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史(精)/中国断代史系列》编著者朱顺龙。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春秋史专著,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春秋时期凡317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礼俗、社会阶层等状况及其发展变化,深刻地阐述了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轨迹,以及春秋时代对二千年来中国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图书 | 春秋史(精)/中国断代史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春秋史(精)/中国断代史系列》编著者朱顺龙。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春秋史专著,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春秋时期凡317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礼俗、社会阶层等状况及其发展变化,深刻地阐述了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轨迹,以及春秋时代对二千年来中国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内容推荐 《春秋史(精)/中国断代史系列》编著者朱顺龙。 《春秋史(精)/中国断代史系列》内容提要:本稿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断代史系列之一。春秋时代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也是汉民族酝酿形成的时期,社会各方面均出现大的转变,战争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历史呈现纷繁复杂的状况。本书作者对文献材料和考古资料进行梳理扒剔,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条分缕析、删繁就简,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阶层等状况,通过对这段看似纷乱的历史的透析,明晰地反映出春秋时代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目录 绪论 一、“春秋”名称的由来和《春秋史》的起讫年代 二、春秋史的主要文献资料 三、春秋史料的整理和春秋史的研究 四、春秋时代的考古资料 五、春秋朝代的主要特点 第一章 春秋时代开始前后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一节 西周的衰亡 一、西周的大分封和诸侯国的建立 二、西周由盛至衰的转变 三、西周的灭亡与平王东迁 第二节 东周初期王室的衰微 一、周王室东迁后的苟安局面 二、春秋初各诸侯国的均衡形势 三、郑国的渐强与平叔段之乱 四、郑卫的矛盾,卫州吁之乱 五、郑宋卫之争,宋华督之乱 六、鲁郑的交涉,鲁国的内变 七、周郑繻葛之战,郑庄公的“小霸” 八、周子颓之乱,郑虢共勤王 第三节 大国争霸前的形势 第四节 周边民族的内迁和侵扰 第二章 诸侯的改革与大国的争霸 第一节 管仲的改革与齐桓公称霸 第二节 晋、秦的崛起,晋秦的争衡 第三节 楚国的鼎盛,楚庄王的霸业 第四节 晋楚长期相持,弭兵之盟实现 第五节 晋楚相继衰落,吴越先后争霸 第三章 春秋时代的社会经济 第四章 春秋时代的疆域和地方组织 第五章 春秋时代的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 第六章 春秋时代的社会构成和阶级斗争 第七章 春秋时代的思想、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 第八章 春秋时代的礼仪和风俗 大事年表(公元前770-前453年)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春秋史(精)/中国断代史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顾德融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04544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6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12 |
出版时间 | 2003-04-01 |
首版时间 | 2003-04-01 |
印刷时间 | 2008-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5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3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