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笑洒热血迎黎明(林维雁烈士传)
内容
编辑推荐

林维凤编著的《笑洒热血迎黎明(林维雁烈士传)》并非仅仅讲述维雁的个人故事,而是用大量篇幅介绍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整体力量和形象。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五二○”运动的前沿,在“第二条战线”发挥了出色的积极的作用。林维雁本人也在“五二○”运动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因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去追求一个“中国梦”。本书收集了一些革命歌曲,也是维雁最爱唱的。本书也叙述了樟潭镇的百年沧桑和人民遭受日本侵华战争的种种苦难。

内容推荐

林维凤编著的《笑洒热血迎黎明(林维雁烈士传)》记录了曾在暨南大学就读的林维雁烈士的生平。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以重大事件为内容,真实无遗地介绍了林维雁烈士的一生:在革命最后的决战时刻并即将胜利的前夕,她以“建设一个崭新的中国”的呼喊,努力唤醒人民,满怀希望地迎接新中国。林维雁烈士的一生是短暂的,却也是辉煌的,希望借此书的出版启发、激励年青一代努力完成历史给予他们的使命,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目录

缘起

一 女孩的命运,家族的创伤

二 幸福的童年,多彩的教育

三 遂昌之行,初见曙光

四 在抗日烽火中成长

五 艰难的岁月,艰苦的奋斗

六 在暨南大学学习

七 波澜壮阔的学生运动

八 青春似火,血洒黎明

九 战友的怀念

后记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一女孩的命运,家族的创伤

林维雁烈士,1924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林科棠当时正在上海做小学老师。林维雁出生的时候正是大雁南飞、菊花盛开的季节,父亲以大雁和菊花为象征,寄托对第二个女儿的希望,给她取名为维雁,字守菊,愿她有高远的志向和非功利的精神境界。数月后,母亲方海莲带她返回老家——浙江衢县樟潭镇。祖父林登洲见到孙女却叹息:“又是一个女妮,没有出息。”母亲为了替林家传宗接代,盼望早日再怀孕,不得不按照林登洲的要求,将维雁送到苏家村奶母家喂养。奶母是农户人家,吃住条件都很差,以致维雁在孩提时期营养不良,长得又矮又瘦又黑。在她的记忆里,只记得整日在黄土岗上爬,在烂泥田里跑,或是由奶兄背着,从这个山坡走到那个山坡,皮肤被烈日晒得黑黝黝的,吃的只是苞米糊、辣酱和咸菜。因为父母都在外地,祖父又盘算如何将她送给殷实人家做童养媳,致使这个女孩几乎被家庭遗忘了,一直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才被父亲抱回家。维雁在孩提时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段生活呢?其原因不得不从林氏家族史说起。

林氏家族原籍福建樟平。先祖单身一人,在康熙年间挑着一担黄烟叶,翻过仙霞岭的层层山峦,越过乌溪江的密密森林,在江山港、乌溪江与常山港的汇合处一个并不繁荣但水路交通便利、仅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渔村定居下来,娶妻生子。此后又往返闽浙,依靠制作、贩卖黄烟丝积累资本,后来又秉承福建人勇于开拓的精神,抓住机遇,做起木业经营生意,顺利取得从仙霞岭到乌溪江整片原始森林的开采权和经营权,其所经营的原始森林广阔到三天也走不到尽头,排在江中的木排筏直至对岸。林家五代四房“乾、坤、礼、乐”的子孙们,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两百多年,开设四爿大木行,生意十分兴隆,把大量木材源源不断地经由水路送到杭州湾及江南一带,其营业额及利润为衢州府之首。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渔村从此成为商贾云集、筏来舟往的著名木材集散地和闹市,被称为林家码头,后正式建制,被命名为樟潭镇下埠。然而,正当家族子孙陶醉在富裕生活中时,他们想不到清政府已腐败无能,西方列强已用鸦片、洋炮和军舰打开国门,外患内乱接踵而来。随着鸦片战争失败,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半个中国,后来又是八国联军侵华,清廷赔了巨款,被迫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据衢州史籍记载,从清咸丰八年(1858)起,清廷与太平军争夺衢州一带达六年之久,水陆皆为战场,樟潭镇成为战争的中心。林家四房子孙六十多人逃难七年,最后,大约在1865年,礼房六代孙林登洲(二十岁)及其父母和姐姐四人回到樟潭镇下埠,其余三房子孙五十多人均不知下落。四爿大木行被洗劫一空,几座住宅大院只余空架子:礼房住宅之前厅高悬着的一块乾隆御笔匾,后厅之厨房中还有搬不动的一个大石盆和一个大石磨。林登洲这个从小接受儒学文化、一心想科举入仕的年轻人,只能通过做小工、种点菜、半饱半饥打光棍生存下来。清同治年问,社会逐渐安定下来,王姓徽帮资本进入樟潭木业,使木业再次繁荣。林登洲在四十岁时,有幸得到一个木材测量的固定职业,从而有经济能力娶妻,并生下二子一女。长子林科汇务农。次子林科棠从衢郡中学堂毕业后,先在樟潭镇后在衢县任小学教师六年,后到上海闸北小学任小学教员。不久又被衢县籍翻译家郑次川推荐给著名学者、上海商务印书馆经理王云五先生,在王先生家中做全日制家庭教师约四年,负责教王的两个儿子学习中文、外文和数学。林科棠既能胜任多学科教育,又能专心研究儿童教育的方法,得到王云五先生的好评。在此期间他又从商务印书馆买了大量中外著名的儿童读物,以及杂志《小朋友》和《儿童世界》,装满了一个小书橱,准备做一名“儿童教育”方面的专才。

而林登洲呢?只希望林家多些男孙以重振“乾、坤、礼、乐”四房门庭,故而重男轻女。林科棠不得不对自己的父亲怒吼:“男女都一样,谁说女孩没有出息!谁再敢把我女儿抱出去!我的三个女儿都会有出息!”他亲自把六岁的维雁抱回家,并嘱咐妻子要像对待男孩子一样来教养她,不许涂粉、擦脂、抹红,不许扎耳孔、戴耳环。此后多年,他又常常像讲故事一样,有声有色地讲述他和自己父亲争论“男女都一样”的种种情景,以鼓励女儿不要因自己是女性而自卑,而要力争做一个有出息的女子。P3-6

后记

林维雁烈士是浙江衢州地区的六位革命烈士之一。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衢州地区市、县级党委和党史办公室多次出版六烈士的传记,烈士的生前学友和战友们也发表了许多篇怀念文章,这些作品感情真挚,内容丰富,教育意义深远,曾在衢州广为流传。2002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又出版了一本纪念“五二○”运动的作品《红浪:五二○运动在上海》,其中记述了较多有关林维雁烈士参加“五二○”运动的情况,引起了我的关注。我感到自己责无旁贷,有必要再补写一份书稿,后来又出于种种原因未能继续写作下去。直到中共十八大召开,举国上下都在宣传“中国梦”,党中央又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面对上述情况,我想到了维雁心中的“梦”。在她面对敌人的酷刑时,还对敌人怒吼喊出“我盼望有一个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的新中国”,因她曾在学校的讲台上给学生出作文题“梦游新中国”。林维雁的“中国梦”使我记忆犹新,又再次激励了我,使我鼓起勇气完成了本书的写作任务。但限于自己的写作水平,本书只能作为一种素材提供给广大读者,更期盼广大专业作家针对实现“中国梦”这一题材,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鼓励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为实现本民族的伟大梦想而奋勇前进!

此外需要说明一点,本书并非仅仅讲述维雁的个人故事,而是用大量篇幅介绍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整体力量和形象。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五二○”运动的前沿,在“第二条战线”发挥了出色的积极的作用。林维雁本人也在“五二○”运动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因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去追求一个“中国梦”。

本书收集了一些革命歌曲,也是维雁最爱唱的。这些歌曲也反映了那个时代青年们的信念,这类歌曲鼓舞着他们去战斗,但在歌曲量上又实在太少,因而更显出它们的珍贵,应当作为一种文献而传承下去。

本书也叙述了樟潭镇的百年沧桑和人民遭受日本侵华战争的种种苦难。我们不能忘记那些过去的苦难和伤痛,要更努力地去创造一个美好的前景。在此祝福故乡的人民建设出一个美丽富饶的乐园!正像维雁曾写过的一首小诗所赞美的那样:富强康乐的伊甸园,像五月的石榴,像十月的橘林。

这就是维雁心中所珍藏的“中国梦”的蓝图。

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的新中国,这是一个红色而美丽的梦想。梦想就是希望,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希望就一定能够实现。

林维凤

2015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笑洒热血迎黎明(林维雁烈士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林维凤
绘者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6813718
开本 32开
页数 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1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28
CIP核字 2015048557
中图分类号 K827=6
丛书名
印张 3.1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09
145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7:5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