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是作者李炎长期关注民族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的理论思考。全书根据研究视域和内容,以“文化产业理论与视域、西部地区文化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区域实践与热点”五编,近30篇专题研究文章组成,以期对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审视,全书共30万字。
| 图书 | 西部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西部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是作者李炎长期关注民族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的理论思考。全书根据研究视域和内容,以“文化产业理论与视域、西部地区文化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区域实践与热点”五编,近30篇专题研究文章组成,以期对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审视,全书共30万字。 目录 第一编 文化与产业理论探索 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交流、发展的理论思考 文化实现产业化的可能及途径的理论思考 内容与形态——民族文化产业的理论预设 论文化经济与时间空间的现代流变 国家购买与中国文化产业 第二编 西部地区发展研究与思考 差异性竞争: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研究 西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定位与发展路径——以云南为例 经济与文化互动——云南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分析 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 稳中求变:云南文化产业进入转轨升级期 第三编 特色产业与集聚发展 整合文化资源寻求发展模式——文化产业特色县试点的价值 文化需求与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资源、市场与特色文化产业集聚 传统民族工艺:西部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一种模式——滇西北民族工艺品产业化开发调查 第四编 文化保护传承与建设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理论思考 文化空间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文化消费语境与民族歌舞艺术的发展 复制与定制:传统民族工艺的现代延展 拓展视域差异发展——泸西县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思考 第五编 区域实践与热点 找准定位拓展路径——玉溪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区域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与路径——以昭通为例 昆明:西南地区文化创意集散辐射中心 丽江:创意产业的展台 文化品牌:区域文化产业的基础与延展——以云南民族文化品牌为例 现代科技与民族文化发展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促进面向西南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合作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西部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云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822268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41 |
| 出版时间 | 2015-08-01 |
| 首版时间 | 2015-08-01 |
| 印刷时间 | 2015-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22 |
| CIP核字 | 2015042217 |
| 中图分类号 | G124-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云南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