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杨尚昆日记(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杨尚昆日记(上下)》作者杨尚昆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献身革命70余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为新时期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军队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内容推荐

《杨尚昆日记(上下)》收入杨尚昆同志1949年至1965年间所写的部分日记,共约110万字。除日记外,杨尚昆同志还保留了一部分工作笔记和读书笔记。现从中选择了部分同日记直接有关的内容,分别放在当天日记后面,用仿宋体字排印,作为日记的补充。为了保持日记原貌,在编辑过程中只对个别错字、漏字、衍字以及明显有误的标点作了订正。2001年9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此书(32开本)为纪念杨尚昆诞辰110周年,出版社再版此书(16开本)。

目录

(上)

 1949年

 1951年

 1953年

 1954年

 1955生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1-4月)

(下)

 1961年(5一12月)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后记

试读章节

阶级力量变化,表现在各阶级的人都不走了!大群大群(两个大群)都脱离KMT,而跟着我们走了。今年和明年是全国胜利的两年(九月会议就不敢如此说)。必须把革命进行到底。这在人民中、同志中必须作思想准备。前年二月中央声明中曾说到此事,未说死,九月会议也未定,原因是不知究竟还有多少人民跟KMT走。现在可以说了,有此勇气了,可以将党内定的方针表明起来。必须把革命进行到底,不容中途而废。为此,中央曾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但仍必须进行解释工作,使大家懂得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不容中途而废。

到南方作战有利有弊,必须说清楚,使大家知道。所有的人,凡是要去的都说清楚,反复地说。既然决心去,就要泼冷水,动员口号不适当会造成失望。当然要讲两条:一条有利,一条不利。而在目前大胜利时,着重说明不利方面。要在这种地方去把工作做好,才是共产党员,去是打敌人,克服困难。

关于美国,不肯定其不出兵。肯定没好处,而应设想到可能出兵(青岛就有兵),才能主动,才不会张皇失措。只要力量大,做得坚决,就不怕。小小的,轻轻的就不行。美国政策是动摇的,软弱的,蒋都不敢去了。过去我们长期揭露,使美在人民中臭了,使美国在中国比在欧洲还臭,很有成绩。但怕的事还有,有些人怕看不到的东西,如原子弹,还需说服。几年证明美国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决,有力量,不乱搞,如保护侨民,外交官也作侨民看待。有的新闻对个别外国人说点好话,就登报,这不好。这是长期受压迫的奴性表现。不要愿意让人家拍,洋人拍,资本家拍(抗日初期有此表现),不要怕“土匪”称号。开会不要专宣传资本家如何说,商店老板如何说。美帝的两面政策,甚至不惜承认我们,取得合法,组织反对派,设立情报机关。我们的外交政策,是不忙于要帝国主义承认我们。帝国主义是要打倒的,我承不承认它还是问题。忙的是如何与苏联及新民主义国家建立关系、通商。通商的原则是“肥水不落外人田”。先新民主主义国家与苏联,只有他们不要的才可考虑给别的国家。保侨是应当注意的,但对破坏的分子是:一抓,二吃饭,三写悔过书,四令其走。山东几件案子办得好,对帝国主义的阴谋必须警惕,坚决击破之。这是近百年中国人民想做而政府不做者,我们必须做。

党内缺点有,好处也不少,就是这样的党。大多数干部(当然不是全体)都有进步,打石家庄以后几个月就上轨道了。土地改革有错误,应怪领导,主要原因是1933年文件出的太迟。军队工作,古田会议决定是1929年作出的,现在能够实行,革命就胜利了。只要军队存在,应该永远(我说的是永远)首先责备自己,因为军队是成堆的共产党员,如与地方搞不好,首先应负责任。学会了这些,政策上了轨道,其胜利比徐州、济南都大。有了这个,才有军事上的胜利。一有错误,比较明显,就立即指出,这比较好。不检查就不行,就忘了。鉴于此,必须抓紧。

目前形势,有此六条即足,下面是十六条具体任务。

经济计划性问题,必须十分慎重。新民主主义经济不能如社会主义那样高,有几分就行了。

一要扣,二不要死,统一就是扣,必须与可能扣者扣之。逐步统一是需要的。

经济建设方针,需有两条战线上的斗争,一方面反对不承认新民主主义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应有一定的计划性。《新民主主义论》就是反驳这种说法的。国营经济全国来说不超过lO%,量不大而必须是领导的力量,不是向资本主义发展。这是一种斗争。另一方面,必须十分慎重,不可草率从事。全国胜利后,有一个长时间的斗争,是耐心地、长期地、稳健地向前进,不可操切。合作社是必须发展的,但很快的发展不可能,必须有十多年。因为人民的文化程度要提高才行。切不可急于想到社会主义,急了要犯错误,会栽筋斗的。

P3-5

后记

杨尚昆同志从1995年起酝酿撰写回忆录,并和身边工作人员一起做了不少准备工作。1997年5月,杨尚昆同志提出,经中央批准,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协助他完成这项工作。到1998年9月,《杨尚昆回忆录》新中国成立前部分已基本完稿。

杨尚昆同志因病去世后,原定的回忆录新中国成立后部分已无法完成。经请示中央领导同志同意,决定将杨尚昆日记(1949年工月至工965年工2月)整理出版,以便同建国前的回忆录相衔接.

《杨尚昆日记》的编辑工作在李琦、逄先知、金冲及主持下完成。他们审阅了全部稿件,对编辑工作提出了许多意见。特别是李琦同志,生前为日记的编辑花费了大量的心血。

具体编辑工作,1949年至1960年部分由熊华源负责,苏维民参加;1961工年至1965年部分由唐洲雁负责,刘吉顺参加。赵仲元校订了全书中的俄文。参加编务工作的有沈剑心、宋玉洁、陈京丽等。赵宇田等杨尚昆同志身边工作人员和家属对编辑工作给予了多方面的协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杨尚昆日记(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尚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340075
开本 16开
页数 1422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0
出版时间 2017-08-01
首版时间 2017-08-01
印刷时间 201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1.808
CIP核字 2017169455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印张 8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2
6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0: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