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笛的声音(日本明治时代的铁路与国家)》由斯蒂文·J.埃里克森所著,本书共分三部分,内容包括变革的动力:铁路和明治政府,铁路政策的探索:1869—1892年,通向国有化。这三部分讲述明治时期的日本人,与同时期的西方人一样,都认为蒸汽机车是进步与文化的集中表现,是现代工业力量的缩影。
| 图书 | 汽笛的声音(日本明治时代的铁路与国家)/西方日本研究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汽笛的声音(日本明治时代的铁路与国家)》由斯蒂文·J.埃里克森所著,本书共分三部分,内容包括变革的动力:铁路和明治政府,铁路政策的探索:1869—1892年,通向国有化。这三部分讲述明治时期的日本人,与同时期的西方人一样,都认为蒸汽机车是进步与文化的集中表现,是现代工业力量的缩影。 内容推荐 《汽笛的声音(日本明治时代的铁路与国家)》由斯蒂文·J.埃里克森编著。 《汽笛的声音(日本明治时代的铁路与国家)》讲述了:明治时期的日本人,与同时期的西方人一样,都认为蒸汽机车是进步与文化的集中表现,是现代工业力量的缩影。铁路对明治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它带来了人与物陆地运输的革命,并培养了一种国民属性。就像西方将19世纪视为“铁路时代”一样,“蒸汽之王”在明治时期日本人的意识中占据统治地位。 目录 总序:西方日本研究丛书 刘东 鸣谢 简介 第一部分 变革的动力:铁路和明治政府 第1章 明治铁路的变革力 不断扩张的网络 铁路和经济 铁路和社会 第二部分 铁路政策的探索,1869—1892年 第2章 最初20年 国企时代 私有铁路的到来 1890年大恐慌.及其余波 19世纪90年代早期的铁路公司 度过危机 第3章 制订《铁道敷设法》 政策舞台 准备阶段:铁道局和军方 主要事件:内阁和国会 《铁道敷设法》及其影响 第三部分 通向国有化 第4章 达成共识 递信省 军方 大藏省及寡头 国会 第5章 商界反应 中小型铁路公司 主要铁路公司 商界整体 收购公司 释放的资本:投资赔偿金 结语 参考书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汽笛的声音(日本明治时代的铁路与国家)/西方日本研究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斯蒂文·J.埃里克森 |
| 译者 | 陈维//乐艳娜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07111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8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30 |
| 出版时间 | 2011-07-01 |
| 首版时间 | 2011-07-01 |
| 印刷时间 | 2011-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交通经济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9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533.1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30 |
| 宽 | 155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 10-2010-370 |
| 版权提供者 | Harvard University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