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水环境科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了水文气象学、水文地理学、水文地质学、水环境化学、水环境生态学等与水环境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气候变化、地质异动、人为活动等对天然水组成的影响与对水环境生态功能的破坏;并介绍了社会科学在水环境科学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水资源的现状、水污染所造成的危害,以及水污染治理与水环境修复的技术措施。本书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实用性,可供环境相关专业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学习和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为水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习而编写的。本书的绪论部分阐述了水在生命中的重要地位、水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第1章介绍水环境的现状;第2章介绍水环境社会学;第3章介绍水文气象学;第4章介绍水文地理、地质学;第5章介绍水环境化学;第6章介绍水环境生态学;第7章介绍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第8章介绍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第9章介绍水环境监测。

目录

前言

第0章 绪论

0.1 水是生命之源

O.1.1 水是生命的摇篮

0.1.2 水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水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与特点

0.2.1 水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

0.2.2 水环境科学的特点

参考文献

第1章 水环境的现状

1.1 水资源概况

1.1.1 世界水资源现状

1.1.2 我国的水资源现状

1.1.3 水环境面临的问题

1.2 水污染的危害

1.2.1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2.2 缺水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2章 水环境社会学

2.1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2.1.1 生活污水

2.1.2 农牧业活动

2.1.3 工业活动

2.1.4 生态、环境的破坏

2.1.5 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2.2 水环境的保护、管理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2.1 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2.2.2 强化政府职能,加强水环境管理力度

2.2.3 逐步推进水权制度建设

2.2.4 开源节流,建立节水型社会

2.2.5 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第3章 水文气象学

3.1 水循环体系

3.1.1 大循环和小循环

3.1.2 水循环的影响因素

3.1.3 水循环的自净作用

3.2 地球上的气候带

3.2.1 热带气候

3.2.2 地中海气候

3.2.3 极地气候

3.3 水文气象

3.3.1 洋流

3.3.2 行星风系位置的影响

3.3.3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3.3.4 太阳的活动

3.3.5 季风

3.4 水循环的异常与旱涝灾害

3.4.1 水循环的异常

3.4.2 洪灾

3.4.3 旱灾

3.4.4 台风、飓风、热带风暴、海啸

参考文献

第4章 水文地理、地质学

4.1 水文地理学

4.1.1 地理环境与水环境状态

4.1.2 土壤

4.1.3 森林、草原

4.1.4 湿地、沙漠

4.2 水文地质学

4.2.1 地质结构与地下水的分布规律

4.2.2 地下水质与地方病

4.3 地质灾害与水环境

4.3.1 泥石流

4.3.2 火山爆发与地震

4.3.3 地下水与地质灾害

4.3.4 喀斯特环境

参考文献

第5章 水环境化学

5.1 天然水化学

5.1.1 天然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5.1.2 天然水的分类

5.2 天然水组成

5.2.1 天然水的化学成分

5.2.2 天然水化学组成与特点

5.3 天然水组成的影响因素

5.3.1 气候的影响

5.3.2 地质、地理条件的影响

5.3.3 大气中溶质的影响

5.3.4 生化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6章 水环境生态学

6.1 水环境生态特征

6.1.1 生产者

6.1.2 消费者

6.1.3 分解者

6.2 水环境生态系统的功能

6.2.1 物质的循环

6.2.2 能量的流动

6.3 水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6.3.1 水生生物生存和活动的影响因素

6.3.2 水生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

6.4 水生生态系统

6.4.1 水生生态系统的类型

6.4.2 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扰动

6.4.3 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与恢复

6.4.4 富营养化水体防治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第7章 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7.1 废水生物处理概述

7.1.1 废水处理中的微生物

7.1.2 生物处理对污水水质的要求

7.2 活性污泥法

7.2.1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及净化原理

7.2.2 活性污泥的系统参数

7.2.3 活性污泥系统分类及运行方式

7.2.4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

7.3 生物膜法

7.3.1 生物膜法净化污水的原理

7.3.2 生物滤池

7.3.3 生物转盘

7.3.4 生物流化床

7.4 接触氧化滤池与厌氧生物处理法

7.4.1 生物接触氧化法

7.4.2 厌氧生物处理法

7.5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7.5.1 氨化和硝化

7.5.2 反硝化

7.5.3 除磷方法

7.6 氧化塘处理污水系统

7.6.1 氧化塘技术

7.6.2 氧化塘类型

7.6.3 土地处理法

7.6.4 人工湿地法

参考文献

第8章 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8.1 中和法

8.1.1 概述

8.1.2 基本原理

8.1.3 中和法在酸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8.2 化学沉淀法

8.2.1 氢氧化物沉淀法

8.2.2 硫化物沉淀法

8.3 电解法

8.3.1 电解原理

8.3.2 电解槽

8.3.3 电解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8.4 化学氧化法

8.4.1 臭氧氧化

8.4.2 湿式氧化

8.4.3 焚烧

8.4.4 氯氧化

8.4.5 高级氧化技术

8.4.6 超临界氧化技术

参考文献

第9章 水环境监测

9.1 地表水的监测

9.1.1 地表水的采样

9.1.2 地表水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9.2 地下水的监测

9.2.1 地下水的采样

9.2.2 地下水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9.3 水污染监测与调查

9.3.1 污染源调查

9.3.2 入河排污口监测与调查

9.3.3 水污染事故调查

9.3.4 水污染动态监测

9.4 水体沉降物监测

9.4.1 采样点布设

9.4.2 采样

9.4.3 样品保存与预处理

9.4.4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9.5 生物监测

9.5.1 采样垂线(点)布设

9.5.2 监测频次和采样时间

9.5.3 样品采集与保存

9.5.4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9.6 海洋监测

9.6.1 陆源排污口邻近海域监测

9.6.2 江河人海污染物总量及河口区环境质量监测

9.6.3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

9.6.4 海洋自然保护区监测

9.6.5 监测与评价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水环境科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163271
开本 16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3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X143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6: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