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柳宗元评传
内容
编辑推荐

郭新庆著的《柳宗元评传》以十五章的结构,从柳宗元所处时代、祖籍与家庭、青少年生活、参加永贞革新、永州十年、再贬柳州、哲学论著、佛学思想、政治主张、文学理论、寓言小品、人物传记、诗歌与书法、不屈的叛逆人生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捐不足而伸有余,在原有文章的基础上又有升进,由此形成一部完整的人物传论。

内容推荐

郭新庆著的《柳宗元评传》以《柳集》和相关历史人物的文字为佐证,并历求在查阅所有相关史料和历来书评后进行立论。在注重学术性的前提下,探求用更通俗的方式写柳宗元。追求用语简洁、活泼、生动、有趣将柳宗元放到前后历史的比对中叙说其思想和文学成就,其间穿插相关的历史趣事和典故,以求雅俗共赏。

目录

一、时代

二、祖籍与家庭

三、青少年时期

四、参加永贞革新

五、永州十年

六、再逐柳州

七、哲学论著

八、佛学思想

九、政治主张

十、文学理论

十一、山水游记

十二、寓言小品

十三、人物传记

十四、诗歌与书法

十五、不屈的叛逆人生

后记

试读章节

一、时代

柳宗元,字子厚。生于唐大历八年(773),卒于元和十四年(819),享年四十七岁,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从开国至灭亡,经历了近三百年的时间。唐朝是诗的国度,也是文学昌盛的时代。“韩柳文章李杜诗”,韩愈和柳宗元的文章,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这是唐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李杜诗歌照亮了中国诗坛,韩柳文章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坛。两者以安史之乱(755—763)划界,盛唐诗歌,中唐文。所谓中唐,一般指由代宗大历年(766—779)至宪宗元和末年(820),其间五十几年,历经代宗、德宗、顺宗、宪宗四朝。柳宗元一生恰巧贯串了这一时期。

封建社会是家天下,统治阶层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李唐王朝的皇室有鲜卑血统,虽然历来史家有不同的争议,但从已有的史料看,起码也是汉人与少数民族的混血儿。我国南北朝至隋唐间是民族融合的时代,不同民族通婚是很普遍的现象,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有这样一句著名的话“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因此,唐代社会没有那么多禁忌和礼数,思想开放,吸纳四方。胡人对唐代社会风气的影响是很大的,这我们从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都能看得很清楚。胡饼是从西域传来的一种食品,东汉时已很流行。《续汉书》说:“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唐朝时更是风行。唐玄宗避安史之乱逃离京城长安后吃不上东西,杨国忠从市场买胡饼给他吃。唐时流行的胡床,是一种可以折叠的坐椅,即今天椅子的前身。胡人善歌舞。胡舞注重身体的姿态,也注重面部的表情,眼睛流波送盼,给人妩媚难忘的印象。为此,胡舞风行京师。刘禹锡有诗说舞人着胡服,有如仙女登临。白居易诗说:“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这是说杨贵妃和安禄山都是跳胡舞的高手。胡人入中国时,被华人所歧视,称胡人为“狐狸”的狐。胡人身上有异味,称狐臭。唐太宗忌讳人说他是胡人,而当时有个和尚却不知趣地劝唐太宗不要承认自己是老聃的李姓,说“陛下之李出鲜卑拓跋达阇,与陇西之李无关”。他原想让唐太宗胡人事胡神,谁知拍错了马屁,触犯了李唐怕人说不是汉传正统的大忌,结果被贬放到远州死掉了。

唐朝经初期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到唐玄宗的“开元盛世”,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前户籍有891万多户,是唐太宗时的近三倍。有的学者推算,说人口最多时超过七千万。唐玄宗在历史上是一个很独特的皇帝,他从二十八岁登基,到七十八岁死,在位四十五年。唐玄宗一生有两件耀眼史册的事,一是开元盛世,一是与杨贵妃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唐玄宗也做了两件祸害唐朝的事,这就是宠用宦官,养痈藩镇,酿成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把唐朝引向了衰亡的道路。说到藩患,应与唐朝统治者的民族习性有关,这一点历来没有引起史学家的注意。其实唐玄宗喜欢而又被其葬送的安禄山也是胡人,本姓康,因母亲后来嫁给突厥人随继父改姓安。史思明是突厥人,名字是唐玄宗赐的。唐时许多节度使都是胡人。习性相投,唐玄宗宠用胡人生乱。柳宗元出生前的十一年,代宗广德元年(763)朝廷平息了安史之乱。在这之前的一年,六十二岁的李白死于避难途中的安徽当涂。到柳宗元出生前三年,代宗大历五年(770),五十七岁的杜甫又死在去岳阳的小船上。李白和杜甫是开元盛世的文坛代表,一个是“诗圣”,一个是“诗仙”。这两个人的死恰好标志了一个时代的逝去。李白信道教,一身仙风道骨,被人称为“谪仙人”。李白有诗唱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说自己不是山村野夫,想到朝廷去做官。李白敢借醉酒在朝堂上当着玄宗和杨贵妃的面让宦官高力士给自己脱靴。要知道这不单纯是一种酒戏,因为当时高力士是玄宗最宠信的人,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李白敢如此放浪,要说他以诗名傲世,不如说这也透着当时社会的宽容。后来李白被放逐出京,这样豪放旷达的声音和行为就不见了。好日子过到了头,祸乱就来了。安史之乱,让昔日的繁华成流水落花,一切美好的辉煌都化作梦里烟云。汉代董仲舒的阴阳五行附会之说开始风行,宗教和谶纬迷信浸漫社会。这些东西与宦祸和藩害交织在一起,使中唐时期的人们在痛苦中煎熬。而这时一个新的时代面孔出现在人们面前,他内敛不狂放,儒雅不世俗,倔强不屈没有软骨,这就是柳宗元。P1-3

序言

我与郭新庆先生未曾谋面,但他的大名早有耳闻。近年来,他给我寄来多篇关于柳宗元的研究论文,使我对他有了深一些的了解,也对他的柳学研究有了较多的感悟。

据我了解,新庆先生早年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1974年即参加辽宁省组织的编写《柳宗元诗文选注》的工作。此后,他又策划编写《柳宗元传》,在辽宁第一师范学院讲说柳宗元。到了1989年,他转行办学,任大连长途司机学校校长,相继发表有关公路运输的多篇文章,出版《公路客运服务学》一书。2004年,他受邀在大连市图书馆白云书院开办“解读人类宗教情结”的讲座,并在《大连晚报》发表多篇讲论历史的文章。在这样一个长时段中,他虽多所涉猎,在不同领域均有斩获,但主要关注点却仍在柳宗元身上。2013年9月,他受湖南永州市“柳研会”之邀,在永州电视台“潇湘讲坛”宣讲“不一样的柳宗元”,反响不小,《大连晚报》曾就此做过专题报道。一年以后,他再次应邀南下,围绕柳宗元的思想、性格及其在文学、文化上的建树,在永州电视台一连讲了十个专题。他曾来信告诉我,近年来已在柳文网发表相关论文近百篇,湖南科技学院柳研所不仅收录了其所有文章,还选了一些篇章用于教学。仅今年之内,他已安排去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辽宁省图书馆、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大连市委宣传部和辽宁省委宣传部等单位开讲,讲的主题仍是柳宗元。

如此看来,新庆先生真可算是一位研治柳学的“达人”了。那么,是什么动力支撑着他数十年来情系柳宗元,甚至退休之后仍四处宣讲,坚持不懈呢?我想,除了他受柳宗元其人其文其心性其思想濡染甚深,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外,大概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承担、弘扬的意识和责任感了。当然,新庆先生的研治、宣讲柳学,并不是冷饭新炒,人云亦云,而是确有独得之见的。从他发表的文章和宣讲的内容看,多能依据文本,细加爬梳,深思熟虑,而后成一家之言。如认为柳宗元是一位叛逆者,其思想、为人多与当时统治者提倡的东西相悖,其《时令论》、《断刑论》等文公开揭露和批判虚伪骗人的统治术,说那是些“淫巫瞽史”;《贞符》将罩在帝王身上的所谓“符瑞”,视为“诳乱后代,不知圣人立世之本”的东西。柳宗元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既坚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又以“势”说看待历史、社会之发展,因而得以不囿于鬼神、妖怪、算命、说梦等迷信,一生与天命论相对,藐视封建等级制度。从中国历史上看,柳宗元这类言行是不多见的,其思想的光芒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针对前人指责柳宗元“佞佛”、“是非多谬于圣人”的说法,他也做出有理有据的分析和反驳,认为这是千余年来强加在柳宗元头上的不实之辞,剥离这层迷雾即可看出,柳宗元并非迷信佛学的宗教徒,而是苏轼所谓“儒释兼通’,的思想家,也是唐宋之际细究佛理的第一人。从根本上看,柳宗元实为一大儒,他在永州细读“经史诸子数百卷”,十年铸就深厚功底,对当时风行的经史典籍做深入辨析,从而成就了他敢于疑古辨误的思想成就和文学成就。进一步说,柳之崇儒,与韩愈倡导“道统”不同,他努力追寻的是“大中之道”,其核心在于反天命,反封建等级制,在于“利安元元”,“官为民役”。柳宗元之所以不为当时社会所容,并受到后世不少论者贬抑,原因之一即在于其深刻洞见撕裂了天命论和等级制的伪装,扯掉了当官者的护身符。

在他看来,柳宗元的思想和为人之道对今人也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柳氏精熟中华文化的真谛,《柳集》里谈天说地,讲古论今,说科举、官场,说官民关系、选官法则,说人生、生命,安贫守道,以“车说”喻做人,强调读书以正己。上至尧舜,下至百姓,乃至人生失意者和下层妇女,在他笔下都有反映。柳文中屡屡涉及为文之法,主张“意尽言止”;论说园林美学,倡建公共旅游景观……凡此,在今天都有广泛的借鉴价值。而就其为人来说,柳宗元一生数被贬迁,却守道不回,正可视作一面历史的镜子,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峻洁的品格,发挥明世道、正人心的功用。

读新庆先生的文章,有两点突出的印象:一是敢于摆脱成说,勇于立论,由此显示出过人的胆力;二是文字新鲜泼辣,不主故常,由此显示出与学院派的分野。这次他寄下《柳宗元评传》的书稿,以十五章的结构,从柳宗元所处时代、祖籍与家庭、青少年生活、参加永贞革新、永州十年、再贬柳州、哲学论著、佛学思想、政治主张、文学理论、寓言小品、人物传记、诗歌与书法、不屈的叛逆人生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捐不足而伸有余,在原有文章的基础上又有升进,由此形成一部完整的人物传论,并拟付梓出版。我在为他感到高兴的同时,也希望这部著作能为当下的柳宗元研究带来一股新的气息。

是为序。

尚永亮乙未夏匆撰于杭州客舍

后记

1974年我参加《柳宗元诗文选注》的编写工作,而后又组织编写《柳宗元传》,从此与柳宗元结缘。2008年起,我用了四年多时间写了这部《柳宗元评传》。与以往写历史人物传记不同,我想把它写成一本好懂好读的书。我的评传一改传统古传的写法,用全新的视角,崭新的论说,纵横评说柳宗元。我把柳宗元放到前后几千年的历史里去比对论说,其间穿插相关的历史趣事和典故。与以往传统观点不同,我论说的是一个不一样的柳宗元。评传既注重学术性,又讲究趣味性。我不循旧往的用语,追求语言简明清新,雅俗共赏,自成一家之言。柳宗元是中国的大儒,他是一面历史的镜子,一千多年前柳宗元论说过的事,如同就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社会。柳宗元的思想和为人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柳宗元的文章一直影响唐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我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读了这本评传后喜欢柳宗元。

这几年,我在湖南永州电视台和一些大学讲柳宗元,在新浪网开辟柳宗元专栏,还在报刊和杂志上写文章,从不同方面去介绍柳宗元的学术思想,探讨柳宗元的政治追求,品读和缕析柳宗元的心路历程及坎坷人生。我的“柳研”活动,一直受到业界同仁的关注。中国柳宗元研究会会长尚永亮教授在百忙中披阅拙作并为之作序,令我感动不已。永州杨金砖教授这些年来,每次都认真阅读我发给他的文章和书稿,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对书稿的编写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鼓励。永州“柳研会”蔡自新、翟满桂教授及柳州“柳研会”也给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大连姜文新老师不顾夏日炎热帮助校对了部分书稿的文字。这些都令我感念在心,在此一并谢过了。

老朽年近古稀,平时最大的乐趣就是读书、思考与写作,除此别无他好。尽管写作与出版的路艰辛而困苦,但终在新年伊始付梓成书,也算了却了一桩宿愿。但愿我这本小书能为读者诸君在探究唐代历史、品读中国文化方面有所帮助。

郭新庆

2016年元日干大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柳宗元评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新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580200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2016051841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3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9: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