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婚变(拉格洛夫中篇小说选)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的作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拉格洛夫。同名小说描写的是一位被始乱终弃的山坳村姑的故事。她历尽艰难困苦,却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高尚的情操,最终赢得了爱情和幸福的生活。小说结构严谨,悬念迭起,感人至深,是作者的名著之一。

内容推荐

本书是她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也是一部神话故事集。作品深深根植于瑞典民间传说、逸事、历史事件,以及瑞典社会的现实生活,偏离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文学潮流,而以浪漫和虚构的方式来讲述瑞典北部的乡下人生活以及自然环境。本书包含了9个短篇小说和2个中篇小说。

目录

译者序

婚礼进行曲

飞船

亡命之徒

他母亲的肖像

被罢黜的国王

圣诞玫瑰的传说

银矿

艾格泰老妇人

金银财宝

婚变

试读章节

现在,我来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很多年以前,弗蒙兰的斯瓦兹乔教区即将举行一场盛大隆重的婚礼。

首先,将在教堂举行婚礼仪式,然后就是一连三天大摆喜宴和欢庆活动,在这期间,天天都有舞会,从早晨一直跳到深夜。

由于跳舞活动太多,当务之急,就是要物色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师,凶此掌管筹办婚礼大权的朱里曼·尼尔斯·奥拉夫森对于此事的忧虑,驾凌在其他一切问题之上。

在斯瓦兹乔地区的小提琴师他不想去请,此人名叫简·奥斯特。朱里曼当然知道奥斯特的鼎鼎大名;但此人太穷,有时竟然赤着一双脚,破衣烂衫,在婚礼上出现。朱里曼并不希望看见这样一个穷措大出现在盛大婚礼行列的最前面,因此,他决定派遣一名信使,前往约瑟教区的一位一般被称作提琴师马顿的家里,问问他是不是愿意来,在婚礼上拉小提琴。

小提琴师马顿立刻就拒绝了这个邀请,不过他很快回答,他不想去斯瓦兹乔拉小提琴,因为在那个教区住着一位远比弗蒙兰地区所有的小提琴手都更高明的琴师。当地有这样的琴师,就用不着去请别的琴师了。

尼尔斯·奥拉夫森听到这个答复以后,花了几天工夫仔细思考斟酌,然后,他派人到尤基教区的一位住在萨拜地方,名叫奥莱的小提琴师家里,问他是不是愿意来,在他女儿的婚礼上拉小提琴。

萨拜地方的奥莱的回答和小提琴师马顿的回答一模一样。他带信向尼尔斯·奥拉夫森问好,并且说,只要斯瓦兹乔有像奥斯特这样技法精湛的琴师在那儿,他就不想到那儿去拉琴。

尼尔斯·奥拉夫森并不欢喜琴师们以这种方式迫使他去请他并不想请的小提琴师。眼下他认为,他去请别的琴师,而不去请简.奥斯特是事关面子的大问题。

他接到萨拜地方奥莱回信的几天以后,又派仆人到住在乌莱鲁德教区娱乐村的小提琴师拉尔斯·拉尔逊府上去。拉尔斯.拉尔逊是一位富裕的人,有个极好的农庄。像其他乐师一样,他通情达理,从不鲁莽行事。但是如同其他乐师一样,拉尔斯·拉尔逊立刻就想到简·奥斯特,他问道,简·奥斯特不到婚礼上拉琴究竟是怎么回事。

尼尔斯·奥拉夫森的仆人心里想,最好是说由于简·奥斯特就住在斯瓦兹乔,所以大家随时都可以、听见他的演奏。由于尼尔斯.奥拉夫森准备举办一场盛大的婚礼,所以他希望能更称心地精心安排一下,隆重地款待光临的宾客。 

“我认为,没准儿,你们根本就找不到‘比奥斯特更好的小提琴师了”,拉尔斯·拉尔逊说。  

“现在您必须考虑不再用小提琴师马顿,以及萨拜地方的奥莱同样的方式来回答我家的主人了”,仆人说。于是仆人把他和乐师们打交道的经过全告诉了他。

拉尔斯。拉尔逊仔细听取了仆人和乐师们打交道的结果,有好一会儿工夫,他一言不发地坐在那儿,沉思苦想。他终于坚定地回答:“禀报你家主人,对于他的邀请,我表示感谢;也禀告你家主人,我一定去。”

下一个礼拜天,拉尔斯·拉尔逊向南方作了一次旅行,来到斯瓦兹乔。他驾着轻便马车来到教堂的高地的时候,正赶上参加婚礼的宾客们排着队伍,准备向教堂进发。他身穿绒面黑色礼服,驾着他自己的、由一匹骏马拉的轻便马车来了。他从一只擦得油光水亮的琴盒里取出了小提琴。尼尔斯·奥拉夫森热情洋溢地接待他,心里想,现在这一位可是他引为自豪的小提琴师啊。

拉尔斯·拉尔逊一到,简·奥斯特便腋下夹着小提琴,也朝教堂走来了。他径直朝新娘周围的人群走来,完全像他是受邀请才到婚礼上来拉小提琴的。  简·奥斯特身穿大家已往看他穿了多年的灰色破旧土布外套。不过由于眼下是在举行一场盛大隆重的婚礼,所以他的妻子想方设法在他外套袖子肘部的破洞上,补了一块很大的绿布补丁。简·奥斯特高高的个儿,英俊潇洒,假如他不是身穿破衣烂衫,假如他不是由于忧患半生,历尽坎坷,皱纹满面的话,他本可以在婚礼行列中鹤立鸡群,崭露头角。

拉尔斯·拉尔逊看见简·奥斯特走来的时候,他似乎觉得有点儿不快。“这么着,你也邀请了简·奥斯特了”,他悄悄地对朱里曼·尼尔斯·奥拉夫森说,“不过,在这样一场盛大的婚礼上有两位小提琴师,并没有什么妨碍。”

“我确实没有邀请他”,尼尔斯·奥拉夫森申明,“我不知道他干吗要到这儿来。等一下,我去告诉他,他并没有权利到这儿来!”

“那么,一定有什么爱开玩笑的人骗了他”,拉尔斯·拉尔逊说,“不过,但愿你能听从我的劝告,你就假装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并且迎上前去,对他表示欢迎。我听说,他是一位禀性刚烈的人,假如你告诉他.你并没有邀请他,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跟你大吵一场,动手动脚地打起来,是么?”

这一点,朱里曼本人也知道。此时此刻正当参加婚礼的宾客在教堂场地上集结排队的当儿,已经没有时间去和简·奥斯特争吵不休了;因此,他朝简·奥斯特迎上去,向他表示欢迎。于是这两位小提琴师站在婚礼行列的最前头。新娘新郎在华盖下步行,男女傧相,并排前进,这以后便是新娘新郎双方的父母,亲朋好友的行列了;所以这支婚礼行列很壮观,也拉得很长。

一切安排就绪的时候,男傧相走到行列前头的两位乐师的前面,请他们开始演奏婚礼进行曲。两位乐师把他们的小提琴摆到各自的下巴下面,但是到此为止,谁也没有拉琴。他们就这样站在那儿!斯瓦兹乔地区有个古老的传统,只有最好的小提琴师,才能最先开始演奏婚礼进行曲,并且领导乐队演奏。

男傧相盯着拉尔斯·拉尔逊,仿佛是在等待他最先开始拉琴;但是拉尔斯-拉尔逊却盯着简·奥斯特说,“一定得请你,简·奥斯特首先开始拉琴。”

在简·奥斯特看来,衣冠楚楚、像任何绅士的拉尔斯·拉尔逊在琴艺上不比身穿破旧土布外套,穷愁潦倒的简·奥斯特高明,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不,真的!”他说。“不,真的!”

他看见男傧相伸手扯扯拉尔斯·拉尔逊的衣服。“拉尔逊,可以开始啦”,男傧相说。

简·奥斯特听见男傧相这句话的时候,立刻放下提琴,往旁边一站。

另一方面,拉尔斯·拉尔逊却站在原地未动,而且充满信心,心悦诚服地继续站在那儿。他并没有把小提琴的琴弓提起来。“最先开始拉琴的应该是简·奥斯特”,他执拗地又说一遍,我行我素,寸步不让。 

参加婚礼的人群,对于队伍迟迟不发,有点儿议论纷纷了。新娘的父亲走到前面来,请求拉尔斯·拉尔逊异始拉琴。教堂司事走到教堂的大门口,招呼大家快点进入教堂。牧师在圣坛上等待着。

“那么,你可以请简·奥斯特首先开始拉琴”,拉尔斯·拉尔逊说,“在我们乐师中,大家公认简·奥斯特是我们当中最杰m的乐师。”

“也许是这样”,一位农民说,“不过我们农民却认为你是最好的乐师。”

接着其他农民也在他们周围聚集起来。“那好,开始拉琴吧,你干吗还不开始?”他们说,“牧师在等着呢。我们要变成教堂神职人员的笑柄了。”

拉尔斯·拉尔逊站在原地,完全和刚才同样的执拗和坚决。“我不懂为什么这个教区里的人如此强烈反对把他们自己的小提琴师安排在婚礼行列的首位。”

尼尔斯·奥拉夫森怒不可遏,因为他竟以这种方式把简·奥斯特硬塞给他。他来到拉尔斯·拉尔逊跟前,压低嗓门说:“我懂了,是你把简·奥斯特请来的,这一切都是你事先安排的,想给他一个面子。不过,请快一点,现在,开始拉琴吧,如若不然,我就把那个破衣烂衫的家伙从教堂的场地上不光彩地撵走,而且是采取暴力手段!”

拉尔斯·拉尔逊盯着他,点点头,没有流露出一丝生气的神色。“是哟,你说的没错,这种局面必须结束了。”他说。

他朝简·奥斯特招招手,要他回到原来的位置。然后他朝前走上一两步,转过身来,这样大家就都能看见他了。于是他把他的小提琴琴弓扔得远远的,再取出他的鞘刀,嘣嘣地割断了小提琴上的四根琴弦。“这样一来,人家就不会说我夜郎自大,居然自以为我比简·奥斯特的琴艺还高超了!”他说。

事情似乎是这样.简·奥斯特有三年时间一直在沉思苦想一首旋律而义无法用小提琴表达出来,因为他的思想被家里许许多多杂乱无章的烦琐小事束缚住了,根本无法摆脱这种困境。不过他一听见拉尔斯·拉尔逊嘣嘣地割断小提琴的琴弦声,他便立刻把头一仰,深深吸口气。他的面部表情是如此全神贯注,仿佛是在聆听远处什么乐声,然后他开始拉琴。他花了三年多时间冥思苦想的乐曲,骤然之间变得清晰流畅了,随着乐曲的回旋激荡,他迈着骄傲的步伐,朝教堂走去。

在列队进行的婚礼行列中,大家从未听到如此美妙的旋律!乐曲以轻快的节奏,引领婚礼行列轻快前进,就连尼尔斯·奥拉夫森也不甘心落在后面了。人人都对简·奥斯特,也对拉尔斯·拉尔逊感到满意,他们欢喜得热泪盈眶。

P1-5

序言

S.拉格洛夫(Selma Lagerlof,1858—1940),出生于瑞典西南部的韦姆兰省,大学时代攻读瑞典文学和外国文学。1885年她的父亲去世以后,债台高筑,她卖掉祖传的房产还债,迫于生计,执教于瑞典沿海城市朗茨克鲁纳,在此期间,她创作了成名之作《古斯特·贝林的故事》(1891);1894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无形的链节》,奠定了作者在瑞典乃至世界文坛的地位。1909年作者以第一位女作家和第一位瑞典人的双重身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以后作者又荣任瑞典文学研究院第一位女院士。作者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就以该项奖金买回了旧居,并一直居住在那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拉格洛夫的文学创作深深植根于瑞典民间传说、逸事、历史事件、以及瑞典社会的现实生活。作者短篇小说中的人物有农民、佃户、骑士、牧师、有产者、圣徒、美女、亡命之徒和杀人犯;作品中既有童话、神与人、人与鬼,也有现实生活的欢乐和苦难;作者似乎很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也有表达各种角色的心声及隐秘的文学才能和技巧,无论这种心声和隐秘如何涉及牧师、圣徒的激情和虔诚,或者杀人犯、虐待狂的仇恨心理。作者的短篇小说往往刻画一个人处在人生的转折关头,由于犯罪或者责任心而面临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并在剧烈变化中出现戏剧性的效果,小说的结尾往往是悲剧性的毁灭,或者皆大欢喜的大团圆。

短篇小说《亡命之徒》是以瑞典社会中一部分人由异教徒向基督徒转变的时期,古老的农村传统和近代基督教精神相互撞击而产生的社会悲剧,寓意于善与恶、罪与罚、天堂与地狱的天道轮回。小说对人物内心世界的透视.对自然界的莫测高深,都有出色的描绘,也很富于民间传说的色彩。短篇小说《婚礼进行曲》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贫寒的小提琴手,尽管他才艺超群,但是由于穷愁潦倒,他的才华并没有获得社会的承认。在一次婚礼上,他出神入化的小提琴演奏,终于征服了所有的宾客,结果这位小提琴手名至实归。短篇小说《飞船》叙述了一个离异家庭的悲剧。《被罢黜的国王》揭示了人类非常普遍的虚荣心和冲动。

中篇小说《婚变》是描写一位被始乱终弃的山坳村姑的故事。她历尽艰难困苦,却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高尚的情操,最终赢得了爱情和幸福的生活。小说结构严谨,悬念迭起,感人至深,是作者的名著之一。

此外,作者采用了一种迥然不同的现实与虚幻、人与神、人与灵魂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创作了受到普遍欢迎的中篇小说《金银财宝》。《金银财宝》实际上是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再次强调了作者创作的主旨:善与恶,罪与罚,天堂与地狱的天道轮回。小说的背景是瑞典海岸,内容是描述三名苏格兰人在一场谋财害命的大屠杀中,无意之间让一位年轻姑娘、本案唯一的见证人,成了漏网之鱼。后来这位姑娘爱上了一位英俊的苏格兰人,而此人正是本案的杀人凶手,她终于以身殉教,使杀人犯受到了惩处。

拉格洛夫的主要著作有《古斯特·贝林的故事》(1891),《假基督的奇迹》(1898),《耶路撒冷》(上、下集,1901—1902),《骑鹅旅行记》(1907)等。作者于1940年去世,享年82岁。

                       译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婚变(拉格洛夫中篇小说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瑞典)塞尔玛·拉格洛夫
译者 余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51045
开本 32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2
出版时间 2006-11-01
首版时间 2006-11-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6.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