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悬在西太平洋的利剑(美国第七舰队)/大舰队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大舰队丛书编写组编著的《悬在西太平洋的利剑(美国第七舰队)》通过对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在两个多世纪中发展变化的勾勒,为读者全面展示了这个全球移动的海上军事基地。作为美国在亚洲区域内最庞大的军事力量,第七舰队在亚太地区的行踪备受关注。本书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部详细介绍美国第七舰队的书籍,无论你是个军事迷,还是特别关心国际局势,你都可在本书中找到你想要的内容。那么第七舰队是一支什么样的舰队?这支舰队的规模有多大?美国为什么要将它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区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悬在西太平洋的利剑(美国第七舰队)》这本书一探究竟吧!

内容推荐

大舰队丛书编写组编著的《悬在西太平洋的利剑(美国第七舰队)》内容简介:

从太平洋战争起,美国第七舰队逐渐崭露头角,在太平洋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都有它的身影,逐渐从一支“杂牌军”成为当前美国海军最大的前沿部署舰队。

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美国全球战略的中心开始向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转移,亚太地区已成为美国争夺利益的主要地区,当然也成了美军海外部署的重点地区。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七舰队更是成为了美国企图称霸亚太地区的“急先锋”。

美国第七舰队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对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它从最初的成立到如今的强大,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在苏联解体后的二十多年里,美国海外驻军总数被削减,唯有第七舰队没有被缩减反而军事实力仍在不断增强。美国已经将第七舰队作为其在亚太地区维护经济权益、谋求政治目的、推行西方价值观的中流砥柱,并且与这一地区的战略安全密切相关。

《悬在西太平洋的利剑(美国第七舰队)》是一本军事战史。

目录

1.觊觎远东:美国染指太平洋

 第一节 太平洋上的“西进运动”

 第二节 争霸西太平洋,进占菲律宾

 第三节 北太平洋舰队——美利坚进军太平洋的急先锋

 第四节 日美暗战——大白舰队的诞生

2.生逢乱世:太平洋战争的“利器”

 第一节 乱世求存——太平洋舰队雄起

 第二节 战火燃起——太平洋舰队卷土从来

 第三节 跳岛战术——第七舰队尝到了甜头

 第四节 莱特湾海战:粉碎日本最后的野心

 第五节 进驻东京湾:日本人眼中的看门狗

3.西太平洋——美苏博弈的危局

 第一节 威慑远东,美国人构筑亚太防线

 第二节 登陆仁川,第七舰队志得意满

 第三节 封锁越南:纵贯中国南海的海上枷锁

 第四节 暗流汹涌,美苏博弈太平洋

4.一家独大——“世界警察”霸权野心初现

 第一节 海湾战争:美国舰队开到了波斯湾

 第二节 亮相波斯湾,美军航母战斗群中东再聚首

 第三节 反恐先锋——“小鹰”号远袭阿富汗

 第四节 藏于朝韩风波幕后的第七舰队

 第五节 环太平洋联合军演,从对抗走向交流

5.实力决定一切:新时期的第七舰队

 第一节 空前战力:信息化与现代化的完美结合

 第二节 前沿防御:美国人的军事思维

 第三节 环球威慑:空前强大的航母群

 第四节 远程快速部署,美国海上联合封锁的“主角”

6.难解的中国缘:中国崛起的拦路虎

 第一节 狼子野心——美国觊觎台湾海峡

 第二节 金门事件——第七舰队作壁上观

 第三节 胡萝卜加大棒——美国对台援助始末

 第四节 三大岛链,封锁中国

 第五节 何去何从——美国海军布局西太平洋

后记 西太平洋军情态势的指向标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美国在北美西海岸的扩张

1842年,咄咄逼人的新兴国家美国和老牌帝国英国签订了《韦伯斯特一阿什伯顿条约》。条约签订前,美国缅因州和英属加拿大之间有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尚未确定归属,时任美国国务卿的丹尼尔·韦伯斯特与英国外交大臣特使阿什伯顿签订关于划分这一领土的条约,美国得到了其中7000平方公里的土地,美国在与旧宗主间的争夺中稍占上风。但很快,双方在北美西海岸的俄勒冈领土问题上爆发冲突。

与英国人踩在西班牙人的肩膀上成为世界霸主的经历相类似,在一定程度上美国人也是踩着旧霸主英国人的肩膀崛起的。1812年的英美战争足以证明这一点。在事实上,1846年关于俄勒冈领土争端的解决,对美国的整个历史进程都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提到俄勒冈领土争端,不得不提的是查尔斯·威尔克斯的一次探险活动。1838年,美国海军组织前往太平洋和南北极的探险行动,其艰难曲折堪比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在这次美国海军委员会所鼓吹的具有“和平意义”的远行中,威尔克斯的探险队自西向东经过斐济群岛,又从该处启程前往火奴鲁鲁,在此处进行勘探后,于1841年4月驶往今日美国的西南海岸。这一年的夏天探险队就是在北美洲西海岸度过的,他们对加利福尼亚北部海岸线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勘探。随后探险队又返回火奴鲁鲁,并经过菲律宾、新加坡等处,完成了历时4年多的海上探险活动返回了纽约。返回美国的威尔克斯成了美国海军中的英雄人物。

威尔克斯在其后20年间,与同伴合著出版了不少关于这次伟大探险的图书。但对美国政府来说,此次探险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成果是他为美国政府所撰写的特别报告(这份报告一直到1911年才公开发表)。在这份秘密报告中,威尔克斯建议政府将“俄勒冈领土”纳入版图,其中详细地谈到旧金山港的优越地理条件,以及利用胡安·德富卡海峡、皮吉特海峡等重要航道进行通商的可能性等问题。报告中所提到的“俄勒冈领土”位于北纬42度到54度40分之间,西临太平洋,东接落基山脉,面积广达130万平方公里。这片土地囊括了今天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南部,美国华盛顿州、俄勒冈州、爱达荷州、蒙大拿州和怀俄明州西部的广大地区。这份报告又刺激了美国扩张主义者的野心。

美国政府之所以没有在当时马上发表这一报告,是不希望这一报告影响和英国间正在进行的关于俄勒冈问题的谈判。但毫无疑问,威尔克斯的观点对美国决策者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1846年,在英美双方签署的条约中,双方以北纬49度线为界,美国人获得了7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此美国扩张到太平洋沿岸。威尔克斯的诸多关于西海岸的著作引发了美国人对西部地区以及太平洋的兴趣。在他的著作中,威尔克斯明确指出美国如果控制了太平洋海岸,就可以加强和处于太平洋沿岸的南美洲、亚洲等国家的联系。所以,美国要在太平洋沿岸拥有领土。接着,俄勒冈、加利福尼亚和夏威夷也如威尔克斯预期的那样先后被纳人美国的版图之中。

威尔克斯的建议意味着美国人第一次有了全球观念。美国海军的扩建也有了充分的理由。

几乎在同一时期,美国对孱弱的墨西哥再次亮剑,通过和墨西哥间的数年战争,美国获得了2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其中包括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其实,在美国和墨西哥战争后,原来的加利福尼亚地区被美国和墨西哥分割。墨西哥分得的那部分被命名为下加利福尼亚。1850年,下加利福尼亚加上美国先前分得的土地一起加入了联邦,这才成为了今日的加利福尼亚州。

1848年,美国西海岸发现金矿,淘金热开始兴起,促使这一地区经济发展,以旧金山、洛杉矶这两大城市的异军突起为代表,整个西部地区迅速从荒蛮之地变为美国人乃至中、日等亚裔移民的天堂之境。

1867年,美国以720万美元的价格从沙皇俄国手中买下阿拉斯加。这样,美国的大陆版图基本“稳定”了下来,美国人面对着的是生机勃勃而又广袤无边的太平洋。但是美国人的野心不止于此,孤悬太平洋中的夏威夷便成了他们的下一个目标。

夏威夷位于亚洲大陆和美洲大陆中间,称其为太平洋之中心亦不为过。夏威夷原为一独立王国,孙中山于此处读书时,这里尚不属于美国领土。除原住民外,日本、中国的移民颇多。日本人曾一度和美国人在夏威夷展开争夺,并抢得了先机,以移民为例,日本的移民数一度为美国移民的数倍。然而凭借更强大的国力,美国人控制了夏威夷,在日本和中国爆发战争的同一年即1894年时美国人推翻了夏威夷王国,其后在1898年又通过与西班牙的战争,从西班牙手中夺得了整个夏威夷群岛。

以今日的眼光来看,美国取得夏威夷的控制权无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美国人借助夏威夷群岛控制了太平洋的心脏地区。时至今日,太平洋有如美国的内湖,其中夏威夷(珍珠港)所起的作用不可忽略。(P004-008)

序言

第七舰队——全球移动的海上军事基地

“我们的航空母舰现在在什么位置?”这通常是当某个国家或地区出现紧急事态时,美国总统做出的第一反应,这一点全世界人尽皆知。美国总统习惯将“派遣本国的航空母舰到发生危机的海域”作为干涉海外危机的首选方案。因此一旦美国海军舰队停泊在发生危机的海域,临近的国家或地区就要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和平时期,航空母舰是军事强国向别国施加威慑力以及推进本国军事外交的王牌;而在战争时期,一旦有需要,航空母舰就可以与战机和导弹的优势相结合,展开海陆空联合作战。而且航空母舰战斗群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穿行在战争发生地的周围海域。可以说。航空母舰是能够移动的军事基地,只要有需要就可以到达任何指定的海域。

第七舰队是美国海军驻外军力最庞大的舰队,覆盖了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超过125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长期以来,美国第七舰队在亚太地区的行踪备受关注,那么美国第七舰队是一支什么样的舰队?这支舰队的规模有多大?美国为什么要将它主要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区呢?

作为美国在亚洲区域内最庞大的军事力量,第七舰队成立于1943年3月15日,其前身是一支地地道道的杂牌部队——麦克阿瑟领导下的西南太平洋海军部队,是当时美国海军最大的前沿部署部队。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战斗爆发,1943年3月美国将西南太平洋的舰队改编为第七舰队。第七舰队在1944年秋的莱特湾海战中归属于麦克阿瑟将军指挥的西南太平洋方面军,当时的舰队司令是托马斯·金凯德中将。1947年1月,这支部队又被改称为西太平洋海军部队,1949年8月被称为第七特遣舰队,直到1950年2月才又正式恢复第七舰队的旧称至今,参加过1950年至1953年的朝鲜战争和1965年至1975年的越南战争,1991年的海湾战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苏联解体之后,美国的战略重心发生转移,亚太地区成为美国的战略重点。而俄罗斯、朝鲜、中国这几个国家就成了美国军方高层备忘录里的重中之重。

冷战之后,第七舰队需要注意远东两个最有可能发生军事冲突的地区:朝鲜半岛以及台湾海峡。因此,美国一掷千金,在太平洋区域部署大量兵力,实行“岛链政策”,目的是以从日本到中国台湾、从菲律宾到大巽他群岛构成的大弧形对亚洲大陆进行包围,其范围包括中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

日本默认并且支持美国对于其邻国采取的封锁措施,一个原因是近年来日本与俄罗斯就“北方四岛”有争议和纠纷,所以日本要倾向美国一方,才能与军事强国俄罗斯在“北方四岛”争端中抗衡;另一个原因在于,一旦美国从朝鲜得到利益,日本也可以得到利益。总而言之,日本是美国“岛链政策”中“最可靠的盟友”。

从美国第七舰队以及第五航空队均在日本设立基地可以看出,日本对于美国来说十分重要,亚太地区是美国眼里的黄金地带。20世纪80年代,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公开表示:“日本是美国的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中曾根康弘并没有信口开河。事实确实如此。日本第一大军港横须贺需要担负“确保美国军队在出现危机时,快速执行人道援助行动、维持地区自由发展、干涉亚洲事务”等重要任务。

目前,在美国常驻海外的前沿配置舰队中,第七舰队规模最大。这进一步提升了横须贺港的战略地位。美国第七舰队演习次数每年超过120次。通过与亚洲各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美国第七舰队已经与七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长期安全合作协议。另外,美国第七舰队也提供了有关国防的援助计划,涉及二十多个国家。当然这并不是免费的午餐,美国凭借着第七舰队向亚洲各国提供的“无偿援助”进行军事扩张,这样美国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动用军力介入到某地区的武力冲突中去。

在苏联解体后的二十多年里,美国海外驻军总水平被削减。但唯有第七舰队没有被缩减,反而军事实力仍在不断强化。美国已经将第七舰队作为其在亚太地区维护经济权益、谋求政治目的、推行西方价值观的中流砥柱,并且与这一地区的战略安全紧密相关。

冷战时期的几十年问,苏联不断挑战美国海军,但美国依旧牢牢维持着战略优势。苏联解体后,美国海军的任务开始由军事对抗转为干预全球事务。今天,美国仍是世界上唯一的海上超级大国。

第七舰队还负责保护西太平洋的海上交通线。也就是说,维护美国和盟国的利益是第七舰队的使命,除此之外,第七舰队还要遏制这个区域内的军事强国力量的发展。第七舰队的重要性使得五角大楼都对其另眼相看,因而第七舰队的指挥官还要肩负起美韩联合部队海军司令、美军中央总部海军司令的职责。

事实上,美国想在太平洋实现“令别国屈服于自己”这个最重要的政治目标。这就是其战略防御圈选在远东地区的原因。从海外常规军事力量的分布情况可以很容易看出——太平洋地区、欧洲、东亚成了美国最重视的地区。德国、日本、韩国成为其主要驻扎地。此外,从海外海上兵力的分布情况来看,太平洋地区和东亚地区是重点,其次才是南亚地区和北非。

因此,第七舰队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尖兵,有三分之二的人员长年驻守在横须贺港。其中的舰艇包括:“蓝岭”号两栖指挥舰、“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三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两艘“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两艘“佩里”级导弹护卫舰、两艘“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两艘水雷对抗舰、一艘潜艇供应舰、一艘打捞船、三艘船坞登陆舰、一艘战斗补给舰,另外还有十艘海上预置舰。

近年来,美国逐步开展新一轮的全球战略部署。美国海军制订了“2020转型计划”,“海上基地”就是这项计划的重点所在。此前,建立在别国领土上的海外基地是美军不可或缺的战略要地,然而具有创新意义的变革在新规划中被提及:充分运用海上预置舰队,组成数量大、密度高的“海上基地”,让“海上基地”发挥战略作用。根据海军内部的建议,五角大楼确立了“2020转型计划”的目标:“美国海军的海上基地将由一个航母打击大队、海上预置舰队以及远程打击大队构成”。

总之,作为美军“先锋官”的第七舰队,其战略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后记

西太平洋军情态势的指向标

奥巴马上任以来,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出现了和谐双赢的良好势头。但是从2009年开始,美国海军舰艇在中国的周边海域同中国船只频频遭遇。对此,美国的鹰派势力一直企图将中美的关系推向紧张的局势,但是这些都被奥巴马政府所压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担心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减弱以及不愿看到中国的海军力量成长的心态并不是某一位美国总统就能扭转的。

细看这几次“亲密接触”的事件,不难发现,它们都发生在美国部署的“第一岛链”海域。这是美国为了控制亚洲大陆通向太平洋所有重要航道而设置的军事基地群,这些基地对美国来说是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平台以及美国遏制亚洲大陆国家发展海军的根本所在。

美国的检测船不断在中国周边海域游弋,在美国设置的“第一岛链”的范围内频频活动,其战略意图不言而喻。史文作为一个中国安全问题专家就曾经说,对于中国不断强大的海军实力,美国一定会不遗余力地进行侦察。而美国政府已然对此做了解释,美国表示,主权国家拥有沿岸12海里内的领海权,而美国的船只是在中国领海范围外活动的,并且从事的都是没有敌意的测量活动,对此美国可以不需要通过中国的允许。

美国这样做自然是出于对中国海军力量迅猛发展的忧虑。因而,第一岛链的围困作用还能够支撑多久便成为了美国海军所关心的头等大事。虽然美国海军的第七舰队一直驻扎日本,以此来对中国形成威慑。但是由美国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学院在2003年出版的《岛链战略下的中国海军》一书对远东岛链和中国海军建设的分析让美国军方陷入了深深的不安。

书中阐述,中国不断地加强海军建设的目的就是要突破第一岛链,甚至是第二岛链。因而美国自2003年开始就大张旗鼓地对第二岛链开始进行军事力量的补充和提升。以关岛为中心的关岛基地群配备了四种美国最先进的战略武器,包括大型两栖攻击舰、核潜艇、B-2隐形战略轰炸机和AGM-86型巡航导弹。

到了2009年,美国对岛链的部署再次加强。最明显的就是为在日本横须贺港驻扎的第七舰队派来了“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以取代已经退役的“小鹰”号航空母舰。此外第七舰队的两栖攻击舰部队驻扎在九州西北角的佐世保港,而装备着F-16战斗机的美国空军第35战斗航空部队也被部署到了三泽基地。其中“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是这次部署的重头戏。这艘航空母舰以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的名字命名,是性能威力在全球名列前茅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它在建成时被称为奔向21世纪最新以及最伟大的科技之星。将这艘著名的航空母舰部署在第一岛链,可见美国对中国的戒备之心日渐沉重起来。

也是基于这种心理,美国对第一岛链附近的侦察活动开始逐渐密集起来,这就导致了美国舰艇与中国船只“狭路相逢”的事件。

如果说此前的事件只是说明美国对中国戒心增强,那么介入中菲南海争端则说明了美国同中国开始针锋相对。

中菲南海争端由来已久,双方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对领海以及附属岛屿资源开始了明争暗斗。而近年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特别是美国也在这起争端中插上一脚,给菲律宾做出了高调的战略鼓励动作,许多东南亚国家见此,纷纷认为争夺南海岛礁的时机已经成熟,开始使出浑身解数,它们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就是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占领南海岛礁,使自己拥有这些岛礁的实际控制权,从而削弱中国对南海海域的控制和资源开采。

其中与中国就南海问题争论得最激烈的国家是菲律宾。自从阿基诺三世就任总统以来,菲律宾方面在南海岛礁问题上制造了多起舰艇对峙及无理扣押中国渔船的事件,闹得南海波涛汹涌,人心惶惶,使中菲两国在南海海域陷入了尴尬的僵持态势,对峙、冲突、军事摩擦经常在这里上演。

而美国作为菲律宾等国家的背后力量,正等着坐收渔翁之利。也由于美国的加入,让南海争端的走向变得更加复杂莫测。这也是从来都默默无闻的小国菲律宾敢铤而走险与中国较量的主要动力。

其实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茨坦公告》《开罗宣言》以及其他的国际文件就明确南海诸岛是中国的领土。南海诸岛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重要的海上战略地位,一直被临近的东南亚国家所觊觎。但中国向来对东南亚国家采取和平友好的外交方式,并未在与周边国家的争端中以大欺小。

这起争端背后蕴含的国际问题不容小觑,其本质正是美国企图用南海岛屿问题来制衡中国的军事实力。而美国第七舰队也派出“无暇”号监测舰,试图对南海地区进行监测,从而把握整个南海地区的海床地形。这艘被贴上“AGOS”(一般性辅助海洋监视)标签的舰艇,其实并不简单,它是美国最先进的探测跟踪船只,可以利用其最先进的声呐系统捕捉并追踪来自水下的潜艇动向,是美国海军中一种非常令人头疼的辅助舰艇。

除了煽动东南亚国家在南海制造事端来牵制中国外,美国海军还在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积极谋求重新建立海外军事基地。

美国和菲律宾官员已经证实,曾经是美国最大的海外海军基地的苏比克湾海军基地,将成为美国海军的半永久基地。

美军时隔18年重新回到昔日在中国南海的军事基地,这被认为是美国海军“重返亚洲”战略的关键一步,也被人们认为会对中国在南海的国防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菲律宾国防部一名高级官员透露,只要得到菲律宾政府的事先批准,美国军队、战舰和飞机可再次使用在苏比克湾、三描礼士省和邦板牙省克拉克的海军和空军设施。菲律宾国防部次长阿斯库埃塔指出,美国安全重点已向亚太地区转移。

历史上,美国为了在第一岛链上构筑完整的军事基地链条曾经在菲律宾修筑了亚洲最大的军事基地和机场等设施。可容纳航空母舰等各型舰船200余艘,港内还建有军民两用的大型机场,可供大型军用运输机和轰炸机起降。

但事实上,尽管美国近年来一直高调宣布“重返亚洲”,并宣布将60%的舰艇部署到亚太地区,一副大兵压境的样子。但根据美国在第一岛链上实际的部署和规划看,美军的实际行动却是向东后撤。美军已经决定要将驻冲绳美军的一半调离,向东撤退到离亚洲大陆更远的关岛、澳大利亚和夏威夷。同时不再在亚洲设置任何的永久性军事基地。

在冷战期间,美军之所以要在苏比克湾构筑亚洲最大的前进基地,主要原因就在于它距离美国希望干涉的地区都很近。美国的航母战斗群从这里出发。可以在一天之内横穿南海,对越南进行近距离部署,也可以在一天之内抵达中国南部沿海,对中国实施威慑。

然而这一昔日的优势,今天却成为了美军不可能常驻苏比克湾的最大理由。因为苏比克湾离中国过于近,随时可能遭到中国军队的远程精确打击,而大规模的军事基地面对这样的打击,实际上是毫无生存的可能的。

由于近年来中国军队远距离打击能力的提升,美军痛感昔日远东的军事基地都将处于中国空军战斗机群和第二炮兵部队的打击范围之内。为了保存作战实力,美军才决定将军力部署到关岛这样的深入太平洋的第二岛链基地。

基于这样的前提,所谓的“重返苏比克湾”,也更像一个文字游戏。美军之所以在这个字眼上玩起文字游戏。显然是为了安抚其在东南亚最后的“盟友”菲律宾的需要,既然没有办法给予实际的支援,那么运用“巧实力”,玩玩文字游戏,也不失为安抚盟友的好办法。

随着美国推波助澜,东南亚的局势一直动荡不安。而日本则趁机挑起了钓鱼岛争端。“如果日本窃土成功,日本人就获得面积可观的大陆架,他们会进而要求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那样中国就远远说不上是一个海洋大国了。”这句话完全揭示出钓鱼岛的重要战略价值。

2012年初。日本政府公然地以接管钓鱼岛灯塔的无耻行径企图将钓鱼岛侵占为其主权管辖范围.在9月更是声明要“购买”钓鱼岛,中日陷入了紧张态势。纵观钓鱼岛争端始末,日本大胆行为的背后其实也同美国重返亚太的地区战略有关。  对于钓鱼岛事件,美国态度暧昧,不表明立场。在APEC峰会上,美国直接表示希望中日可以和平对话解决钓鱼岛事件,但回避所有对此事件的看法。但其行为是矛盾的,一方面发表不持立场的观点,另一方面又声称此前的《日美安保条约》中第5条可以适用于钓鱼岛,明显地将支持倾斜在日方身上。

美国为了保全其在远东的战略优势地位,巧借日本来牵制住中国,同时因此事件而加深美日合作关系。

近期美国海军一直在强调重返亚太地区,第一是要造成一个态势,即在亚太地区不能缺少美国的力量,亚太地区需要美国的保护伞和领导;第二个目的是防止传统亚洲盟国日本和韩国的离心倾向,制造中国威胁论,巩固旧有的美韩日三国军事同盟;第三,中国和东盟贸易自由化发展势头很猛,中国已经成为东盟、日本、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已将美国远远甩在身后,美国担心被边缘化,所以在中国周边布设棋局。

而事实上,美国战略重心转移到西太平洋地区,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中国,还有日本和韩国。时过境迁,现在早已不是冷战时代,而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全球化时代。所以,对美国的种种动作,中国淡然处之。现在只要关心局势的人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美国还是以冷战思维和霸权思维指导着国家行为的。

但国际形势瞬息万变,西太平洋究竟还是不是美国海军可以闲庭信步的后院,且行且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悬在西太平洋的利剑(美国第七舰队)/大舰队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大舰队丛书编写组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417095
开本 16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2014297796
中图分类号 E712.9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9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3: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