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冲突创伤与巨变--美国9·11小说作品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王庆奖、苏前辉等著的《冲突创伤与巨变--美国9·11小说作品研究》正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言,简略回顾了“9·11”事件;阐述了“9·11”事件与美国小说作品之间的关系;叙述了“9·11”文学研究的意义;介绍了本书的特点和论述架构;说明了本研究小组的成员分工以及贡献。第二部分含一至三章,主要介绍“9·11”文学研究的背景情况。第三部分至第五部分以3个较大的主题为框架对“9·11”文学中的10部小说作品进行文本分析与解读。第六部分,即第十四章,主要以官方和社会针对“9·11”事件的叙事为背景,对所研究的10部小说进行回顾和评论。第七部分由第十五章和十六章构成,为本研究的结论。

目录

第一部分 绪言

 一、“9·11”恐怖袭击事件

 二、“9·11”事件与美国文学

 三、研究美国“9·11”文学的意义

 四、本书的理论视角

 五、本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六、本书的论述框架

 七、研究人员组成、分工与贡献

第二部分 背景:历史、理论与文学

第一章 历史背景:“极端的文学批评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间的冲突

 一、历史回眸: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同源与冲突

 二、《撒旦诗篇》与拉什迪事件

 三、新世纪以来的文明冲突

 四、《面具》对“9·11”事件的提前反应

第二章 理论背景:东方主义、文明冲突与创伤

 一、萨义德:“东方主义”的视角

 二、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三、创伤理论

 四、“9·11”小说的理论联系

第三章 文学背景:“9·11”文学的确立

 一、“9·11”文学的存在

 二、“9·11”文学(长篇小说)的界定

 三、“9·11”文学评价

 四、“9·11”文学研究:《坠落之余》简评

 五、“9·11”文学的确立

第三部分 “9·11"小说分析:文明的冲突

第四章 对话还是控诉:《不情愿的原教旨主义者》中的东西方关系

 一、作家与作品

 二、社会文化解读:东西方的关系一

 三、听众、隐喻与象征

 四、对话与控诉

第五章 文明对话与冲突中的屈服:《屈服》与“9·11”事件后的美国社会

 一、作家与作品

 二、创伤与冲突

 三、《屈服》的内涵

 四、文明间的对话

 五、《屈服》的社会评价

 六、《屈服》的艺术性

第六章 《恐怖分子》:现代性制造出来的国产货

 一、作家与作品

 二、责任追问:谁对恐怖行为负责

 三、内在因素:对现代性与西方文化的厌恶

 四、探讨:对邪恶的认识

 五、人物:在第一群体和第二群体之间

第四部分 “9·11”小说分析:创伤无尽

第七章 《坠落的人》:后现代主义伤痕文学中的创伤与自我救赎

 一、作家与作品

 二、多种病症汇聚的创伤

 三、多维的创伤叙事

第八章 《零点》:直触心灵的创伤,荒诞无奈的幽默

 一、作家与作品

 二、直触心灵的创伤:《零点》的创伤表征

 三、荒诞无奈的幽默:《零点》的创作风格

第九章 《回声制造者》:创伤后的身份危机与重建

 一、作家与作品

 二、认识:身份理论

 三、解读:身份的变异与重构

 四、关联:“9·11”事件与身份问题

 五、评价:人类基本问题的反思

第五部分 “9·11”小说分析:“9·10”与“9·12”时代

第十章 《国家乱象》:家事、国事、天下事

 一、作家与作品

 二、结构与内容:乱象解读

 三、情节设计:国内外关系的映射与“9·11”事件的后遗症

第十一章 《美好生活》:创伤巨变中的反思与重构

 一、作家与作品

 二、“9·11”事件前的纽约社会与文化

 三、“9·11”事件后的创伤巨变

 四、假日中的反思与重构

 五、《美好生活》的文学价值

第十二章 《皇帝之子》:典型社会与非典型事件中纽约精英们的生态

 一、作家与作品

 二、作品解读:典型社会背景下的非典型人物塑造

 三、情节交织:典型社会语境中的非典型事件

第十三章 《整个世界》:追求心灵家园中的生活之美

 一、作家与作品

 二、社会影响与地位

 三、“女性主义”视角中的生活之美

 四、文本中的生活之美

第六部分 “9·11”事件的叙事

第十四章 评论与评价:官方、社会与文学的叙事

 一、官方叙事:《“9·11”事件调查委员会报告》与《图解版“9·11”报告》

 二、社会叙事:尝试对话

 三、文学主题叙事之一:文明冲突中的身份、象征及其他

 四、文学主题叙事之二:创伤、改变与“9·12”时代的来临

第七部分 结论与启示

第十五章 结论

 一、“9·11”文学是现实的存在

 二、“9·11”文学是历史的回声

 三、“9·11”小说是美国社会文化的反映

 四、“9·11”小说是白人作家的独白

第十六章 启示

 一、大事件文学的经典考察

 二、“9·11”文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

 三、“9·11”文学的可持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冲突创伤与巨变--美国9·11小说作品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庆奖//苏前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223474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7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2015138552
中图分类号 I712.074
丛书名
印张 15.62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42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