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航母征战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寻求一种新的尝试——完全从海战历史全景的角度,专门叙述航空母舰作战活动。

作战是航空母舰发展的决定因素。航空母舰发展历程的每一步,都一直由作战需求在前面牵引,以形成海空一体的作战能力为目标,以频繁复杂的作战使用为试金石,在战争的温床里繁衍生息。航空母舰在作战中发展,在发展中作战。了解航空母舰的作战史,就找到了航空母舰发展的根源和脉络,就可以充分地揭示航空母舰在延续千百年的海战史骤然发生变革时所产生的重大和深远影响。

内容推荐

本书按照覆盖全面、突出重点、反映真实、便于阅读的构想提炼和编排内容,各章叙述的逻辑主线如下:

第一章应运而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航空母舰从无到有的孕育、诞生经过;

第二章挥戈上阵——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航空母舰在技术战术都不够成熟时的作战活动;

第三章后来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地中海、大西洋上航空母舰的作战活动;

第四章霸王换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太平洋、印度洋上航空母舰的作战活动;

第五章中流砥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初期,太平洋上航空母舰的作战活动;

第六章海战主角——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中期,太平洋上航空母舰的作战活动;

第七章舰队核心——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后期,太平洋上航空母舰的作战活动;

第八章由海向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母舰对陆岸地区和重要目标实施的进攻、袭击作战;

第九章互为克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母舰与特殊对手潜艇之间展开的作战活动;

第十章征战全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航空母舰在世界各处的作战活动。

目录

第一章 应运而生

 一、军备家族的渊源

 ◆战争从地球表面升上天空

 ◆军舰向海空战鹰招手

 二、历史性试验

 ◆万事开头难

 ◆接踵而来

 三、创始者

 ◆改装阶段

 ◆转入专门设计的正轨

第二章 挥戈上阵

 一、疆场新手

 ◆榜样

 ◆袭击沿岸目标

 ◆日德兰海战的遗憾

 ◆空对舰

 二、桌子上的战争

 ◆裁军与扩军

 ◆豆萁相煎

 ◆秣马厉兵

 三、战祸重新降临的时候

 ◆东方魔爪

 ◆挪威之役

 ◆零敲碎打

第三章 后来居上

 一、塔兰托之夜升起耀眼明星

 ◆坎宁安的撒手锏

 ◆五年蓄谋,一波三折

 ◆挥师千里

 ◆夜间空袭创奇迹

 ◆故伎重演

 二、马塔潘角显威

 ◆“光辉”号遭报复

 ◆意大利舰队出击

 ◆“可怖”号建功

 ◆有无航母,就是不一样

 三、敲响“俾斯麦”号的丧钟

 ◆“莱茵演习”开场

 ◆战列舰的决斗

 ◆致命一击

 四、增援马耳他

 ◆伴随护航

 ◆运送飞机

 五、为“提尔皮茨”号掘墓

 ◆潜伏的威胁

 ◆筹划“钨”作战

 ◆阿尔塔峡湾硝烟

第四章 霸王换代

 一、珍珠港惊天动地

 ◆袭击塔兰托的升级版

 ◆瞒天过海

 ◆倒霉的战列舰

 二、主宰威克岛胜负

 ◆争夺太平洋前哨

 ◆紧急增援,先到为上

 三、南洋称雄

 ◆转战东南亚海域

 ◆攻击达尔文港

 四、锡兰岛狂飙

 ◆印度洋上的对垒

 ◆一日两战

 ◆再度一日两战

第五章 中流砥柱

 一、海空反击战

 ◆第一次出击:初尝战果

 ◆第二次出击:得寸进尺

 二、杜立特空袭东京

 ◆陆基轰炸机随舰越洋远征

 ◆东京惊雷

 三、把珊瑚海载人海战史册

 ◆热身赛

 ◆你来我往

 四、在中途岛扭转战局

 ◆兴师动众,二百舰艇布阵

 ◆过真招,七舰决斗

第六章 海战主角

 一、东所罗门拼杀

 ◆瓜岛争夺战起始

 ◆决战架势

 ◆阴错阳差

 二、圣克鲁斯再决雌雄

 ◆海上对垒

 ◆空中侦察

 ◆混战

 三、开始大反攻

 ◆布干维尔的新起点

 ◆吉尔伯特“电流”

 ◆马绍尔“燧发枪”

 四、炸瘫特鲁克

 ◆与珍珠港相似的战略目标

 ◆以牙还牙,为珍珠港复仇

第七章 舰队核心

 一、马里亚纳新纪录

 ◆空前的阵容

 ◆先发制人者失算

 ◆后发制人者奏效

 ◆辉煌战果

 二、莱特湾超级海空大战

 ◆重返菲律宾

 ◆“捷一号”如意算盘

 ◆锡布延海

 ◆苏里高海峡与萨马岛海面

 ◆恩加诺角

 ◆终结

第八章 由海向陆

 一、大西洋轻浪

 ◆略说地缘差异

 ◆“恐吓”虚惊达喀尔

 二、地中海涌潮

 ◆“火炬”点燃北非

 ◆“爱斯基摩人”征战西西里

 ◆“雪崩”降临萨莱诺湾

 ◆“龙骑兵”驰骋土伦、戛纳

 三、印度洋和太平洋风暴

 ◆马达加斯加/印度尼西亚

 ◆新几内亚岛/帛琉群岛/仁牙因湾

 ◆硫黄岛

 ◆冲绳岛

 ◆缅甸/巴厘巴板/马来亚

第九章 互为克星

 一、来自水下的夺命魔头

 ◆英美冤魂

 ◆日本亡灵

 二、天生的反潜高手

 ◆仓促上阵,功夫不凡,越战越强

 ◆填补“大西洋空白区”

第十章 征战全球

 一、在中国的家门口逞凶

 ◆朝鲜战争

 ◆台湾海峡风云

 ◆越南战争

 二、在世界各地到处发威

 ◆苏伊士运河战争

 ◆马岛战争

 ◆入侵格林纳达

 ◆对利比亚的“外科手术”式打击

 ◆海湾战争

 ◆世纪之交

 ◆一张不完整、未完结的清单

附录:在战争历史上损失的航空母舰一览表

试读章节

三、创始者

◆改装阶段

在巡洋舰、战列舰上增设跑道供飞机起降,毕竟是仅限于完成试验任务的权宜之计。这种方法既不能多载飞机,又严重削弱了军舰的火力。为实现海军飞机与战舰的紧密结合,需要一个新的舰种。它必须有足够大的吨位,但不必装上像巡洋舰、战列舰那样多的舰炮,这就是打破战斗舰艇传统概念、专供海军飞机栖息的母舰。最早出现的是水上飞机母舰,后来发展成为搭载轮式舰载机的航空母舰。这类军舰早期的研制,都是由其他舰船改装而成,从中摸索积累起飞助推、降落阻拦、飞行甲板、机库等舰用航空设施的新技术、新经验。

1912年底,丘吉尔签发了一道英国皇家海军部命令,将“竞技神”号轻巡洋舰改装成水上飞机母舰。改装工程只是在l舰艏装一个起飞平台、在后甲板装一个停机平台。该舰可算得上航空母舰家族中最早的一位成员。1913年,英国又动工兴建“皇家方舟”号水上飞机母舰,这艘新型母舰由一艘正在建造中的煤船船体改装而成,除了供飞机起飞、停放的平台外,还增设了机库、修理车间、起吊水上飞机的专门用吊车。显然,航空母舰的研制技术又迈进了一步。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的刺激,大大加速了英国皇家海军发展航空母舰的步伐。皇家海军舰队出征参战时,“皇家方舟”号水上飞机母舰尚未竣工。海军部为加强伴随舰队协同作战的航空兵力量,采取了应急措施,征用在英吉利海峡营运的渡轮“女皇”号、“恩加丹”号、“里维埃拉,,号,改装成3艘简易型水上飞机母舰。可是它们的吨位较小,航速和续航力也不够大,难以适应主力舰队远洋作战的需要,所以海军部又从丘纳德公司买来一艘旧的大型邮轮,经过改装,建成了“坎帕尼亚”号水上飞机母舰。该舰性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排水量18000吨,航速22节,可载飞机10架。在史无前例、规模空前的首次世界大战中,“海上霸主”英国受到德国的严重挑战。阵阵密集的无线电波从大西洋和地中海,从印度洋和太平洋传往英国皇家海军部,报告皇家海军舰队与德国舰队在全球各地战斗拼杀的战况。海军部克服资金和技术的困难,一再指令扩充舰队航空兵。从曼岛公司购买的3艘汽船:“彭米克利”号、“曼岛人”号、“文德克斯”号,从海上俘获的2艘德国汽船:“安妮”号、“雷文2”号,陆续紧急改装为水上飞机母舰,开赴战场。

航空母舰家族中水上飞机母舰资格最老,起先兴旺了几年,但生命力并不长久。水上飞机需要浮体支撑,飞行速度、操纵性能、载重能力都大受限制,注定难以担当舰队航空兵的主力机种。在一批接一批地改装水上飞机母舰的同时,陆上轮式飞机的舰载飞行试验也不断取得新进展。1917年,英国人将“暴怒”号轻型战列巡洋舰改装成同名的航空母舰。起初,它既载水上飞机又载轮式飞机,是水上飞机母舰脱胎换骨的变种,也是正宗航空母舰最早的试验舰。皇家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和技术专家们,在排水量为22000吨的“暴怒”号航空母舰上,攻克了一道道轮式飞机起降的技术难关,摸索总结出航空母舰必须建有全长飞行甲板的设计构想。“暴怒”号航空母舰后来又经过多次现代化改装,一直服役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在大海远洋上东征西伐。它的最后定型是将水上飞机全部淘汰,起吊装置等辅助设施也相应拆除,可载轮式飞机36架。与改装前的“暴怒”号同级的轻型战列巡洋舰“勇敢”号和“光辉”号,在十多年后也陆续改装为航空母舰。1918年,第一艘以全长甲板造型竣工的航空母舰加入皇家海军舰队战斗序列,该舰由商船改装而成,舰载飞机20架,取名为“百眼巨人”号。同年,英国皇家海军还将一艘未竣工的战列舰的船体按新设计方案改装成“鹰”号航空母舰,这艘2万多吨的巨舰可以搭载飞机60余架;虽然它没来得及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现代化改装,一直服役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驰骋疆场、屡建战功。  航空母舰的发展始于改装,英国皇家海军改装航空母舰最早、最多。德国人、意大利人的航空技术并不落后,就是觉悟不到空中力量与海上力量相结合的现代海军和海战法则,总以偏见看待航空母舰,漠然轻视,无所作为。法国人在1912年将一艘鱼雷供应舰改装为水上飞机母舰,名叫“闪电”号。日本人在1913年将一艘商船改装为水上飞机母舰,名叫“若宫”号。美国人最早进行舰载飞机的飞行试验,但研制航空母舰起步较晚。从1913年到1921年两度入主白宫的威尔逊总统,实行比较保守的军事战略。由于他的中立政策加上美国特殊的地f缘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海军来说,冲击不大,没有提供多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严守中立、求安自保方面,美国国会比总统有过之而无不及。议员们的主要兴趣集中在大发战争财,趁欧洲的战火来刺激美国经济;对海军实力增长的创新举措变得反应迟钝,对海军拨款的每一笔钱变得小气吝啬。这些大权在握的官僚政客在一次又一次冗长的听证、辩论中,以冷漠麻木回报海军部人员加速舰载航空兵建设的热情,一次又一次搁置推迟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直到1920年3月,美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才开始在诺福克海军船厂动工。它是在大型煤船“木星”号的基础上进行改装而成,更名为“兰利”号,在海军舰艇战斗序列的编号为CV-1,于1922年3月服役。在相近的一个时期内,日本人也把华盛顿裁军条约规定削减的战列巡洋舰“赤诚”号和“天城”号的船体改装成航空母舰;“天城”号在1923年9月1日的东京大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后,另一艘战列巡洋舰“加贺”号的船体取而代之。美国航空母舰的第二艘“列克星敦”号(CV-2)和第三艘“萨拉托加”号(CV-3)也是在华盛顿裁军会议后由削减对象战列巡洋舰改装而成的。

改装,不仅是航空母舰发展初期节省经费、摸索经验、应急速成的有利途径,而且还是裁军时代对削减的大型战舰作变相处理的灵活手段。最宝贵的还是经验,世界各国所有的改装航空母舰,在建造施工中,在作战训练中,积累了舰体结构、舱室布局、航空保障设备等方面的大量经验,为专门设计的航空母舰作好了工程技术准备。

P15-18

序言

航空母舰犹如一条有着巨大生命力、战斗力的海上强龙,在波澜壮阔的海战中,艰难困苦地争斗搏击。

航空母舰诞生已有9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一支强大海军的醒目标志,也是现代海军知识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现代海军建设历程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有关航空母舰的图书,大多以介绍其舰载武器装备为主,罗列和展示舰体结构、专用设备、舰载机的样式及其技术战术性能。有关航空母舰的作战事例,则散见于海战史书籍和各种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本书寻求一种新的尝试——完全从海战历史全景的角度,专门叙述航空母舰作战活动。

作战是航空母舰发展的决定因素。航空母舰发展历程的每一步,都一直由作战需求在前面牵引,以形成海空一体的作战能力为目标,以频繁复杂的作战使用为试金石,在战争的温床里繁衍生息。航空母舰在作战中发展,在发展中作战。了解航空母舰的作战史,就找到了航空母舰发展的根源和脉络,就可以充分地揭示航空母舰在延续千百年的海战史骤然发生变革时所产生的重大和深远影响。

这是一本先后花费了个人10多年业余时间写成的书。这不是一本东抄西抄、东拼西凑的书。因为这本书的写作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漫长、艰辛的研究过程。航空母舰参加的海上战役战斗不计其数,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并加以悉心研究,获得两个层次、两种分辨率的历史画卷:宏观上,看清楚航空母舰主要战役战斗所处的不同年代区间、不同地理分布、不同技术基础条件;微观上,看清楚航空母舰主要战役战斗具有的复杂作战背景、交战态势和激烈作战行动、交战场面。通过这样的历史画卷,可以超越人们熟悉的舰载武器装备,对航空母舰建立起更加客观、深刻的认识:它在现代海战中具有显赫至尊、举足轻重的地位作用;它蕴藏着气势恢弘、与时俱进、发挥自如的进攻能力和防御能力;它可以衍生灵活的作战样式、作战规模、作战编成、作战方法;它与海军其他兵力、与其他军种兵力之间,能够达成密切的作战协同;它适合于快速的海洋前沿部署、有效的常规战略威慑,坚定、充分地表达国家意志、维护国家利益。

航空母舰的壮大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20世纪初的海战场,绝对是战列舰称王称霸的天下,-航空母舰在战列舰的压制下问世,经过世界大战烈焰的考验,逐步取代、淘汰了战列舰;20世纪下半叶,进入导弹武器日新月异的时期,航空母舰在导弹威胁的阴影下发展,经过战后局部战争炉火的7台炼,巩固了海战王者霸主的地位。这也是审视航空母舰作战史时值得关注的两大看点。

全书按照覆盖全面、突出重点、反映真实、便于阅读的构想提炼和编排内容,各章叙述的逻辑主线如下:

第一章应运而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航空母舰从无到有的孕育、诞生经过;

第二章挥戈上阵——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航空母舰在技术战术都不够成熟时的作战活动;

第三章后来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地中海、大西洋上航空母舰的作战活动;

第四章霸王换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太平洋、印度洋上航空母舰的作战活动;

第五章中流砥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初期,太平洋上航空母舰的作战活动;

第六章海战主角——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中期,太平洋上航空母舰的作战活动;

第七章舰队核心——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后期,太平洋上航空母舰的作战活动;

第八章由海向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母舰对陆岸地区和重要目标实施的进攻、袭击作战;

第九章互为克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母舰与特殊对手潜艇之间展开的作战活动;

第十章征战全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航空母舰在世界各处的作战活动。

除了为爱看热闹的读者讲述一幕幕超级、新奇、惨烈的现代海战之外,更有现实意义的是,航空母舰作战史的初步研究开启了航空母舰作战经验宝库的一道门缝。有朝一日,当面对航空母舰与之作战的时候,当拥有航空母舰并使之作战的时候,就可以进而钻入这道门缝,去开展航空母舰作战理论的深化研究。

衷心地感谢国防大学出版社领导和编辑对本书出版给予的理解和支持。

作者

二00四年十一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航母征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防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613961
开本 16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5-01-01
首版时间 2005-01-01
印刷时间 200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0 6: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