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百年的人文背影(中国私立大学史鉴共5册)
内容
编辑推荐

由李秉谦编著的《一百年的人文背影(中国私立大学史鉴共5册)》首次全面系统梳理、研究晚清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私立大学的创建与发展变迁历程,具体选取了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朝阳大学等私立大学做样本,采用史传结合的春秋笔法,既有对私立大学发展历史的梳理,又有私立大学发展过程中相关人物的传记,史为骨架、传为血肉,史传一体,相得益彰,为总结中国教育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大胆有益的探索。是一部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品位的高等教育类著作。

内容推荐

由李秉谦编著的《一百年的人文背影(中国私立大学史鉴共5册)》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中国私立大学从萌芽、勃兴,到壮大、迁徙,再到调整、裁撤乃至终成绝响的历史进程。既有对其发展的历史梳理,亦有对其著名师生的简要介绍,更有对其历史经验的扼要总结。全书叙述史传结合,文笔沉越跌宕,谱写了一曲中国私立大学百余年历史变迁的悲壮之歌。

目录

第一卷 萌芽(1840—1911)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西方传教士的办学尝试

 第一节 马礼逊牧师

 第二节 英华书院

 第三节 马礼逊学堂

 第四节 西医和新豆栏医局

第二章 西方教育在中国的起步

 第一节 “条约”为传教士清路

 第二节 徐汇公学

 第三节 博济医学堂

 第四节 中西书院

第三章 自强旋律下新式教育的尝试

 第一节 京师同文馆

 第二节 留学教育新模式

 第三节 上海格致书院

第四章 “变法”与“新政”重造教育环境

 第一节 “变法”时期的教育变革

 第二节 赴日留学的大潮

 第三节 “新政”下的教育体制变革

 第四节 “庚款”留美开启新纪元

第五章 教会学校向大学进发

 第一节 东吴大学

 第二节 齐鲁大学

 第三节 文华大学

 第四节 圣约翰大学

 第五节 金陵大学

 第六节 华西协合大学

 第七节 铭贤学校

第六章 其他外来机构创办的学堂

 第一节 同济德文医学堂

 第二节 焦作矿务学堂

第七章 国人创办私立大学的尝试

 第一节 心远学堂和明德学堂

 第二节 南开中学堂

 第三节 震旦公学

 第四节 复旦公学

 第五节 中国公学

 第六节 光华医学院

 卷后语

第二卷 勃兴(1912—1927)

第一章 教育进入民国时代

 第一节 私立大学的新环境

 第二节 私立大学发展状况

第二章 国人创立的私立大学

 第一节 武昌中华大学

 第二节 大同大学

 第三节 朝阳大学

 第四节 明德大学和心远大学

 第五节 上海美术专门学校

 第六节 中国大学

 第七节 中国公学

 第八节 复旦大学

 第九节 南开大学

 第十节 中法大学

 第十一节 厦门大学

 第十二节 上海大学

 第十三节 大夏大学

 第十四节 上海法政大学

 第十五节 光华大学

 第十六节 广东国民大学

 第十七节 私立青岛大学

第三章 北洋时期创办的教会大学

 第一节 震旦大学

 第二节 沪江大学

 第三节 之江大学

 第四节 福建协和大学

 第五节 燕京大学

 第六节 岭南大学

 第七节 教会女子大学

第四章 晚清成立的教会大学

 第一节 东吴大学

 第二节 齐鲁大学

 第三节 圣约翰大学

 第四节 金陵大学

 第五节 华西协合大学

第五章 其他的外国背景的大学

 第一节 仓圣明智大学

 第二节 铭贤学校和福中矿务大学

 第三节 同济大学

 第四节 湘雅医学专门学校

 第五节 协和医学院

 卷后语

 主要参考资料

第三卷 黄金十年(1927—1937)

第一章 国民政府的“黄金十年”

 第一节 对教会大学政策的变化

 第二节 对私立大学的调整与整顿

第二章 教会大学的变化发展

 第一节 东吴大学

 第二节 齐鲁大学

 第三节 圣约翰大学

 第四节 金陵大学

 第五节 华西协合大学

 第六节 震旦大学

 第七节 燕京大学

 第八节 沪江大学

 第九节 从之江大学到之江文理学院

 第十节 岭南大学

 第十一节 福建协和大学

 第十二节 辅仁大学

 第十三节 天津工商学院

 第十四节 华中大学

 第十五节 女子文理学院

 第十六节 铭贤学校和文华图专

第三章 医、工院校的发展

 第一节 湘雅医学院

 第二节 协和医学院

 第三节 雷士德工学院和医学院

 第四节 私立焦作工学院

第四章 国人办私立大学的黄金岁月

 第一节 大同大学

 第二节 中国大学

 第三节 复旦大学

 第四节 南开大学

 第五节 中法大学

 第六节 厦门大学

 第七节 大夏大学

 第八节 光华大学

 第九节 广州大学和广东国民大学

 第十节 中国公学

 第十一节 南通大学

 第十二节 私立冯庸大学

 第十三节 上海法学院

 第十四节 私立福建学院

 第十五节 北平新闻专科学校

 卷后语

 附录

 主要参考资料

第四卷 浴火重生(1937—1945)

第一章 私立大学大迁徙

 第一节 日寇对私立大学的毁坏

 第二节 南开与西南联合大学

 第三节 焦作工学院的西迁与西北工学院的组建

 第四节 复旦大学

 第五节 东吴大学

 第六节 沪江大学

 第七节 之江大学

 第八节 武昌中华大学

 第九节 金陵大学

 第十节 燕京大学

 第十一节 齐鲁、华西和金陵女大

 第十二节 光华和朝阳

 第十三节 铭贤学院

 第十四节 入滇的中法大学和华中大学

 第十五节 迁黔的大夏和湘雅

 第十六节 广东私立大学的迁徙

 第十七节 福建私立大学的迁徙

 第十八节 东南联合大学与上海美专

第二章 沦陷区高校的坚持与反抗

 第一节 日伪在沦陷区的奴化教育

 第二节 持志学院的“沦陷”

 第三节 中国大学

 第四节 辅仁大学

 第五节 大同大学

 第六节 圣约翰大学

 第七节 震旦大学与女子文理学院

 第八节 天津工商学院

 第九节 协和医学院

 第十节 雷士德工学院短暂的绚烂

第三章 抗战时期建立的私立大学

 第一节 晏阳初和乡村建设学院

 第二节 黄炎培和中华工商专科学校

第四章 国民政府战时教育政策及效果

 第一节 战时教育方针的确定

 第二节 国民政府恢复和稳定教育的政策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

 第四节 抗战时期高等教育的硕果

 卷后语

 主要参考资料

第五卷 绝响(1945—1953)

第一章 国民战后教育政策及其后果

 第一节 战后教育资源平衡政策

 第二节 战后收复区甄审政策

 第三节 东北光复区的教育整理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知识分子改造运动

 第一节 知识分子改造运动的动因

 第二节 知识分子改造运动的过程

 第三节 知识分子改造运动的结果

第三章 接受外来津贴的私立大学

 第一节 燕京大学

 第二节 辅仁大学

 第三节 中法大学

 第四节 协和医学院

 第五节 津沽大学

 第六节 齐鲁大学

 第七节 东吴大学

 第八节 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第九节 震旦大学和震旦女子文理学院

 第十节 沪江大学

 第十一节 之江大学

 第十二节 圣约翰大学

 第十三节 岭南大学

 第十四节 华西协和大学

 第十五节 铭贤学院

 第十六节 福建协和大学和华南女子文理学院

 第十七节 华中大学

 第十八节 焦作工学院

第四章 国人创办的私立大学

 第一节 大同大学

 第二节 武昌中华大学

 第三节 朝阳学院

 第四节 南开大学

 第五节 大夏大学

 第六节 光华大学

 第七节 广东国民大学和广州大学

 第八节 南通学院

 第九节 中华工商专科学校

第五章 抗战后留在大后方的种子

 第一节 相辉学院

 第二节 成华大学

 第三节 川北大学

 第四节 正阳法商学院

 第五节 其他学校

第六章 抗战胜利后新设高校

 第一节 江南大学

 第二节 求精商学院

 第三节 勉仁文学院

 第四节 其他私立院校

第七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院系调整

 第一节 院系调整的特点

 第二节 院系调整评述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百年的人文背影(中国私立大学史鉴共5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李秉谦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86590
开本 16开
页数 14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65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2.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49.29
丛书名
印张 92.2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0
175
8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4:3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