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太阳照常升起(赠英文版)/双语译林
内容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成名之作!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被奉为美国青年人的《圣经》!

买中文送英文!

《太阳照常升起(赠英文版)》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藉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并以此书开创了海明威式的独特文风。

内容推荐

《太阳照常升起(赠英文版)》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藉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并以《太阳照常升起(赠英文版)》开创了海明威式的独特文风。美国青年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脊椎受伤,失去性能力,战后在巴黎任记者时与英国人阿施利夫人相爱,夫人一味追求享乐,而他只能借酒浇愁。两人和一帮男女朋友去西班牙潘普洛纳参加斗牛节,追求精神刺激。夫人拒绝了犹太青年科恩的苦苦追求,却迷上了年仅十九岁的斗牛士罗梅罗。然而,在相处了一段日子以后,由于双方年龄实在悬殊,而阿施利夫人又不忍心毁掉纯洁青年的前程,这段恋情黯然告终。夫人最终回到了巴恩斯身边,尽管双方都清楚,彼此永远也不能真正地结合在一起……

目录

译序

第一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二篇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三篇

第十九章

试读章节

在普林斯顿大学求学期间,罗伯特·柯恩曾经是中量级拳击冠军。别以为我会十分看重一个拳击冠军的头衔,但它当时对柯恩却意义非凡。按说他对拳击事业并不上心,实际上他很讨厌拳击。不过,他仍然执著地、专心致志地学习拳击。他是犹太佬嘛,在普林斯顿大学总有一种低人一等和抬不起头的感觉,所以想以拳击场上的风光来打消这种自卑感。他性格腼腆,是个相当温和的小伙子,除了在健身房里练练拳击,从来不寻衅闹事,但是想到自己能够把任何一个鄙视他的拳击手打倒在地,他的内心就舒坦了许多。他是斯拜德·凯利门下的高徒。斯拜德·凯利对待年轻的徒弟们一视同仁,不管他们的体重是一百零五磅,还是二百零五磅,都把他们当作轻量级拳击手来传授拳技。不过这种教学法似乎对柯恩很适合。他手脚敏捷,拳技大长,斯拜德便马上让高手跟他对垒,结果给他留下了一个终生难愈的扁鼻头。这件事虽加重了他对拳击的反感,但也给了他某种很奇特的满足心理,因为这让他的鼻子反而变得好看了些。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最后一学年,由于书本读的太多,他戴上了眼镜。据我所知,他班上的同学似乎已经淡忘了他,甚至记不得他曾是中量级拳击冠军了。

对所有相貌坦率、朴实的人我都信不过。尤其是当他们把事情讲述得滴水不漏的时候,因此我始终怀疑罗伯特·柯恩大概从来也没当过中量级拳击冠军。至于他的扁鼻头,我觉得也许是有匹马曾踢过他的脸,要不,也许是他母亲怀胎时受过惊吓或者看见过什么怪异现象所造成的,再不然,就是他小时候鼻子曾撞在了什么东西上给碰扁了。但后来,有人替我从斯拜德·凯利口中证实了罗伯特·柯恩的这段经历。斯拜德·凯利不仅记得柯恩,他还常常打听柯恩后来发展情况如何。

从父亲方面来说,罗伯特·柯恩出身纽约一个富可敌国的犹太家族,从母亲一面,又是一个古老世家的后裔。为进普林斯顿大学,他在军校上过预科班,是该校橄榄球队里出类拔萃的边锋。在军校,没人使他意识到自己的种族劣势。在迈入普林斯顿大学门槛之前,从来没人让他感到自己是一个犹太佬,因而和别人有所不同。他性格温和,与人为善,非常腼腆,种族的问题使他内心苦涩。于是他在拳击中发泄这种情绪。他是怀着苦涩的自我感觉和一个扁鼻头走出普林斯顿校门的,一遇到一个对自己不错的女孩,就匆匆跟人家结成了连理枝。婚后五年,他一口气生了三个孩子,把父亲留给他的五万美元花掉了一多半(遗产的其余部分归到了他母亲名下)。妻子是有钱人家的干金,但他们的家庭生活不幸,使他心灰意冷,样子也邋里邋遢的。正当他下定决心准备休妻的时候,妻子却离家出走,随一位袖珍人像画家远走高飞了。有好几个月他都在考虑着休妻的问题,可由于觉得一脚把她蹬掉未免太残酷,便没有采取行动。妻子这一走,让他意外,却又正中他的下怀。

离婚事宜作出了安排。随后,罗伯特·柯恩动身去了西海岸。在加利福尼亚,他游刃于文学圈里。由于那五万美元还剩了些零头,没多久他便拿出来资助一家文艺评论杂志。这家杂志创刊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卡默尔,停刊于马萨诸塞州的普罗文斯敦。柯恩起初纯粹被视为“善人”,他的名字仅作为一个顾问委员会的成员登在扉页上,后来他摇身一变成了独一无二的编辑。这些都是金钱起了作用。他发现自己喜欢编辑的权威。当这家杂志因开支太大,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地位时,他感到很惋惜。

不过,此时另有一些事情揪住了他的心肠。他已经被一位指望跟这家杂志一起飞黄腾达的女士攥在了手心里。她的影响力非常强,他根本无法不受其掌控。再说,他坚信自己爱上了对方。这位女士发现杂志已日薄西山时,就有点对柯恩看不上眼了。决定趁着还有点油水的时候最好捞上一把,于是便一个劲怂恿柯恩带她到欧洲闯荡,说柯恩可以在那儿著书立说。于是,二人相携到了欧洲(这儿曾是她留学过的地方),在欧洲一住三年。这三年期间的第一年,他们云游四方,后两年定居巴黎。罗伯特-柯恩结识了两个朋友:我和布雷多克斯。布雷多克斯是他文学界的文友;我则是他网球场上的球友。

把他攘在手心的那位女士名叫弗朗西丝。第二年岁尾时,她见自己姿色日减,就一反常态,由过去漫不经心地掌控和利用他,转而快刀斩乱麻,变得异常果断,非让他娶她不可。在此期间,罗伯特的母亲给他弄来一笔进项,每个月约三百美元。我敢肯定,有两年半的时间,罗伯特·柯恩没有瞟过别的女人一眼。他相当幸福,只不过同许多住在欧洲的美国人一样,他觉得还是回美国生活更好些。就在这时,他发现自己有了创作的灵感,于是便写了一部小说,虽然上不了档次,可实际上也不像后来一些评论家所说的那么糟。他涉猎群书,玩桥牌,打网球,还到当地一个健身房去玩玩拳击。我第一次注意到这位女士对柯恩的态度,是在一天晚上我们三个共进晚餐之后。晚餐是在林荫路饭店吃的,而后我们去凡尔赛咖啡馆喝咖啡。喝完咖啡,我们又要了几样茶点。接着,我说我该走了。柯恩一直滔滔不绝,说哪个周末我们俩到什么地方去旅行。他想离开巴黎好好出去转转。我建议乘飞机到斯特拉斯堡,从那里步行到圣奥代尔或者阿尔萨斯地区的什么地方。“我在斯特拉斯堡认识个女孩,她可以带咱们参观那座城市。”我说。

这时有人在桌子底下踢了我一脚。我以为是谁无意中碰了我的腿,于是颐自接着往下说:“她在那里已经住了两年,凡是城里需要参观的地方她都熟悉。这女孩长得非常可人。”

桌子下面我又挨了一脚。我扫了一眼,只见罗伯特的情人弗朗西丝撅着嘴,脸色很难看。P3-5

序言

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cmingway,1899—1961)是世界文坛最为著名、最有个性的巨擘之一。他父亲是个医生,酷爱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他的母亲喜爱文学,这一切都对海明威日后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学毕业后,海明威曾在堪萨斯的《星报》当了六个月的实习记者。这家报社要求新闻报道筒洁明快,海明威深受其益,形成了洗练的文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场服务队,奔赴意大利战场,曾多次负伤。大战结束后,他被意大利政府授予十字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以后,他作为记者常驻巴黎,一面写新闻报道,一面写小说。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他出版了许多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太阳照常升起》。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杰克,巴思斯这个人物形象。巴恩斯在混乱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不幸之间保持人格的完整,他是海明威的第一个所谓“准则”主人公。这种经历战争仍然保持自我准则的人物形隶就成了青年人推崇的榜样。他们需要重建的正是一套价值观。这部小说被奉为青年人的《圣经》。在写作风格方面,正如英国作家赫·欧贝茨所说,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在许多欧美作家身上留下了痕迹。海明威所尊奉的是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趋于精炼,缩短了作品与读者之问的距离,提出了“冰山原则”,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充实、含蓄、耐人寻味。海明威写作态度极其严肃,十分重视作品的修改。据说他每天开始写作时,先把前一天写的文稿读一遍,写到哪里就改到哪里。全书写完后又从头到尾改一遍,草稿请人打字誊清后又改一遍,最后清样出来再改一遍。他认为这样三次大修改是写好一本书的必要条件。他主张“去掉废话”,在修改时把一切华而不实的词句删去,每一句、每一段落都达到“精益求精”。还有人说,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膝盖被子弹打碎,海明威必须站着写作,久而久之形成了“永远站着”的“强硬”风格,字句也异常简练。自杀前他留下遗言,要人在他的墓碑上刻下“恕我再也不能站起来了”。不管原因如何,反正他惜墨如金,字字句句都是详细推敲的结晶。虽然没有开创一个新的文学流派,他却是一位开了一代文风的语言艺术大师。1929年,他的另一部小说《永别了,武器》问世,以后又发表了《有的和没有的》(1937)、《丧钟为谁而鸣》(1940)和《过河入林》(1950)几部长篇小说。但真正使他留名世界文学史的是他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老人与海》1952年出版,翌年他便荣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虽然作品并不多,但他的小说思想性强,令人回味无穷,赢得了成千上万的读者。美国著名史学家威德勒索普曾在《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写道:“尽管海明威的小说要隔很长时间才出版一本,但是在一本新小说出版之前几个月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争论,并且这种争论在小说出版后几个月还在继续进行。”海明威的作品大受欢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其中充溢着美国人所喜欢的“阳刚之气”。他以商超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一个个敢作敢为的英雄好汉。正如我国学者于冬云在评论文章中所言:“所谓海明威的文体风格,即赫欧贝茨所称道的简洁、干净、含蓄、凝练。这是一种‘绝不娇饰’、‘平易粗放、街头硬汉般的文风’,他尤其擅长用‘那种公牛般的、出于本能的、缺少思想的语言’来陈述他故事中的那些猎人、渔夫、斗牛士、士兵、拳击者的思想和行为。福柯认为,影响和控制话语运动的最根本因素是权力。现代社会语言学研究也发现男性语体和女性语体是有区别的,男性语体是一种有力语体,女性语体则是一种无力语体。以此标准来重新审视贝茨一再称颂的海明威的文体风格,便不难发现在这种筒洁粗硬的文风下掩盖的男性权力特征。从早期创作开始,海明威就有意识地选择了这样一种叙事文体,并坚持使用了一生。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海明威的叙事文体是一种典型的男性话语方式。”

获奖后的海明威患有多种疾病,给他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没能再创作出很有影响的作品,这使他精神抑郁,形成了消极悲观的情绪。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颗美国文坛巨星的陨落。在这个总统死了都不会举国哀痛的国家,海明威何以能令全国上下“沉浸在哀痛之中”?就凭他独特的作品,就凭他那硬汉精神!海明威本人及其笔下的人物影响了整整一代甚至几代美国人,人们争相仿效他和他作品中的人物。他就是美国精神的化身。人们在为这种精神哭泣。

海明威的作品难以翻译,因为他的语言过于“含蓄”和“简练”——阅读原文尚可以“咀嚼”出其中所包含的“精神”,但翻译成其他语言,难免会“缺斤少两”。如此,便不能够一味地“直译”,需用艺术的“再创造”方法辅以“意译”——其目的是为了不“失真”,让读者通过译文了解“海明威精神”,了解那动人魂魄的故事情节。有人说海明威作品中的词句过于“刚硬”,而“刚硬”则易折——即破碎成许许多多的“节”。翻译时应该掌握好“火候”,既要还原其“硬汉风格”,还要让读者看到一个圆圈个的海明威。译者已“绞尽脑汁”,但愿不“亵渎”海明威,不辜负读者热切的希望!

方华文

2011年5月25日于苏州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太阳照常升起(赠英文版)/双语译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国)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
译者 方华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33915
开本 16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4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图书小类
重量 0.5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319.4:I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28
150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1: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