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分析基于转换成本的企业战略动机、战略行为、发展趋势及其对消费者福利变化和相关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以及影响途径。
本书拟借鉴国外理论成果,并考虑相关行业企业竞争行为的特征,针对企业在单一市场和多产品市场的竞争,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分析框架和战略管理分析方法,分析了企业闻的战略行为及发展趋势;针对市场开放后的竞争过程,运用产业结构分析方法,结合国际案例的实证分析,研究了企业间的竞争策略行为以及相应的市场变化;针对市场需求情况,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基于转换成本的企业战略行为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本书结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三节 主要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转换成本的性质及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转换成本及相关概念
2.1.1 转换成本
2.1.2 转换成本的应用
第二节 基于转换成本的企业战略研究
2.2.1 转换成本与锁定
2.2.2 转换成本与企业战略行为
第三章 差异化空间竞争模型
第一节 没有转换成本的空间竞争模型
3.1.1 基于市场差异化定位的价格竞争
3.1.2 企业市场差异化定位分析
3.1.3 小结
第二节 含有转换成本的简单模型
3.2.1 模型
3.2.2 市场均衡分析
第三节 结语
第四章 转换成本与企业在单一市场内同时行动竞争
第一节 差异化竞争模型
4.1.1 模型介绍
4.1.2 第二阶段的价格竞争
4.1.3 第一阶段的价格竞争
4.1.4 消费者预期对均衡的影响
4.1.5 现实环境中转换成本条件下的差异化产品竞争
第二节 基于转换成本的同质产品竞争
4.2.1 第二阶段的市场竞争
4.2.2 第一阶段的市场竞争
4.2.3 小结
第三节 福利分析
4.3.1 差异化产品条件下的福利分析
4.3.2 同质产品条件下的福利分析
4.3.3 小结
第四节 结语
第五章 外生转换成本条件下的企业间先后行动博弈:遏制与容纳战略
第一节 企业的遏制与容纳战略
5.1.1 模型
5.1.2 第二阶段的竞争分析
5.1.3 第一阶段的产量竞争
第二节 对企业遏制与容纳战略的进一步分析
5.2.1 市场需求扩张条件下的企业战略
5.2.2 在位企业对遏制与容纳战略的选择
第三节 启示与结论
第六章 内生转换成本条件下的企业间竞争
第一节 内生转换成本与外生转换成本
第二节 市场内寡头企业同时行动博弈
6.2.1 模型介绍
6.2.2 第二阶段的企业竞争
6.2.3 第一阶段的企业竞争
6.2.4 结论
第三节 市场内寡头企业先后行动博弈
6.3.1 模型介绍
6.3.2 第二阶段的价格竞争
6.3.3 第一阶段的企业间竞争
6.3.4 讨论和小结
第四节 基于内生转换成本的遏制战略
6.4.1 内生转换成本与企业的遏制行为
6.4.2 在位企业与市场进入者的博弈
6.4.3 结论
第五节 内生转换成本的实际案例
6.5.1 航空里程奖励计划
6.5.2 电信业:香港移动通信市场
6.5.3 信息技术在企业内生转换成本战略中的应用
第七章 转换成本与企业间多产品市场竞争
第一节 概述
7.1.1 多产品竞争现象
7.1.2 芝加哥学派的争论
7.1.3 市场结构与企业战略动机分析
第二节 两个企业间的多产品市场竞争
7.2.1 企业多产品市场竞争行为与消费者转换成本
7.2.2 模型分析
7.2.3 讨论
第三节 多产品市场竞争模型的拓展
7.3.1 模型拓展(一):相邻市场产品的替代威胁
7.3.2 模型拓展(二):垄断产品存在竞争威胁.
第四节 改变相邻产品市场的市场结构对均衡的影响
7.4.1 当相邻市场结构改变时,在位企业实施捆绑遏制策略的利润
7.4.2 市场结构变化时,在位企业实施捆绑遏制战略的动机分析
7.4.3 改变相邻产品市场结构的政策含义
第五节 多产品市场竞争案例:微软(Microsoft)公司
第八章 政策结论:反垄断立法与对内开放的必要性
第一节 我国对内开放的必要性
8.1.1 对内开放的意义
8.1.2 基于企业战略角度的对内开放的解释
8.1.3 对内开放对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影响
8.1.4 结论
第二节 对外开放、对内开放和制定反垄断法
第三节 实施反垄断法的必要性和政策建议
第四节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