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总目共十卷。前三卷都是读诗词的札记。其中十分之七曾收入拙著《读书丛札》,十分之三为近年新作。盖《丛札》一书,初印于香港,距今已十六年;修订本由北大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至今亦超过十年。除上述各部分外,还辑入“治学手记”八篇和以“燕郊谈片”为总题的所谓杂文三十九篇。
图书 | 莎斋笔记/现代中华学人笔记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此书总目共十卷。前三卷都是读诗词的札记。其中十分之七曾收入拙著《读书丛札》,十分之三为近年新作。盖《丛札》一书,初印于香港,距今已十六年;修订本由北大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至今亦超过十年。除上述各部分外,还辑入“治学手记”八篇和以“燕郊谈片”为总题的所谓杂文三十九篇。 目录 1.序 2.卷一 古今诗榷 3.解诗不宜囿于旧说 4.释“潺湲” 5.古人好诗难译 6.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两个问题 7.《白雪歌》中武判官是几时上路的 8.读杜一得 9.“朱颜”、“花外”及其他 10.旧体诗反映时代精神 11.读诗与常识 12.读诗忌贻笑柄 13.俞平老《鹧鸪天》臆说 14.俞平老《鹧鸪天》补说 15.时贤诗义榷疑——向靳极苍先生请教 16.卷二 读诗散札 17.战城南 18.陌上桑 19.长歌行 20.东门行 试读章节 再从我本人动脑筋方面说。陆游此诗作于1192年即南宋绍熙三年,当时他六十八岁,已是老胳臂老腿了。夜卧孤村,身体动转已不灵便,很难辗转反侧。但作者的头脑却甚为清醒,理想抱负也并未因年老而稍减,所以才有第二句的“思”字。由于“思”而难入睡,故听到外面的“风吹雨”;即使后来睡着了,风雨声竟化作“铁马冰河”的幻象而进入他的梦境。这样讲,作者用“僵”字形容身老心不老的老态,就十分形象了。P15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莎斋笔记/现代中华学人笔记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小如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27432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8 |
出版时间 | 1999-07-01 |
首版时间 | 1999-07-01 |
印刷时间 | 199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
宽 |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