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活中的博弈论
内容
编辑推荐

善博弈者为赢而玩,就算把他丢到海里,他也能衔条鱼爬上来;就算天塌下来。他也能捞只天鹅。为赢而玩决非“不择手段地求赢”。从博弈论的观点看,有时候输赢不过是同一硬币的两面。

只要是MBA或是在大学主修经济的人,几乎都会在课程上正式接触到博弈理论,不懂博弈理论的人在和这些人过招时,难免会屈居下风。生活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组成,你我皆在其中不遗余力地争取高分。本书详细介绍了生活中的博弈论。此外,本书还将以精彩的案例和智力游戏题挑战你的智商,为你揭示生活中种种诡异的悖论。

内容推荐

“博弈”一词听起来玄而又玄,说白了就是“游戏”的意思。如果需要更准确点的说法,就是有输有赢的游戏。可以说,博弈论(Game Theory)是通过“玩游戏”而获得的人生竞争知识的理论。

博弈就是游戏,那么游戏又是什么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游戏是对生活的抽象与概括,是一种简化的人生模型。

比如象棋,有这样几种角色:老将、相、士、车、马、炮和小卒子,俨然一支军队。当然,比起真实的人生,这个模型过于简单了,但是一样可以映射出现实的生活。而且,惟其简略,那些被纷繁表象所掩盖的道理才更加明了。

争强好胜是人的天性,这是人们痴迷于各种对抗性游戏或赌局最根本的原因。

博弈论原意为游戏理论。这一理论涉及的“游戏”范围甚广:人际关系的互动、球赛或麻将的出招、股市的投资等等,都可以用博弈论巧妙地解释,可以说,红尘俗世,莫不博弈。

博弈论探讨的就是聪明又自利的“局中人”如何采取行动及与对手互动。人生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组成,你我皆在其中竞相争取高分。

目录

序 体验一种思维的乐趣

第1章 初识博弈论——囚徒困境

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

囚犯的两难选择/1

军备竞赛中的原子困境/2

价格大战中的低价策略/3

大锅饭悲剧/4

博弈简史/5

博弈的三要素/7

博弈的特色/7

博弈的基本分类/8

第2章 谈判高手的利器——纳什均衡

在纳什均衡中,各方的预期全部会实现,所选的策略亦属最佳。

什么是纳什均衡/12

纳什均衡的作用/13

价格战与纳什均衡/14

什么“不是”纳什均衡/15

稳定而自私的结果/16

第3章 借力打力——把“囚徒困境”变为一种策略

因观黑白愕然悟,顿晓三百六十路。

破解“懦夫困境”/20

利用囚徒困境让卖家竞相降价/22

最惠客户协定/22

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囚徒困境/23

利用囚徒困境让员工努力工作/24

破解绩效评估困境/24

为价格战解套/25

案例:政府帮烟草商解套/27

第4章 利己未必要损人——零和与共赢

就局部来看,自私对个人有利,但就整体来看,爱心对大家才有利。

利己主义、利他主义与资本主义/29

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30

常和博弈与变和博弈/31

二人博弈/32

性别之战/33

利己不一定要损人/34

嫉妒是祸首/35

第5章 信息有价——信息的对称与不对称

知识就是力量。

信息承载价值/38

信息不对称理论/39

金发尤物的困惑/40

啤酒博弈背后的原因/41

破解啤酒困境/43

什么是公共知识/44

第6章 优未必胜,劣未必汰——逆向选择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柠檬市场/48

劣币驱逐良币/49

劣行驱逐良行/51

“平权行动”导致的逆向歧视/52

减员不减薪/54

第7章 如果没有明天——重复博弈的策略选择

礼貌还是淡漠,取决于是否还要再见面。

什么是重复博弈/66

重复博弈是信任的基石/67

有限重复博弈与无限重复博弈/67

“熟人社会”与“生人社会”/68

信誉降低交易成本/69

诚实的肉票/70

正在形成的“新熟人社会”/70

盗亦有道的根源/71

一切取决于对未来的期望/72

第8章 兵不厌诈——信息的传递与甄别

强示之以弱,或者弱示之以强,策略也。

不利条件原理/76

招摇式挥霍/78

不买对的,专买贵的/79

殊途同归的凡勃伦和扎哈唯/81

烧钱做广告的原因/82

通过增加负债率显示实力/83

信息的提取和甄别/84

塔马拉策略/85

天上掉馅饼时/86

第9章 猜心之术——博弈论的策略思维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优势策略和劣势策略/93

斯皮尔伯格的一个败笔/95

智猪博弈/96

同时决策博弈和序贯决策博弈/98

依存策略和触发策略/99

冷酷策略/99

“一报还一报”策略/101

第10章 萝卜与大棒——威胁、承诺及其可信性

你最应该做的事就是让对手相信,你有办法看出并严惩作弊的行为。

威胁的可信性/103

惩罚机制/104

威胁与承诺的分寸/105

威胁与承诺的异同/105

欧佩克的私下行动问题/107

一报还一报/108

“一报还一报”策略的缺陷/110

从以眼还眼到唾面自干/111

合作的演进/113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115

杀一做百/115

连锁店悖论/117

以非理性手段阻挡对手/119

以理性手段阻挡对手/119

第11章 上上之策——筛选最有利的均衡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帕累托优势/122

帕累托优势均衡/124

风险优势均衡/125

聚点均衡/126

帕累托改善/127

第12章 全民游戏——大规模协调博弈

生活中的每一员,都是协调博弈的参与者。

交通的协调博弈/129

语言的协调博弈/131

钞票、“超女”和球迷/132

踏上不归路/132

协调博弈型产业/133

办公软件的协调博弈/134

从价格战到规格战/135

因普及而更普及/136

协调博弈在个人电脑发展中的角色/138

腾讯QQ的核心竞争力/138

游戏公司的免费诱饵/139

破解协调博弈型产业/140

第13章 别无选择——谈判中常用的一些博弈论策略

绝不妥协,除非交换。

胆小鬼博弈/145

狂人的优势/146

陷自己于被动/148

切断联系/149

尴尬的截止日期/150

边缘策略/151

增加谈判筹码/152

讨价还价和保留价格/152

最后通牒/153

第14章 博傻游戏——寻找下一个冤大头

不要劝傻瓜停止花钱。

更大笨蛋理论/156

经济泡沫/158

击鼓传花/159

大钞博傻/160

股市博傻/162

彭奇圈套与“神秘链”/164

第15章 概率迷思——随机事件的可能性

当你自估成功概率已达到40%-70%,你就该去做这件事了。

概率论,邪恶的智慧之花/166

可行性的依据/167

贝叶斯学派与频率学派的争论/168

彩票与赌博的异同/170

嗜赌成性结果一定是输/171

邀天之宠/171

增大自己成功的概率/172

每个人的“运气”都独立于其他的人/173

赌徒谬误/175

第16章 自相矛盾——逻辑思维与悖论

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

逻辑与悖论/179

无穷倒退/181

鳄口逃生/182

绞刑悖论/183

理发师悖论/184

口袋博弈/185

逻辑中隐藏的陷阱/186

事先概率和事后概率/187

第17章 感性赌局——赌场里的博弈原理

每个人都不满足于自己的财产,每个人都满足于自己的聪明。

边际效用递减/189

圣彼得堡悖论/190风险偏好/192

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倾向/193

价值观影响效用/195

赌博和投资的异同点/195

赌博和边际效用的递减/196

博弈论不是《赌经》/197

第18章 规则的演进——各方权益的均衡

假设强盗是理性而且自私的,那么强盗之间的博弈,是现实中许多规则的模型。

群盗逻辑/199

权益的均衡/202

屁股为什么能决定脑袋/203

游戏规则是这样形成的/203

从剑客博弈所看到的/205

霍特林悖论/208

“三个剑客”与“两个杂货铺”/209

投票悖论/210

独裁定律/211

效率与民主/213

公平关乎稳定/214

第19章 竞买机制——拍卖和招标中的博弈思维

博弈论专家们向来就对拍卖和招标很感兴趣。

拍卖与招标的异同/215

英格兰式拍卖/216

第二价位密封投标拍卖/217

诚实是优势策略/219

荷兰式拍卖/221

第一价位密封投标拍卖/223

保留价格拍卖/224

赢家的诅咒/225

结语 走出纯粹理性的局限

试读章节

价格战与纳什均衡

在我们熟悉的国内家电价格大战中,虽然不是两个对手之间的博弈,但由于在众多对手当中,每一方的市场份额都很大,每一个主体人的行为后果,受对手行为的影响都很大,因此,其情景大致也是如此。

如果清楚这种前景,双方勾结或合作起来,都实行比较高的价格,那么双方都可以因为避免价格大战而获得比较高的利润。有人把这样一种合作的做法,叫做“双赢博弈”。现在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家电价格大战:彩电大战、冰箱大战、空调大战、微波炉大战等等,其最终的受益者当然是消费者。

在这里,我们可以解释厂家价格大战的结局也是一个“纳什均衡”,而且价格战的结果是谁都没钱赚。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引申出两个问题,一是竞争削价的结果或“纳什均衡”可能导致一个有效率的零利润结局;二是如果不采取价格战,作为一种非合作博弈其结果会如何呢?

每一个企业,都会考虑是采取正常价格策略,还是采取高价格策略形成垄断价格,并尽力获取垄断利润。如果垄断可以形成,则博弈双方的共同利润最大。这种情况就是垄断经营所做的,通常会抬高价格。另一个极端的情况是厂商采用正常的价格,双方都可以获得利润。从这一点,我们又引出一条基本准则:“把你自己的战略建立在假定对手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的基础上。”

事实上,完全竞争的均衡就是“纳什均衡”或“非合作博弈均衡”。在这种状态下,每一个厂商或消费者都是按照所有的别人已定的价格来进行决策。在这种均衡中,每一企业要使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要使效用最大化,结果导致了零利润,也就是说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非合作行为导致了社会所期望的经济效率状态。如果厂商采取合作行动并决定转向垄断价格,那么社会的经济效率就会遭到破坏。这就是为什么WTO和各国政府要加强反垄断的意义所在。

P14-15

序言

体验一种思维的乐趣

外重者内拙。

——庄子

“博弈”一词听起来玄而又玄,说白了就是“游戏”的意思。如果需要更准确点,就是有输有赢的游戏。可以说,博弈论(Game Theory)就是通过“玩游戏”而获得的人生竞争知识的理论。

博弈就是游戏

博弈论是西方人创立的,英文叫做Game Theory,直译是“游戏理论”。也有人翻译为“对策论”、“竞赛论”等,但都不如“博弈论”准确。按照汉语自身的涵义,“博”是用技能争胜的意思,而“弈”则指下棋等对抗性游戏,将Game Theory翻译为“博弈论”更合乎“信、达、雅”的准则。

游戏是生活的模型

博弈就是游戏,那游戏又是什么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游戏是对生活的抽象与概括,是一种简化的人生模型。

比如象棋,有这样几种角色:老将、相、士、车、马、炮和小卒子,俨然一支军队。当然,比起真实的人生,这个模型过于简单了,但一样可以映射出现实的生活。而且,惟有简略,那些被纷繁表象所掩盖的道理才更加明了。

争强好胜是人的天性,这是人们痴迷于各种对抗性游戏或赌局最根本的原因。

梁启超说过:“惟有打牌可以忘记读书,也只有读书可以忘记打牌。”

即使像李清照这样的才女,对赌博的迷恋和豪气也不让须眉。

三明治伯爵当初发明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点心,真实的出发点只是为了进餐的时候可以不离开赌桌。

乔治·华盛顿这样伟大的人物,在美国大革命时,竟然也在自己的帐篷里开设赌局。

人在打牌时,颇似演戏进入角色,沉醉在一种幻觉之中,为了区区几块钱的赌注,表现得好像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勾心斗角,大呼小叫,甚至“六亲不认”,颇失和气。

打牌的人常常感叹:牌局如世事,停牌不和是常事,赢家不如输家精。进人牌局,每个人的状态都跟那些为了金钱、地位、美女而角逐于商场、官场、情场的人们一样。但,这只是一种梦中的战斗,提心吊胆,动用种种手段,目的却渺小得不成比例。就像一场没有流血的战斗,比起绝大多数正在从事人生赌博的人,刺激是同样的,但风险却小得多。

有人反对赌博,说它培养了人的不良欲望。英国有个叫拜特尔的老太太却反驳道:人本来就是爱赌的动物,他是一定要在某个方面捞点儿好处才高兴的。那么玩一局牌把这种欲望发泄掉,算是最稳妥不过的办法了。

拜老太太的妙语不仅仅是在说牌,也道出了人生或某些更深奥的事理。

红尘俗世,莫不博弈

博弈论原意为游戏理论,这一理论涉及的“游戏”范围甚广:人际关系的互动、球赛或麻将的出招、股市的投资等等,都可以用博弈论巧妙地解释,可以说,红尘俗世,莫不博弈。

博弈论探讨的就是聪明又自利的“局中人”如何采取行动及与对手互动。人生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组成,你我皆在其中竞相争取高分。

人的一生,可以看成是永不停息的决策过程。选择什么专业、报考什么学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怎样开展一项研究、如何打理生意、该和谁合作、做不做兼职、要不要换工作,甚至是要不要结婚、什么时候结婚、和谁结婚、要不要孩子等等,而这些只不过是人生决策的几个重要事件而已,其他平常的决策更是数不胜数。  决策无时无刻不在生活里出现:几点起床、要不要吃早饭、购物、健身,甚至读一本书……不管有意无意,深思熟虑或一时冲动,你已经拿起这本书——这就是一个决策。

在决策过程中,存在一个共同的因素,那就是你并不是在一个毫无干扰的真空世界里做决定。相反,你的身边充斥着和你一样的决策者,他们的选择与你的选择相互作用、互相影响。鲁滨逊一个人漂落荒岛,干什么都是他自己说了算;可是,当来了个野人“星期五”后,他就不得不面对人与人博弈的问题了。这时你就需要用上博弈思维了,通过策略推估,寻求自己的最大胜算或利益,从而在竞争中求得生存。

为赢而博弈

台球神童丁俊晖的父亲说:“人,不能赌,但要博。”

某些正统之士对此嗤之以鼻,恰如匈牙利幽默大师乔治·米克斯所描述的那样,“许多欧洲人认为生活是一场游戏,英国人认为板球才是一场游戏”。

我们则认为,博弈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心态,拿得起放得下的游戏心态。对此,庄子在2000多年前就看透了:当你用瓦片做赌注时,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倘或换成黄金,就会大失水准。

善博弈者为赢而玩,就算把他丢到海里,他也能衔条鱼爬上来;就算天塌下来,他也能捞只天鹅。为赢而玩绝非“不择手段求赢”。从博弈论的观点看,有时候输赢不过是同一硬币的两面。

现如今,只要是MBA或是在大学主修经济的人,几乎都会在课程上正式接触到博弈理论,不懂博弈理论的人在和这些人过招时,难免会屈居下风。笔者的宗旨就是要帮助大家在策略上胜过生活中的竞争对手,或者起码能并驾齐驱。

怎么读这本书

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博弈论教科书都是翻译作品,而且多以数学语言为主,读懂它们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并且得下大力气。

用高等数学演绎博弈论是专家们的事情,对于我们大部分读者来说没有这个必要。正如我们都会使用电脑,却没有必要人人精通电脑的二进制工作原理一样。

学问不仅仅是用来装潢门面的,更重要的是要和实际应用结合。对于博弈论来说,如果我们能够用它解释历史、分析现状、预测未来,就已经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了,而本书正是要帮助读者实现这一目标。

当然,作为一本系统阐述博弈论的读物,阅读起来可能会比一般的大众书籍稍难一点。

所以,要领会博弈理论的妙处,最好边读边做圈点,记住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并深入体会博弈案例,这样才会让您更深刻地了解博弈的精髓。

本书还将以精彩的案例和智力游戏题挑战你的智商,为你揭示生活中种种诡异的悖论。

·一桩看似不利的事件可能大有益处。

·“烧钱”可以增加财富。

·公司里的第二把交椅最不好坐。

·斩断后路,可以提高谈判的胜算。

·貌似愚蠢的炫耀可能让自己更安全。

我们并不是为了博弈论而读博弈论,更多的是为了体验一种思维的乐趣。本书还会将过于艰涩的知识点以及一些题外话放在“相关知识链接”部分,不读这些内容不会影响你对博弈论的了解,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做进一步的研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活中的博弈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恩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42475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0
16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2: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