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大戏剧论坛(第4辑)》,内容包括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 图书 | 大戏剧论坛(第4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大戏剧论坛(第4辑)》,内容包括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目录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 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 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 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 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 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 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 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 戏剧意象论 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 民初文明戏剧坛的党派之争 “世纪末”在中国新浪漫派戏剧中的表现 论曹禺戏剧事件的剧场性功能 论沙叶新剧作的现代启蒙主义精神 笑声与立场——新世纪喜剧类型及作品论析“铁变成了钢”——李龙云(荒原与人)剧作的诗美阐释 从先锋到媚俗——从(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看孟京辉创作的转变 译文 书面戏剧/口头表演 问题研讨 为何名曰《四声猿》? 用英语演唱中国戏曲可行吗? 如何建设数字戏剧博物馆? 书评两则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大戏剧论坛(第4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周华斌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27817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1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0-06-01 |
| 首版时间 | 2010-06-01 |
| 印刷时间 | 2010-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9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80-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5 |
| 宽 | 176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