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回归公共空间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在学院研究之余,介入日常生活、思考当下世界所形成的思想副产品。涉及当代思想观察、大学体制改革反思、对“9·11”、“非典”等国内国际重大突发事件的深层透视,以及对日常文化生活的批判性分析等。

目录

一 反思大学体制

1 北大改革的多维分析

北大新政:激活高校改革

学术自主:知识分子的自我立法

2 北大改革与商议性民主

从质询政治到商议性政治

商议过程中的公共理性

转型政治中的商议性民主

3 比较视野中的大学理念

大学理念何妨多元

小的就是好的

“没有男人的长春藤”

4 大学教育的反思

研究生导师的“三难”

谁该享受公费?

研究生教育,哪些人该由国家买单?

大学生们为什么逃睡在外?

善待学生,方是大学风范

博导为什么成了非驴非马?

5 从考试看社会分层制度

考博制度中的两种正义

学院精英与社会大众的断裂

考研变高考的深层困境

不合理的应试教育为什么被合理化了?

高考制度:迫不得已的荒谬?

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哈佛女孩”?

6 知识生产体制的审视

知识生产体制的“再度国家化”

计划学术何时休?

大办文科与“高大全”

学术不端如何防范?

学术期刊的单位化、行政化和非专业化

二 突发危机透视

1 近距离体验9·11

今秋流行星条旗

“Saynotowar!”

2 9·11事件与全球正义

“文明与野蛮的冲突”?

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

如何建构正义秩序

3 全球正义的伦理基础

万民法的底线人权法则

人权的多元文化渊源

万民法的伦理依据

4 两个美国与政治自由主义的困境

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此消彼长

自由主义在夹缝中的尴尬

理性的美国与情感的美国

5 从非典危机反思民族、社群和公民意识

危机中的民族国家认同

社群的缺席

仟么是公民意识?

三 日常生活批判

1 上海文化传统与现状的反思

颠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二元模式

多元的中西文化传统

当代上海文化的单一化

2 都市的文化空间

文化都市如何营造

想象的乌托邦

新上海人的天下

不方便的现代化

文化比法律更有尊严

3 技术理性统治下的社会

数目字管理下的数字化生存

赢者通吃的逻辑

说英语的上流社会

高考状元碑背后的科举幽魂

职业精神的内在资源

何谓大国?

4 焦点事件中的内在悖论

女排让球背后的理性悖论

从刘涌改判看两种正义

要金牌大国,还是体育大国?

戳穿“超女民主”的神话

5 社会生活的背后

还熊德明普通公民之本色

从梅艳芳看“界”

药方里的秘密交易

读经的困境

三联的文化品牌

盖棺论定可以休矣

6 多元化的阅读空间

网络时代的业余知识分子

公共舆论的传统

过去的《读书》

史学如何走向公共知识?

世间已无罗尔斯

日神精神的再现

人性的炼狱:我看《孔雀》

四 当代思想观察

1 启蒙的命运

新启蒙运动的由来

公共思想界的出现

新启蒙运动的同一性

潜在的批判性反思

90年代的分化

2 启蒙的自我瓦解

90年代的启蒙分化

从现代化到现代性

作为主体性的人的解体

全球化中的民族国家认同

世俗社会的神圣性问题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回归公共空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计纪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043757
开本 32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539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28
15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