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从海洋中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繁衍与进化,通过海边、沼泽地、湿地、红树林、雨林地带以及涨退潮自然现象所形成这些特殊生存环境作为繁衍和适应性的跳板,不断演化过渡,逐步形成了会飞行的动物物种和能适应在陆地生存的动物物种。
目前,地球上生存的所有动物物种,从海洋到陆地和天空形成一个庞大的、不同层次的、丰富多彩的动物生命圈,使地球增添了色彩和生命活动。
吴波编著的《动物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完全典藏版)》以地质年代为分界标准,介绍了从距今45亿年前至今,动物演化发展的历程。
图书 | 动物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完全典藏版)/探索生物密码 |
内容 | 编辑推荐 动物从海洋中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繁衍与进化,通过海边、沼泽地、湿地、红树林、雨林地带以及涨退潮自然现象所形成这些特殊生存环境作为繁衍和适应性的跳板,不断演化过渡,逐步形成了会飞行的动物物种和能适应在陆地生存的动物物种。 目前,地球上生存的所有动物物种,从海洋到陆地和天空形成一个庞大的、不同层次的、丰富多彩的动物生命圈,使地球增添了色彩和生命活动。 吴波编著的《动物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完全典藏版)》以地质年代为分界标准,介绍了从距今45亿年前至今,动物演化发展的历程。 内容推荐 与所有其他的生物一样,动物也是逐渐进化而来的,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它们按照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的历程演化。 吴波编著的《动物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完全典藏版)》是“探索生物密码”系列之一。 《动物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完全典藏版)》集知识、故事、欣赏于一体,是生物爱好者必备读物之一,对动物的前世今生与未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目录 地质年代与生物进化 地质年代定义与测定 动物进化概述 动物的起源——前寒武纪 从原生动物到后生动物 古杯动物、海绵动物和肠腔动物 蠕虫动物的地位 海生无脊椎动物的早期古生代 贝壳类动物 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和原索动物 水生低等动物的进化脉络综述 鱼类及无脊椎动物的中期古生代 无颌、有颌及鱼鳍的进化 鱼类的进化 无脊椎动物发展概况 从两栖动物到爬行动物——晚期古生代 登上陆地 鱼石螈的后代 无脊椎动物在晚期古生代 爬行动物与鸟类——中生代 羊膜卵的出现 溯源爬行动物 早期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的演变 恐龙家族 鸟类的祖先 鸟类的进化 无脊椎动物在中生代 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 哺乳类动物大观 现代食肉类哺乳动物 有蹄类动物 完美的进化者——啮齿类 贫齿类和鳞甲类哺乳动物 灵长类的早期进化 新生代的无脊椎动物世界 试读章节 从原生动物到后生动物 原始生物一开始兼有植物和动物的特征,在海洋有机物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向两个方向进行分化:一个方向是加强光合作用的机能和器官,向完善的自养方式发展,特化成为植物的一支;另一个方向是加强运动机能和运动器官,向摄取现成的有机物的异养方式发展,特化成为动物的一支。 需要注意的是,从分化的时间上来看,首先出现的是具有比较明确的植物特征的原核生物——蓝藻,而最原始的动物是在这以后才分化出来的。 最原始的动物在分类学上属于原生动物门,都是由单细胞构成的(也有由单细胞集成群体的),所以也叫单细胞动物。 现在已经发现的最古老的原生动物化石有放射虫化石和有孔虫化石。放射虫化石在前寒武系地层开始出现,大多保存在海洋沉积层的硅质岩里。有孔虫化石出现在前寒武系、寒武系和以后的海洋沉积层里。 从现存的有孔虫和放射虫看,它们的身体主要就是一个细胞。有孔虫体外有钙质外壳,壳壁有无数小孔,细胞原生质会从孔里溢出,形成丝状物(由于外面仍包着细胞膜,所以不会流散),这叫伪足。放射虫的身体呈球形,伸出许多条丝状的伪足,呈放射状;体内有膜质的中央囊,囊面穿有许多小孔,把身体分成内外两部分;囊外有胶状物质,囊里有细胞核;通常从身体中央射出硅质针状骨棘,也有的许多针状物集合成层,或者互相连络成笼状。正因为它们有钙质或者硅质的外壳或针棘,所以死后能成为化石保存下来。 但是从现存的原生动物看,有孔虫和放射虫能分泌钙质或者硅质的外壳或针棘,还算是比较进步的种类。现存的原生动物中还有比它们更简单的变形虫。变形虫的直径不到半毫米,它的细胞膜纤薄。由于膜里原生质流动,使身体表面伸出没有一定形状的突起,这就是伪足。身体的轮廓随伪足的伸缩而变化,所以叫变形虫。由于伪足的伸缩,整个身体也可以慢慢移动位置。伪足还能包围食物,然后把食物消化掉,吸收进身体里去。 我们从这里可以推测,原生动物有孔虫和放射虫的化石虽然出现在寒武系和前寒武系地层里,在这以前一定已经有比它们更原始的类似变形虫那样的原生动物的阶段。只是因为这类原生动物的身体没有硬质部分,所以无法保存下化石。这些原生动物的出现应该比发现放射虫化石的地层年代更早。不过由于元古代延续的时间就有几十亿年,所以我们一般仍旧认为,最原始的动物——原生动物的出现时间在元古代末期。 现存的原生动物门通常分做鞭毛虫、肉足虫、孢子虫和纤毛虫四个纲。前面讲的变形虫、有孔虫、放射虫属于肉足虫纲,纤毛虫纲的草履虫是现代原生动物的典型。 草履虫形似草鞋底,明显地分为前后端;体壁上有无数纤毛,能在水里作协调运动。它已经有简单的嘴(口沟),有排出废物的肛门点。它能用接合方式生殖:两个个体暂时靠拢,交换一部分小核以后就离开,再各自进行分裂,形成四个小草履虫,这是一种极简单的有性生殖。 现存单细胞动物大约有3万种,它们当然都经过长期的演变,和祖先的原始类型已经有很大不同,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它们身上大致看出最原始的动物起源和演变的过程。 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这些细胞产生以后,经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细胞动物,其化石主要在距今9亿年以后,特别是距今7亿年至5.7亿年之间出现,也就是元古代最晚期,这些低等多细胞动物即一般所称后生动物(和单细胞原生动物相对应而得名)。 澳大利亚埃迪卡拉发现的后生动物群最为典型,在西南非的那玛、英国的查尔恩及其后在纽芬兰的康塞浦辛及前苏联的文德等元古系地层中也都发现了距今6亿年到7亿年之间的后生动物群分子。 埃迪卡拉后生动物群是以痕迹化石和无骨骼化石的印痕为代表,又称为裸露动物群,目前已获数千件标本,包括大约30余个生物种,分属四个门,其中以腔肠动物为主,占67%。水母是埃迪卡拉后生动物群中的主要成员之一,研究发现埃迪卡拉动物群中的很多水母化石和现代海洋中的许多水母生物具有相似性,有明显的浮囊体及其下的营养体和生殖体。 关于多细胞动物是怎样起源的,现在还没有多少化石证据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在现存的某些动物中,以及在高等多细胞动物胚胎发生的初期阶段中,可以见到有一种单细胞群体的结构。所以现在科学家们推论,从单细胞动物发展到多细胞动物,大概也经过一个群体的中间阶段。这种群体可能是由相同的单细胞聚合成的中空球体,可以随水漂浮,犹如植物中的团藻那样。这种群体中也可能已经有运动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分化。 然后,在群体里不同部分细胞之间,可能产生明显的分工,各个细胞机能开始趋向专职化,因而产生了萌芽状态的不同组织,再进一步发生了不同器官。这时候每个单细胞离开整体已经不能独立生活,就发展成为多细胞的个体。 P11-13 序言 与所有其他的生物一样,动物也是逐渐进化而来的,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它们按照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的历程演化。 动物从海洋中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繁衍与进化,通过海边、沼泽地、湿地、红树林、雨林地带以及涨退潮自然现象所形成这些特殊生存环境作为繁衍和适应性的跳板,不断演化过渡,逐步形成了会飞行的动物物种和能适应在陆地生存的动物物种。 目前,地球上生存的所有动物物种,从海洋到陆地和天空形成一个庞大的、不同层次的、丰富多彩的动物生命圈,使地球增添了色彩和生命活动。 本书以地质年代为分界标准,介绍了从距今45亿年前至今,动物演化发展的历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动物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完全典藏版)/探索生物密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431029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2-11-01 |
首版时间 | 2012-11-01 |
印刷时间 | 2012-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Q95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1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