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瓢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形神兼备、技巧圆熟、以雨为背景契机表现大善若水、以人类童年时代特有的纯净和理想感受人性的高贵和尊严的小说。

本书贯串光滑细腻的美感,读起来舒畅又享受。评论家张颐武认为,曹文轩有能力将人性的欲望、斗争、事物的丑恶都通过奇异的手法转化为审美的对象,超越了中国唯美主义写作的传统方式。此书的细腻美可谓一场“美的爆炸”,如果以瓷器作比,本书便是没有“贼光”的青花瓷。

内容推荐

大水汤汤。一场棺木将5岁的杜元潮冲到油麻地镇,冲到采芹和邱子东的身边。在大自然迷人的风光中,两小无猜的杜元潮和采芹情窦初开,却引起邱子东的嫉妒。成年后,因为采芹出身地主,没有和杜元潮结为连理,但身为党委书记的杜元潮和镇长邱子东在权利场上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争斗。仇恨使他们计谋叠出,命运多舛,当邱子东终于在晚年打败杜元潮的时候,却发现杜的一切都是为了童年的梦想和爱。

淫雨茫茫。无数的白鸽在杜元潮的棺木上盘旋,漂到他来的地方……

本书结构奇特,用十几场不同意蕴的雨,将人物和故事写得细腻美丽。生命自然、痴情男女、灵魂欲望浸润在江南雨雾,令人陶醉震撼,表现出古典浪漫主义惊人的美学力量。

目录

第一章 香蒲雨 /1

第二章 狗牙雨/金丝雨 /11

第三章 枫雨第四章 鬼雨/梨花雨 /35

第五章 哑雨/雁雨/箭雨 /61

第六章 骚雨/痴雨 /92

第七章 丸雨/鸟雨 /119

第八章 黑雨 /147

第九章 疯雨/胭脂雨 /197

第十章 半吊子雨 /223

第十一章 巫雨 /247

第十二章 梧桐雨/病雨 /267

试读章节

大水汤汤。

一口黑漆棺材,乌溜乌溜,光泽闪闪,从容不迫地在水面上漂流着。它的漂流,大概已经有一阵时间了,但此时还未漂入油麻地人的视野。宽大的棺盖上,清一色,落了一群白色的鸽子。黑底子衬着,犹如一团一团柔软的雪。它们安静地,或立着,或蹲着,转动着琥珀色的眼睛,不停地打量着四周——

苍蓝的天底下,除了一线露出水面的黑色大堤,满眼是水,无边无际的大水。

那大堤,像一条硕大无比的大鱼之脊,风起水晃之时,似乎还神气活现地在水中摇摆着向前缓缓游动。

油麻地镇已于今天凌晨被大水彻底淹没。

事情虽然刚刚过去不久,但镇里的人却已记不太清楚朝大堤上逃难的情形了。当时的局面极其混乱,惊恐万状,一片哭爹叫娘的呼喊声,伴着风声、雨声,回响在黑沉沉的夜空下。豪雨昼夜不歇,倾倒了三天,犹如天河崩溃。河水暴涨,上游大堤终于抵挡不住嘶叫着的汹涌激流,顷刻间轰然瓦解,激起一片漾漾水雾,然后大水呼啸着,一口气奔泻了几十号地,张牙舞爪,摧枯拉朽,歇斯底里扑向了油麻地。水声隆隆,犹如雷鸣。一直处于警觉之中的油麻地人知道,用不了多久,大水就将吞噬一切,于是开始仓皇逃离。房屋、牲口、家什、庄稼,一切都顾不上了,抓到什么是什么,扯住什么是什么,心疼地,伤心地,绝望地,惶恐地,依依不舍地,并不无兴奋地向镇后的大堤上逃去。几条泥迹斑斑的狗,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在人群里乱跑,汪汪乱吠。一些懵懂无知的孩子,却嗷嗷大叫,激动不已。等全村人全部撤到大堤上后不久,天已大亮,人们看见,从天边涌来的大水,如成千上万只白鹅,拍着翅膀,乱窜乱撞,挤挤擦擦,正铺天盖地地扑向油麻地。

油麻地人已有三十年没有见过如此壮阔的大水了。

人们遥望着镇子,只见那些房屋像滑倒了的巨人,企图坚持着稳住自己,但打了几个踉跄之后,终于还是颓然倒下了——倒下之前,它们慢慢膨胀开来,变成惨然笑靥,望着各自的主人,然后如烟如梦,渐渐淡去,直到消失在水雾弥漫的空中。

一切归于平静。

大堤上的人这才如梦初醒,想起房屋、牲口、家什与庄稼的毁灭,于是到处响起叹息声与哭泣声。各种各样的哭泣:啜泣、呜咽、抽抽搭搭、暗自落泪、杀猪一般的号啕……哭声大部分出自女人与孩子。其中也有男人的哭声。男人似乎天生不善哭泣,其声不似人声倒似鬼哭狼嚎,不堪入耳。但正是如此哭声,却更能撕心裂肺。小孩们,却并不理会这些哭声,只管在大堤上无忧无虑地又蹦又跳,觉得这大堤真是个好去处。

悲哀渐去之后,便是无穷无尽的埋怨。丈夫责怪妻子无用,逃跑时连床被子都没抱,妻子责怪丈夫逃跑时只顾自己,丢下孩子兔子一般跑掉了。老人抱怨子女,子女抱怨老人。其间,镇东头陈三老两口的争吵引来许多人围观。陈三的老伴指着一片大水,冲着陈三:“老狗,你还不如跳河死了哩!放着一头膘肥肉壮的大牛你不牵,抓了一把破榔头,撇下我,就像后边有人杀来了,一溜烟,跑了!”陈三很尴尬,站在那儿,低头瞧着手中的榔头。他已想不起来自己怎么抓了一把一钱不值的榔头就跑出了家门。“要这榔头干什么用呢?”他想。许多人看到陈三的样子,就笑,笑得陈三很不好意思,自己也笑了。陈三笑得很可笑,嘴角还流出一长串口水。陈三的老伴也扑哧笑了,笑出了眼泪,继而哭泣起来。众人笑不下去了一心头起了悲哀,像被秋风吹着一般。陈三依然抓着榔头站在那儿:“怎么抓了把榔头就跑了呢?要榔头有什么用呢?”他有点儿想不明白。陈三的老伴突然冲上来,从陈三的手中夺下榔头:“活死人,你要用榔头砸你脑瓜子吗?”陈三争辩道:“我手边就只有榔头!”随即又小声嘀咕着:“我也不知道这榔头怎么就跑到我手上来了?”陈三的老伴披头散发,跌跌撞撞地跑到水边,身子一个旋转,奋力一掷,将榔头抛人大水。

榔头沉没片刻,慢慢浮出水面,远看,像一颗被剃光了头发的黑色头颅。

陈三的老伴随即瘫坐在大堤上,望着一片汪洋,手使劲拍着地面,哇哇大哭起来。

人们不言不语,一一走开了。

细雨中,大堤上的人开始惦记起以后的日子。各家各户倒也都提前在大堤上准备了一些临时度日的东西。木料、竹竿、席子、油毡,本是东一堆西一堆地散放着的,几个小时之后,就都变成了一座座低矮的窝棚。到了中午,大堤上竟然升起了好几道乳白色的炊烟。那炊烟,如长长白发,袅袅飘动,飘进树林,飘到水上,很令人感动。哭泣声渐渐停止,还不时地传出微带苦涩的笑声。

大堤上人来人往,竟然像在节日里。

大雨实际上在头天晚上就已经减弱,此时,已经变得细瘦而柔和。

疲倦袭来,不少人目光呆滞地坐在窝棚门口,打着哈欠,那样子与平日坐在家门口歇着,也并无太大区别。

上游大水已经得到释放,该漫的漫了,该淹的淹了,水流开始变得平缓,冲天喧嚣已经变为低声吟唱。

镇子已经不见,只有镇外几架高大风车的三两根桅杆还能见着。堤岸边的芦苇,只剩下穗子,勉强在水面上摇曳,仿佛无数双求救之手在天空下徒劳挣扎。浩浩荡荡的水面上,不时漂来一些来自上游的东西:一扇门,一条翻了的小船,一头淹死了的牛,一张床,几只不知家在何方的鸭子……各种各样的飞鸟,突然失去了落脚之地,在水面上焦急地飞翔着,哀鸣着,飞久了,双翅累了,只好落到大堤上或大堤上的树上。这时,就会有几个孩子跑过去企图捉住它们。受了惊扰,它们又只好扇动疲惫的双翅,再次飞到水面上,其中有些衰老了的或是还没有长硬翅膀的,也许飞着飞着就坠落在了水中,然后,可怜地拍打着潮湿的翅膀,终于再也不能飞上天空,只好随流水去了。

那口默默无言的黑漆棺材,神不知鬼不觉地就出现在了这段水面上,正不无诡秘地向这边漂来。

        P1-P3

序言

我们曾经在音乐里听到,随着主旋的延伸变奏,各种音乐背景烘托出一部史诗。我们也曾经在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天·地·人》三部曲中看到,微观的生命随着四季的变化,在如歌的田园里被凝视出宇宙的法则。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命运从童年到青年、到老年,一个国家几个时代的沧桑变迁,可以用十几场不同意蕴的雨串连起来,写得水波荡漾、美仑美奂。雨中的生命之美、雨中的人性裸露、雨中的自然精微、雨中的男女情爱、雨中的天道恢弘……雨是小说的时空背景,也是命运转换的契机;雨是诗意的比附,更是主题的象征。这就是《天瓢》,一部我苦苦等待了差不多20年的浸透着古典浪漫主义艺术芳香的唯美小说。我的编辑评语是:这是一部形神兼备、技巧圆熟、以雨为背景契机表现大善若水、以人类童年时代特有的纯净和理想感受人性的高贵和尊严的小说。小说在凝视生活的静态描写和透视人生的动态刻画上,再现经典写作和传统美学的惊人力量,是中国文学走到今天重新回归文学母题并赋予它现代品格的标志性作品。

之所以称为“标志性的作品”,是因为20多年以来,我们的作家们不知为什么主动放弃梦想和臆造的权利,专注于极端现实主义的批判、揭露和诠释。不管是传统还是现代抑或是后现代,大家的着力点都在比赛谁的手术刀最快最亮最能够“入木三分”。还好,大众媒体的崛起和学术专著的理性分析,很快将大部分作家淘汰出局。但意识形态的阴影依然是作家想象力的羁绊和痛。即便是留在文学母题花园里极有才华的作家,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自己的臆造空间和语境里纵横捭阖,用“刑”、“血”、“杀”、“忍”刺激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领略黑暗有多黑,活着有多么的艰难。他们是文学史上重要的一支,自然有人在多年以后祭奠。但是,当我们的读者需要向未来讨生活,需要勇气和热情的时候,当我们的心灵被不洁和不良蒙尘,需要净化和救赎的时候,我们的作家和艺术家们是不该缺席的。正如灾难来临,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们都要无偿无私地伸出援助之手一样,这是超越一切的绝对真理!是不需要讨论和研究甚至不允许片刻犹豫的义务与责任。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可以肯定地说,《天瓢》回归文学的母题,它所创造的“形”和“神”的美,它对生命和自然几近柔情的肃穆和崇拜,标志着一个新的文本时代的来临。

见证《天瓢》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是,该书一定会走向长久和畅销。这是文学特别是小说之所以成为文学和小说的独立品性,纯粹的美就是永恒。多年的审美经验和编辑敏感告诉我,在诸多的情感接受中,陶醉是最好的状态。拍案而起、痛哭流涕,都是短暂的情绪,只有美可以让人深深地陶醉,形成记忆和口碑。《天瓢》更让人陶醉的是自己最熟悉最亲切的童年、身体和田园。陶醉作为美的一种接受状态,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抑或在提升情感的健康程度上,都会对生命产生依赖,特别是大善若水、用爱抚摸自己的陶醉,更使人的心态平和、目光宁静、志向高远。没有人可以拒绝这样的诱惑和享受。科学实验证明,和谐舒缓的古典音乐可以使奶牛神经松弛,奶量大增,而人类对自身生命的诗性陶醉和体贴,分泌的就不仅仅是泪水和血脉通畅的健康元素,还有有限向无限过渡的宗教和信仰。李约瑟博士称中国传统文化为水田文化,《天瓢》的水与之契合,潇潇洒洒,阴柔有势。

当然本书也有震撼。比如小说中的一个主人公被权利的仇恨支配了一生,但在胜利的晚年却显出宽容;比如妻子和情人的互相慰藉共同搀扶着一个男人走到生命的尽头;比如人性在卑微和丑陋中依然表现出灿烂和尊严……然而,即使是震撼,也不是像《狼图腾》那样雷鸣电闪式的即刻反应。而是那种隐隐的、绵绵的、昏昏沉沉好多天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一个人的感觉。这感觉就是:爱比恨更伟大!这是一个奇妙的阅读感受,当你反复地咀嚼“爱比恨更伟大”的时候,《天瓢》和书中的雨悄然退去。你会想,太阳出来了,吹熄所有的蜡烛吧!

书评(媒体评论)

作品有一种迷人的气息,有一种如诗如画的体贴,有一种从生命的粗暴艰难中透露出来的细腻的美丽。

        ——王蒙

把欲望和灵魂浸泡在雨中。

        ——刘震云

《天飘》之纯美令人眩晕,江南奇雨,洗尽世间污浊。

        ——张抗抗

美仑美奂。

   ——徐坤

一部美文写作、鉴赏、临摹的经典范本。

        ——安波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文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29988
开本 16开
页数 2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05-03-01
首版时间 2005-03-01
印刷时间 200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29
15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6: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