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大量新鲜的或经典的案例夹叙夹议,增强可读性、选择性和启发性,同时有助于教师备课、授课时增加灵活性。适合于公关、广告、营销、传播、财经、管理等专业的大中专学生,更适合于这些专业的从业人员,更适合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自学。
图书 | 公关心理学教程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大量新鲜的或经典的案例夹叙夹议,增强可读性、选择性和启发性,同时有助于教师备课、授课时增加灵活性。适合于公关、广告、营销、传播、财经、管理等专业的大中专学生,更适合于这些专业的从业人员,更适合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自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认识公关心理学/1 第一节 公关心理学的概念和特征/3 第二节 公关心理学形成的条件和基础/16 第三节 公关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1 复习思考题/24 第二章 公众心理概述/27 第一节 认识公众心理的意义/29 第二节 公众的类别和公众心理/35 第三节 克服认知公众心理的障碍/43 复习思考题/53 第三章 公众的心理倾向/55 第一节 公众的兴趣心理/56 第二节 公众的需要心理/62 第三节 公众的价值观倾向/71 第四节 公众的角色心理倾向/77 复习思考题/86 第四章 公众的心理定势/87 第一节 心理定势概述/88 第二节 微观心理定势/92 第三节 宏观心理定势/97 第四节 流行心理定势/103 复习思考题/111 第五章 公众代表的个体心理/113 第一节 公众代表和公众群体的关系/115 第二节 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122 第三节 公众的自我倾向/130 第四节 对公众代表心理的认知/137 复习思考题/145 第六章 组织与公众的沟通/147 第一节 用沟通对称信息/148 第二节 用沟通增进感情/154 第三节 用沟通化解矛盾/161 第四节 用沟通激发动力/168 复习思考题/174 第七章 组织对公众的影响/175 第一节 目标明确的劝导方法/176 第二节 旁敲侧击的暗示方法/186 第三节 触动心灵的感染方法/194 第四节 循循善诱的诱引方法/200 复习思考题/207 第八章 组织的社会形象/209 第一节 组织形象概述/210 第二节 塑造组织形象的意义/22l 第三节 塑造组织形象的作用机制/226 复习思考题/239 第九章 组织的心理氛围/24l 第一节 组织心理氛围概述/243 第二节 组织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50 第三节 组织成员的积校性和创造力/258 复习思考题/265 第十章 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267 第一节 公关职业发展的新要求/268 第二节 公关人员的职业心理素质要求/272 第三节 加强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282 复习思考题/291 主要参考文献/293 后记/29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公关心理学教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81178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4 |
出版时间 | 2004-08-01 |
首版时间 | 2004-08-01 |
印刷时间 | 200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12.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6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9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