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诺贝尔居里夫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他曾拥有Bofors军工厂,主要生产军火;还曾拥有一座钢铁厂。在他的遗嘱中,他利用他的巨大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各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居里夫人是著名的女性物理学家,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翻开刘万毅、王伟编著的《诺贝尔 居里夫人》,你可以发现,其实每位名人的生活历程、成才之路本身就是一部极佳的、罕有的作品。本书精选诺贝尔和居里夫人青少年时代的故事,阅读这些故事,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们了解名人们的成才经历。

内容推荐

刘万毅、王伟编著的《诺贝尔 居里夫人》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

《诺贝尔 居里夫人》对诺贝尔、居里夫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目录

诺贝尔

 时代与家世

 多舛的童年(1833—1842)

 勤奋刻苦的自学生涯(1843—1850)

 游学与恋情(1851—1852)

 走向科学与发明的入口处

 惊绝于世的辉煌成就

 伟大的追求,复杂的性格

 遗嘱与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

 为什么不让念书

 小小爱国者

 金质奖章的获得者

 十六岁的补习教师

 在失去希望的日子里

 科学路上的苦行僧

 居里夫人

 镭的发明

试读章节

时代与家世

阿尔弗雷德·伯恩纳德·诺贝尔生于1833年,逝于1896年。

这位世界著名的瑞典化学家、发明家、实业家、黄色炸药的发明人、诺贝尔奖的设立者,生在一个富有特色的时代,有着与众不同的家世。这两个时间与空间的环境,为阿尔弗雷德的生活与事业打上了深深的印迹。

19世纪30年代初,在欧洲正是新工业兴起,革命风云变幻的时候。一方面,新工业的兴起,蒸汽机的普及,铁路的诞生,纺织工业的发展,呼唤着科学去解决现实生产中的一个个问题;另一方面,为加快资本积累与积聚的步伐,资产阶级向封建的专制统治进行了猛烈的攻击。1830年7月爆发的资产阶级巴黎革命,就是这种斗争的一幕。它像风暴一样震撼、冲击着整个欧洲,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地处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侧的瑞典,也受到了它的影响,一向平静的斯德哥尔摩也发生了政治动乱。这个当时仅有8万多人口的滨海城市,不少工厂倒闭,商业萧条,资金匮乏,加上全国性的农业歉收和可怕的霍乱病,这一切在人们心中布下了忧虑的阴影。不少人为了谋生,开始背井离乡,流亡国外。正在这时候,阿尔弗雷德来到了这个世界,走进了斯德哥尔摩一个机械师、建筑师兼建筑承包商的家庭,开始了他的艰难而又辉煌的人生。可以说,这个时代的特点,给阿尔弗雷德的童年带来了说不尽的苦难,既为他的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也掺杂了不少的艰难、挫折和复杂的牵扯。

阿尔弗雷德有着令人钦慕的家世。上溯到几代前他的先人,有一半是资产者,有一半是农民。家族中虽然没有出现过声威显赫的达官显贵,却也有着令人羡慕的荣耀与平静。先人们都有自己的事业、良好的家教,而且富有智慧。阿尔弗雷德同他的父亲一样,对家谱不感兴趣。他重视自己的奋斗,不愿站在先人们的荫庇下、躺在先人们的名望上生活,虽然他的先人中不乏流传于世的人物,奥洛夫·鲁德伯克(1630—1702)——阿尔弗雷德的曾外祖父——就是其中的一个。

奥洛夫·鲁德伯克是位杰出的瑞典科学家。他曾改革了瑞典著名的乌普萨拉大学,并担任过校长。他具有艺术方面的天赋,通晓天文、数学、物理、机械、化学、植物、动物、解剖学、建筑、炮兵科学及烟火制造术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在大学教过这些课程。这位博学多才、被他的后人引为自豪的科学家,在23岁(1653年)时,发现了淋巴腺及其功能,补充了英国著名医学家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这使他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在1679年至1702年,他出版了巨部历史考古学著作《大西洋》,这使他成了世界知名人士。阿尔弗雷德一生热爱科学,尤爱化学,醉心于发明创造,他的血里流淌着与这位先人一样的天赋。

阿尔弗雷德的曾祖父奥洛夫·珀森·诺贝利叶斯(1706—1760),就是奥洛夫·鲁德伯克女儿的小儿子。奥洛夫·珀森·诺贝利叶斯继承了外祖父奥洛夫的艺术天赋,擅长绘画,是位很有成果、很有名气的纤细画家。他的儿子,即阿尔弗雷德的祖父老伊曼纽尔·诺贝利叶斯(1757—1839),是位外科医生,曾在军队当过军医,在家乡耶夫勒当过地区卫生官。他在军队服役时,将他的姓改为了诺贝尔。阿尔弗雷德的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他的大儿子。在阿尔弗雷德的家庭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父亲和母亲卡罗莱娜。

伊曼纽尔·诺贝尔(1801--1872)继承了先人们的天才禀赋,是位很有特点的人。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来概括他:心灵手巧,多才多艺;富于想象,勤于思考,雄心勃勃;身材魁梧,体格强健,脾气暴躁;有着不屈不挠的勇气和异乎寻常的精力。他没有进过正规学校,是自学成才。14岁那年,他就去当了水手,随远洋帆船出海在外闯荡,曾到过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和远东。他在一次海难中险些被淹死,脱险后,结束了三年充满风险的生活,于1818年回到故乡。

伊曼纽尔天资聪颖,对机械、建筑与化工颇感兴趣,他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凭着直觉、观察和亲身实践,就显露出了这方面的特殊才能。就在他回到家乡不久,国王查理四世和他的随从要路过他的家乡耶夫勒,那时他正在当地接受建筑方面的学徒训练。为了迎接国王,伊曼纽尔凭着在埃及接触到的建筑知识,以及他对到巴黎看过且曾令其激动不已的凯旋门的记忆,就依样造了一座,向国王表示致敬。这座在短时间内仓促而成的建筑令国王及随从感到惊喜,伊曼纽尔也因这一才能的展现,受到了瑞典两位杰出建筑师的关心,他们资助他进了斯德哥尔摩建筑学院建筑系学习。

P3-6

序言

时光在流逝,生命在燃烧。当我同理想和希冀相伴的青少年时代依依惜别,即将步入厚重的中年时,一种“人生几何”的感喟时常萦绕于怀。遥忆往昔贫寒的童真岁月,仍愿咀嚼那涩涩的酸楚中播撒出的永生不灭的希望之火。

幼年的时候,家乡总共不过百种物品的“百货店”里,竞有一个柜台是专门售书的。在这里,我发现了牛顿,知道了高尔基,认识了列宁,记住了鲁迅。记得那是小学三年级的事。一天放学回来,一位女同学悄悄地对我说:“供销社来了一本好书,去看看!”我们一同跑到柜台前,一看是《闪闪的红星》,价格是3角5分钱,这在当时是7个鸡蛋的价钱。我一连三天,每天放学都要去看一看那本书,很怕被别人买走。第四天,我终于鼓足勇气,对母亲说明了缘由。我怯生生地站在母亲面前,好长时间母亲没有说话,母亲那慈爱的目光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我拿着3角5分钱,终于如愿买回了那本书。“那一年,我7岁,听大人们说,闹革命了……”一晃,20多年过去了,当我面对苍老的母亲时,仍会清晰地记得买书的情景和书中的故事。

今天,当我踏上生于斯、长于斯又阔别多年的故土时,先要找回的还是少年的梦。还是那个位置,还是那个供销社,房屋早已翻盖一新,店主当然不再是戴着近视眼镜、眼睛一眨一眨的老师傅。除“大件”外,几乎和城里的物品一样丰富,应有尽有。可柜台里再也找不到一本书。当我看到读初一的侄子和读小学五年级的侄女的书架上,课外书几乎都是机器猫、卡通之类时,喉咙里似乎有什么东西难以下咽,心里沉甸甸的。时代不同了,教育的内容、目标和对象都在发生变化,社会改革和财富增长无疑是一个时代的进步,我没有恋旧癖,更无意美饰贫乏的年代。但当怀念起童年少年时代那种难以忘怀的景象时,内心深处总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在走向富裕的路途中还应弥补一些遗憾——强健精神的遗憾。

人无法超越生命的自然极限,但可以超越生命本身。人类正是通过他们的创造将自己的文明史推向前进。当我驻足在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前,分明感受到伟大人物的人格力量和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毫无差错却被外公毒打;不是为了几枚铜板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气在棺木上睡觉;为了生生不灭的理想在阴暗的面包房里读书:这一幕幕情景仿佛伏尔加河畔不屈的少年高尔基就站在我的面前,与苦难的命运抗争。出身贵族家庭却自幼身残的拜伦,在高贵与卑贱的矛盾中让内心的苦楚升发出一种倔强、刚毅和力量。苦难的确是人生的最好教科书。当他们用心灵慢慢消受种种不幸时,也在创造一种辉煌和永恒。“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每一次记起陈独秀《敬告青年》中的这几句话,都有一种催人奋发的鞭策力量。对于不再拥有生命自然时段上的青少年时期的我,真想让心灵再走一番青少年的路:热爱生命吧!因为生命是一次性“消费”;珍惜青春吧,让青春的亮点变成一片光明,普照以后的所有生命里程。

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中外名人在他们有限的生命里,创造了辉煌和永恒。他们的许许多多成功在青少年时代就奠定了基础,他们在青少年时代就怀有救国救民、立志创业的信念,这种信念强烈地影响了他们的一生。名人成功以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他们成功之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这方面的材料也很缺乏。本书对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我们由衷地希望这番努力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林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诺贝尔居里夫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万毅//王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3076698
开本 32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326.13-49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11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0: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