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艺君主编的《中国音乐学院建校50周年纪念文集(音乐学卷上)》收录的是中国音乐学院教师撰写的论文。分为整体性研究和汉族音乐研究两部分。
目前或曾在中国音乐学院任教的教师所撰写的论文,均作为收录对象,原则上每人一篇。
论文按研究领域及作者年龄排序。
本册所收录的论文,大多由作者本人提供;已故前辈的代表性文章,也尽可能地予以收录;个别教师撰写的论文未搜寻到,实属遗憾。
图书 | 中国音乐学院建校50周年纪念文集(音乐学卷上) |
内容 | 编辑推荐 姚艺君主编的《中国音乐学院建校50周年纪念文集(音乐学卷上)》收录的是中国音乐学院教师撰写的论文。分为整体性研究和汉族音乐研究两部分。 目前或曾在中国音乐学院任教的教师所撰写的论文,均作为收录对象,原则上每人一篇。 论文按研究领域及作者年龄排序。 本册所收录的论文,大多由作者本人提供;已故前辈的代表性文章,也尽可能地予以收录;个别教师撰写的论文未搜寻到,实属遗憾。 目录 整体性研究 国乐前途及其研究 音乐的民族风格杂谈及续谈 继承民族音乐遗产问题 ——在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发言 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 对中国传统音乐做整体性研究的思考 描写音乐形态学之定位及其核心概念 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特征及中国音乐地理学的建设 “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 全世界民族音乐学家,联合起来 ——兼论民族音乐学中国学派的形成和学术特点 民族音乐学:本土语境中的学科建构问题 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区域音乐研究 汉族音乐研究 谈乐器改良问题 秦腔概述 蒲剧唱腔和晋南方言字调 民族五声性调式概述 浅议民歌中的衬词和衬腔 “南音”在东南亚 词七、曲三、辨程式 ——一种关于曲牌音乐分析方法的研究 旋律形态结构“12维剖析法”的实证探索 戏曲音乐构成三要素 刘天华的生平和作品 河曲民歌与河曲人民的爱情生活(摘要) 汉语诗律与汉族旋律 秦乐与潮乐 关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的几点思考 全真道派的科仪音乐与老庄传统美学思想的渊源 琴调系统及其音乐实证 中国音乐的“血肉文本” “声腔”词源考 回到“声音”并一再敞开 弦索乐配器研究 传统风格与当代流变 ——对陕北小调的考察与解析 中国民族器乐的“和色”特征 江西古镇中的戏曲活化石 ——江西广昌“孟戏”研究初探 论传统音乐的两种时态 ——以徽州礼俗仪式音乐研究为例 论传统琵琶演奏技巧 三峡外迁移民带来的民间音乐发展及其初步研究 “仪式”地歌唱:中国民间对歌之思 民间赛歌源流概说 【扑灯蛾】曲牌“南曲北唱”考 论民间器乐传承中的念谱过程及其意义 “风搅雪”音乐现象研究 花鼓滩簧声腔分裂与变迁动因解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音乐学院建校50周年纪念文集(音乐学卷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姚艺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32675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70 |
出版时间 | 2014-09-01 |
首版时间 | 2014-09-01 |
印刷时间 | 2014-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206 |
CIP核字 | 2014197468 |
中图分类号 | J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3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9 |
宽 | 183 |
高 | 3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