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郭子仪(第3卷)
内容
试读章节

一 郭曜为丧事,送走老夫人

大唐肃宗乾元二年(759)金秋,河东汾阳一带迎来了收获季节,却也传回了惊人的噩耗。

这天,郭家堡郭府中郭曜正听下人回话,忽听二门上传来云板,因郭府乃朝中重臣之深宅大院,平时报事的都以打云板为号,什么事打几下云板,都有定数。而今,竟连叩四下,郭曜不敢相信,因有神三鬼四之说,这云板连叩四下,乃丧音。郭曜再细听去,又叩四下,不免大惊。愣怔片刻,正待打发人去问,早有人匆匆来报:“二爷郭旰在潼关殉国了!”郭曜怀疑自己的耳朵,惊诧之间又问一遍,这回听得仔细,来人确是报丧,而且带回六弟郭暖的口信,要暂时瞒住老夫人云云。

郭曜惊出一身冷汗,呆坐半晌,稍平心绪,便急穿衣服,往母亲处走来。他顾不得悲伤,脑子里唯一念头,是安顿好老母亲,之后再接待报丧人。“嗯,正好老母亲要上台山,就送她暂避一时,等家里料理完丧事,再接她回来慢慢相告。”郭曜主意拿定,一溜小跑,边走边叮嘱下人,让报丧的人稍等,并要下人严密封锁消息。他知道家人对二弟郭旰的感情,更晓得二弟乃母亲最大的精神支柱,为此他厉声叮嘱道:“谁要是走漏风声,伤着老夫人,家法是问!”

下人不敢怠慢,却又控制不住悲伤。有好事的就赶去查问,有的就钻到茅房悄悄地哭几声,如此一传十,十传百,霎时合家尽知。一时间,郭府上下空气仿佛凝固了,日月也无光了,那长一辈的想郭旰平日的孝顺,平辈的想他的平日和善疼人,晚一辈的想他的平日慈爱,家中侍从下人想他平日怜贫惜贱、尊老爱幼之恩,如何能抑住悲伤!眼下想说不能,欲哭不敢,压在心头,揪心的疼痛。那浇花的碰断花枝,管车马的草料撒下一地,灶房里菜糊了,呛得人透不过气……整个郭府,一切都停顿了,沉默了,唯有枝头几声乌鸦凄叫,槽头骡马阵阵长嘶,揪得人们汗毛倒竖,心头泣血。

郭曜镇静下来,来到王氏夫人房内,对母亲道:“早两日听母亲说想上台山,去与慧月师父商量事宜,不知母亲打算何时启程?”

王氏夫人道:“这事——以后再说吧!”

“近日父帅要还乡,儿打算把郭府里里外外收拾打扫一遍,难免乱乱哄哄,惊扰母亲。”郭曜斟词酌句劝道,“母亲莫若先去台山,等儿收拾完立即接母亲回来。”

王氏夫人道:“潼关战事吃紧,想等老二郭旰的消息,没心思外出了。”

郭曜心中咯噔了一下,道:“母亲一生,经历牵挂父亲和我弟兄多少战事,都平安无事,而今多虑何来?”

郭曜尽量语调平和,生怕母亲看出什么破绽,因母亲提到二弟,他心里一阵疼痛,身上一软竞打了个趔趄,正巧妻子彩月走进,上前急忙扶住。

彩月是个直人,又心疼丈夫,乃直言道:“母亲就去吧……母亲一去,你儿就能安心办他的事了!”彩月想到丈夫的难处,兄弟妯娌间,又最喜欢二弟,为此,劝说间,竞两眼红了。

郭曜怕坏事,赶忙制止道:“你这是为何,倒像报丧!”说着以眼色示意,让彩月出去。

“啊?我倒成累赘了?”王氏夫人心里暗道,“不对,说不定有事瞒着我!”乃道:“家中有什么事就直言告我,我这佛家弟子对世间之事看得明、想得开,即便是生死大事,也是轮回而已,生即为死,死却为生!”

“母亲所言极是。”郭曜装出笑脸道,“儿就去安排,明天一早送母亲启程。”

王氏夫人虽觉有些蹊跷,但她一向谦和,又心疼儿子,不愿让他为难,便勉强答应。

郭曜见母亲答应,便去安排出发具体事宜。打发谁陪同,带什么药品,带多少衣物,住多长时间,以及坐哪辆车……都一一检点,尤其嘱咐随身、r环,万一老夫人问到潼关战事,该如何应答,他都仔细嘱咐,生怕出一点差错。

第二天一早,王氏夫人吃罢点心,又让丫环带上经书——她要把经书上讲的生死轮回、因果相续等等过程,记牢背熟,以便回来讲给家人听。

正是金秋,风和日丽,郭曜率众送母亲上路。母亲被搀进轿车内,让打开轿帘,向送行的人微笑告别,细心的郭曜从母亲那谦和的笑脸看出一丝忧郁不安,他心头一震。

王氏夫人前脚一走,郭曜就赶快接待报丧的人,安排丧事有关事宜。报丧人传达了郭子仪的意图,郭曜就赶紧派人去拾掇坟地。坟地在村外山岙里,是郭家祖坟。郭氏后人三择栖居,迁于陕西华县,却不忘这河东汾阳的郭氏祖坟。郭子仪的祖父、父亲都不止一次回汾阳祭祖,郭子仪也曾带郭旰回来祭扫祖先陵墓,而今,万万没想到……

郭曜不敢细想,也没时间细想。他遵父一贯教导,料理丧事也不敢奢华,却也不忍寒酸。诸事安排既妥,唯棺板一时拿不定主意,看了几副柏板,皆不中意。郭曜正在焦虑,恰好七弟郭曙赶了回来,说道:“大哥,东院花园花窖内有一副好板,卦山出的,是当年为老母准备的,而今不如先给二哥用了,老母以后再说,你看如何?”

郭曙一句话,点醒郭曜。先前郭曜、郭曙为准备造连发弩,在卦山选材,偶尔发现好板,郭曜便让郭曙运回,封在花窖,以备日后老母用,因老母信佛,弟兄们只暗暗进行,而今正好应急。

郭曜当即命下人领路,随郭曙来到东院,绕过书苑,进了花园,花园的南端便是花窖了。其实名为花窖,实为暗道,是深入地下的两孔窑洞,有门、有窗、有道,可通向外面的暗道,与郭家堡的地下村堡秘密相通,若遇非常情况,可应急应变。那次郭曜去太原领李光弼之命回来,就是由此暗道把郭家老小疏散出去的,当时他情绪是何等的激动呵!而今他忍着伤感,与郭曙随下人来到窖前,下人先入窖,打开门窗,高举灯笼,窖内霎时亮了起来。郭曜低首人窖,仔细看去,只见靠洞壁停着一副板材,帮底有尺把厚,木纹清晰,其味清香,双指一叩,声若玉石,随人无不称道。郭曜心情转了过来,当即命人抬出,连夜解锯造棺。郭曜一再叮嘱郭曙与下人、匠人,此事先不要声张。

郭曜哽咽道:“唉,目下诸事在身,说没空说,哭不敢哭,脑子已麻木,就是让哭也哭不出来了。唯一担心的是父母的身体,老母已瞒住,父帅还撑得住,只是这棺木恐有拂父意,我就擅自做一回主了,兄弟一场,情深意厚,也算为兄对二弟的一番心意。日后父帅倘若怪罪,我甘当受罚了。”郭曜说着泣不成声,郭曙与匠人、下人也都又流下泪来。

郭曜自觉万无一失,却不料,郭旰的妻子吴氏出了麻烦。

原来,郭旰妻吴氏身怀有孕,亦喜亦忧。喜的是为丈夫能留子女,接上香火;忧的是自己反应甚大,不想吃,不能睡,心烦身躁。心想,大嫂怀孕,大哥日夜在身边照料,而自己虽有下人陪侍,但丈夫远在疆场,平素孤单还熬得过去,而今孤苦,就觉委屈难耐。常常是刚刚入夜,就寂然而睡,偶然人梦,似觉丈夫在旁,刚刚亲昵,竞猛然惊醒。那日刚刚起床,洗漱罢,正欲出门,忽听云板四叩,就觉心惊肉跳,不祥预感骤然袭上心头,整日心神恍惚,茶饭不进。如此熬过一日,这天一早,她正趴在窗口,隔着窗帘,恰逢两个丫环走过,低低说到老夫人被送往台山如何如何,吴氏大惊,只觉心中似被猛戳一刀。稍稍镇静,又不敢相信,她咬紧牙关,耐住性子,就听外面一丫环继续道:“唉,二爷多好的人呀,是老夫人的心头肉呢……咱们都受不了,别说老夫人呢!”“你少说两句吧,莫叫二夫人听见了……”另一个丫环压低声音道。吴氏只觉一阵眩晕,摔倒在地,恰逢丫环走进,大吃一惊,急忙把吴氏抬上炕,又急请大夫赶来。

大夫切脉,脉弦,望脸面,潮红,舌质亦红。大夫遂说道:“不要急,不相干,是肝阳上亢,气郁化火,上扰清虚,发为眩晕,我给她开副药,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就好了。”当下,大夫开了方子,因吴氏有胎气,剂量下得稍轻,且加了续断等几味草药,为固肾安胎,并嘱咐吴氏要戒躁保胎,方才离去。

吴氏一病,郭曜更谨小慎微,嘱咐家人、丫环勤加照料。

唉,唉,可怜的弟妹啊!该让她有个思想准备,可怎么对她说呢?郭曜踌躇再三,开不了口,也只好等父帅、郭暖他们回来再说了。P1-4

目录

第一章 出世入世汾阳王

 一 郭曜为丧事,送走老夫人

 二 灵柩依乡俗,彩月惹事端

 三 郭旰肉体去,灵魂依然在

 四 郭子仪悼子,史朝义弑父

 五 老夫人托付,泱姬女认母

第二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

 一 上皇劝肃宗,辅国逼上皇

 二 子仪拜肃宗,泱姬生误会

 三 父女终相聚,兄妹难相认

 四 太子夜访妹,子仪别上皇

 五 太上皇驾崩,唐肃宗病重

 六 辅国竟矫诏,光弼遇黑车

第三章 皓皓星月照天地

 一 李白遭监禁,皇甫施淫威

 二 李白夜受审,子仪往相救

 三 张皇后密谋,李辅国逼宫

 四 唐代宗登基,李辅国受封

 五 子仪能适世,李白憾归天

第四章 辅国被杀千秋谜

 一 元振费思谋,卢杞探郭府

 二 子仪再自贬,辅国被暗除

 三 二度失兵权,子仪荐仆固

 四 仆固平逆胡,酒醉吐真情

 五 嫁女联回纥,仆固遭谗言

第五章 高山流水各一方

 一 泱姬终回宫,暗中遭监视

 二 姑嫂情相依,仆固诉委屈

 三 子仪情自抑,决意会仆固

 四 泱姬又生疑,释疑替子仪

 五 泱姬留信去,子仪追泱姬

第六章 军人怎可不爱国

 一 程元振驯马,唐代宗忧虑

 二 诚意会仆固,泱姬甚失望

 三 仆固容吐蕃,延昌怒断指

 四 众祭英雄指,轻骑收长安

 五 郭子仪受封,程元振遭贬

第七章 风雨难却风雨情

 一 老夫人回京,郭子仪祭祖

 二 郭唏纵部下,秀实执军法

 三 郭曙为家父,私自放仆固

 四 母斥仆固儿,子仪谋救子

 五 郭曙罚充军,子仪悲相送

 六 义接二老母,子仪祭光弼

第八章 唯大英雄真本色

 一 子仪正惆怅,郭曙忽归来

 二 郭曙会仆固,仆固突发病

 三 仆固卷土来,子仪再出征

 四 郭曙攻心战,仆固竟暴死

 五 子仪弱胜强,单骑退回纥

第九章 乱云飞渡仍从容

 一 坚辞尚书令,子仪防朝恩

 二 朝恩施奸计,子仪智应对

 三 章敬寺落成,颜真卿送匾

 四 平反建宁王,计劝唐代宗

 五 子仪顾大局,朝恩又施计

第十章 祖坟被掘千古事

 一 周智光掘坟,小虎等遇害

 二 老夫人压阵,沈皇后献策

 三 应召回京师,自揽掘坟事

 四 子仪接小妹,举家夜祭祖

 五 张谭遇小妹,子仪又赴边

第十一章 君臣巧释打金枝

 一 朝恩暗挑拨,郭暧醉新婚

 二 子仪寿诞日,儿女各尽孝

 三 联句祝父寿,郭暧打金枝

 四 公主诉委屈,君臣巧处理

 五 运粮车被劫,智光遭天谴

第十二章 张谭泣血呼令公

 一 子仪建新坟,真卿书碑铭

 二 猴兵传圣意,夫人点子仪

 三 郭府开盛宴,联诗竞争先

 四 子仪陷酒宴,夫人忧且劝

 五 朝恩诬张谭,美女惑子仪

第十三章 知错即改大丈夫

 一 吴曜误子仪,张谭蒙冤去

 二 泱姬真情信,子仪觉醒时

 三 佛堂审吴曜,平反张谭案

 四 子仪自赎罪,重修广胜寺

第十四章 子仪智斗鱼朝恩

 一 朝恩邀子仪,独赴章敬寺

 二 子仪论古今,佛堂斗茶宴

 三 朝会寒食节,智除鱼朝恩

 四 圆寂老夫人,情归郭子仪

尾声 千古英雄万古诗

内容推荐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这本《郭子仪(第3卷)》由郭恩德著,详尽地、全面地描述了郭子仪辉煌的战绩、杰出的军事才能及高尚的品格。

这本《郭子仪(第3卷)》适合大众阅读。

编辑推荐

史载汾阳王郭子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汾阳王郭子仪,史称“一代纯臣,千古完人”,今称“和谐之圣”。

这本《郭子仪(第3卷)》由郭恩德著,讲述汾阳王郭子仪的传奇一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郭子仪(第3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恩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3072850
开本 16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40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