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千古传记/中华千古诗文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精心编选了自汉至清的传记文学二十四篇。是历史性、文学性与欣赏性的统一,并兼顾作品风格的多样性。传主涉及历史长河中不同阶层、不同地位、不同职业、不同命运的各类人物,但无论其高低、贵贱,大多数乃是民族的精英或脊梁。传文作者亦多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或文人雅士。在编著中,除所选传记原文外,附有作者简介、注释和赏析。注释以利阅读,赏析旨在导读。阅读这些传记,既是在读历史、读人物,也是在读文学、读精神。传记中所记录的历史风云,所描写的人物风范,所传递的作者情感,所表现的文学品质,必将给读者以教育启发。

内容推荐

传记,是我国古代文学园地里的一朵奇葩。按文体大类分,乃属于散文的一种。而溯其源,则至为深远,它最早萌发于先秦时代的历史散文中。但是那些散文由于以历史事件为本位,人物的描写只是片断地散见于叙事之中,缺乏完整性;即使像《晏子春秋》也只是把晏子的许多故事结集在一起,相互间没有内在联系。本书精心编选了自汉至清的传记文学二十四篇。除所选传记原文外,附有作者简介、注释和赏析。阅读这些传记,既是在读历史、读人物,也是在读文学、读精神。传记中所记录的历史风云,所描写的人物风范,所传递的作者情感,所表现的文学品质,必将给读者以教育启发。

目录

序 言

管晏列传

苏武传

让县自明本志令

五柳先生传

五斗先生传

圬者王承福传

宋清传

种树郭橐驼传

李贺小传

六一居士传

方山子传

《金石录》后序

秦士录

先妣事略

徐文长传

徐霞客传

柳敬亭传

李姬传

芋老人传

大铁椎传

江天一传

梁九传

八大山人传

左忠毅公逸事

试读章节

管晏列传

司马迁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贫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疆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疆于诸侯。后百有余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人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惺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人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问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P1-3

序言

传记,是我国古代文学园地里的一朵奇葩。按文体大类分,乃属于散文的一种。而溯其源,则至为深远,它最早萌发于先秦时代的历史散文中。但是那些散文由于以历史事件为本位,人物的描写只是片断地散见于叙事之中,缺乏完整性;即使像《晏子春秋》也只是把晏子的许多故事结集在一起,相互间没有内在联系。因此可以说,还没有出现完整的人物传记。

严格说来,我国古代传记是从西汉司马迂《史记》中的史传文学开始的。《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其中人物传记的最大特色就是“实录”精神,同时继承了《春秋》的“寓褒贬”的精神,把叙事和描述人物个性及典型性统一起来,语言也极丰富,在先秦散文之外树立了另一种文章风格的典范。如《项羽本纪》、《陈涉世家》及《管晏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荆轲列传》等等,都是著名的篇章。其中有的人物描写的情节段落,如“鸿门宴”、“陈涉起义”、“荆轲刺秦王”等,已入学生教材,家喻户晓、耳熟能详。鲁迅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对《史记》的恰当评价。司马迁创立“列传”一体,成为后来各类以写人物为中心的“传状”之祖。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的《汉书》,则开创了纪传体的断代史。它虽是受诏而作的官书,但不少传记也写得十分成功。其中又以为儒学之士与公卿所写的传记为出色,如《苏武传》、《霍光传》等。尤其是《苏武传》,可谓作者倾力为之的力作,慷慨悲歌,千载下犹有生气。此后,那“牧羊”的苏武,其英名、形象就反复出现在历代文学戏曲作品之中。

回顾魏晋时期,需要特别提起的是,文学家写传记虽比较少见,但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可谓两特例。曹文述“志”,实是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议论文;而阮文以“传”名篇,又实为讽刺“挥中之虱”。这种以自我形象为中心的“传”体形式,以议论、讽刺见长的传记写法,是文学走向自觉的表现,也是传记走向开放、开拓的开始。紧随阮籍之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即仿效作《五柳先生传》,该传也是传记文学史上的名作。

唐以诗名,文亦胜。从唐代开始,传记文学则独立于国吏之外而获得广泛的发展,文学家写人物传记的逐渐增多。不但作者不再局限于史官,立传对象也不限于死者,范围大为扩展:以文传人可择要记叙人的一生,也可记其某一二可资取法的部分,而略去其他。隋末唐初诗人王绩作《五斗先生传》,即承阮籍、陶渊明之流风。至中唐,散文创作走上健康的自由发展轨迹,传记文学也随之繁荣。韩愈和柳宗元是散文大家,突出贡献是直接把描写对象关注到社会底层人物。此外,李商隐的《李贺小传》倾情“鬼才”,也是文情并茂的动人篇什。宋以词名,随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兴起,传记文学亦有较大的发展。至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突破一般书序以记叙书籍编撰过程为主的写法,以夫妇所收藏的金石书画的聚散为线索,详细地记述了在金兵进犯、宋室南渡前后家庭由幸福美满至颠沛流离的坎坷经历,不啻为一篇记事详赅的传记,笔端毓秀,情辞恳切,堪称至性至情之文。

有清一代,散文与时繁富,传记文学亦蔚为大观,并与时代、家国联系得更为紧密。清初作家钱谦益与徐霞客生当同时,颇多交往,所作《徐霞客传》全面描述了霞客的一生,并高度评价了其游记的学术价值。继东林而起的复社领导者之一的黄宗羲的《柳敬亭传》,所记虽是一代艺人说书之经历,但“亡国之恨顿生”言中。明末复社成员、“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其文宗法韩、欧,所作《李姬传》写秦淮名妓香君,后孔尚任据此作《桃花扇》,将她塑造为剧中女主角。以散文名世的失意文人邵长蘅,尤以传奇性传记见长,其《阎典史传》歌颂抗击清兵的英雄殉难事迹。康、乾年间,以其文章和文论被称为桐城派创始人的方苞,作《左忠毅公逸事》,写左光斗举拔贤才和为国荐贤的两件事,突出了他的爱国精神。桐城派文章谨约、雅洁的特色,在这篇传文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本书精心编选了自汉至清的传记文学二十四篇。选文的原则是历史性、文学性与欣赏性的统一,并兼顾作品风格的多样性。传主涉及历史长河中不同阶层、不同地位、不同职业、不同命运的各类人物,但无论其高低、贵贱,大多数乃是民族的精英或脊梁。传文作者亦多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或文人雅士。总之是传写名人,名人作传,合而为之即为名人作名人传。在编著中,除所选传记原文外,附有作者简介、注释和赏析。注释以利阅读,赏析旨在导读。笔者认为,阅读这些传记,既是在读历史、读人物,也是在读文学、读精神。传记中所记录的历史风云,所描写的人物风范,所传递的作者情感,所表现的文学品质,必将给读者以教育启发。编著中如有不当,敬请方家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千古传记/中华千古诗文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厚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26871
开本 32开
页数 1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2
丛书名
印张 4.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03
129
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7: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