象鲜明地认识到了。而那些小人们,却不能有实在的见识,去实行他所知道该做的事。于是一件好事,唯恐别人不知道是自己干的,去办时迟疑不决。一件坏事,侥幸以为别人可能窥视不到,改正得很不得力。背地里自己独处时,虚假的弊病自然会产生,这就是欺骗啊!而君子,唯恐办一件善事办得不彻底,在冥冥中有损自己的道德行为;一个坏毛病不改正,就会像涓涓的流水连续不断。暗室之中懔然不动邪念,如同面对天神,主心骨坚硬如同金石。在自己工作的地方单独行事,一定要慎之又慎。这就是圣人遵奉的准则要点,也是后世贤人切实研究的问题呀!【评析】态度谦虚,言行谨慎,是个人修养的一方面。古语讲“纶言如汗”,“汗”指说出的话绝无挽回的余地,就像流出的汗水一样,无法收回。正因如此,做人必须修炼内圣之法,谨言慎行。就像从前,当周公的儿子伯禽受封为鲁国国王时,周公曾告诫他:“我身为宰相,碰到有人来访时,即使是正在吃饭也得赶紧中断,尽量不要对客人太失礼。尽管如此,仍然担心有不周到的地方,或是疏忽了优秀的人才。现在你到鲁国去,虽然身为一国之君,也绝不能有任何骄傲失礼的地方。”这种谦虚的态度对于一个欲有所作为的人来说十分重要。【史例解读】义之所在,不畏灾祸  李固(94—147),字子坚。东汉大臣。汉中南郑(今陕西省南郑县)人。《后汉书》称其“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究览书籍,结交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他曾指斥时政,要求“权去外戚,政归国家”。初官议郎,历任荆州刺史、太山太守、大司农、太尉等职。李固主张“以仁义治天下,实现社会和谐”。针对东汉后期腐败混浊的官场,他尖锐地指出:“古代提拔人,有德才的人方能授予官职;现在任用人,只看重谁有钱有势……古代施政务求宽大博爱;现在当官,多以严酷出名;那些天性正直心存宽厚温和而没有派系支持的人,总是受到排挤贬斥……这样,即使增多刑律条文,也没有作用。”接着,他又指出:“政令教化稍有不慎而出现差错,那是一百年也挽救不了的损失。争利之门一开,则求仁义的路就被堵塞了。”李固的这些言论,穿透千年时空,仍然闪耀着睿智的光辉。李固任太尉时,因坚持反对外戚专权,与大将军梁冀有隙,遭梁冀诬陷谋反,被逮捕治罪,遂死于狱中。梁冀又下令将李固陈尸通衢,并威胁说:“如果谁敢前去哭吊,那么就以同谋加重治罪。”李固弟子,汝南人郭亮,刚十五岁,在洛阳游学,就带着刑具上书朝廷,要求皇上准许收敛老师的尸首。遭到拒绝后,他就到老师的尸体旁痛哭吊祭,申述冤状,日夜守候,不肯离开。李固的另一个学生,南阳人董班,也冒着生命危险前来哭吊李固。监守尸体的官吏被他们的师生情谊深深感动,叹息着对郭、董二人说:“生在衰乱的时代,苍天虽高,然而有雷霆又怎么敢不弯腰呢?大地虽然宽厚辽阔,也有沦陷之处,不敢不收脚止步。耳目只能挑选适当的内容去看去听,舌头也不敢说一句那些不该说的话。”太后也被他们的真情打动,允许他们收殓李固的尸体。于是,他们便将老师的尸体运回故里安葬。李固说:“阳关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常引用这句话告诫干部应谦虚、谨慎,正确对待自己。一个能够被世人称颂为有仁德的人,他的抱负必然是以天下为己任,他的修养更是恢宏大度,他的器识也必然超出常人,他的言行绝不是为了求取声名和自身的安全。他们注重的是确立取舍标准,意在树立和端正天下的风气,用自己的努力来唤醒天下人的良知,从而愿为维护真理而生,愿为坚持真理而死。因此,他们生为天下承担,死为天下楷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挺经全集—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 曾国潘 著,唐品主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525694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5-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6: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