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实用CT血管成像技术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多层螺旋CT的成像基础、人体各部位CT血管成像的解剖基础、CT血管成像检查技术、CT血管成像碘对比剂使用、CT血管成像图像后处理技术、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及成像技术方法优选、CT血管成像临床应用质量评价和临床价值评价以及能谱CT血管成像新技术简介等,各部分内容介绍从临床实际出发、紧密结合临床应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图文并茂。 作者简介 李真林,男,1966年10月生于四川邛崃。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影像技术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放射医学质控中心副主任;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很好专家;四川省卫计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实用放射学》《临床放射学》等杂志编委;《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通讯编委;《中华放射学》《华西医学》等杂志审稿专家。 从事教学工作至今30年。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CT、MRI成像技术及分子影像学。研究成果在European Radiology(IF:4.338)、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IF:7.022)、PLoS One(IF:3.534)、Radiology(IF:6.069)、Clinical Radiology(IF:1.663)、J Vasc Access(IF:1.017)等期刊发表SCI论文多篇;其中作者与共同作者论文8篇,平均每篇影响因子在3.5以上。研究结果在优选分子影像高峰论坛(3rd Multimodality Cardiovascular MolecularImaging Symposium,NIH,USA,2012)、欧洲放射学会(ECR 2008)及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年会(17th~22th CSIT)上作了大会发言交流或展板交流。主编教材2部,参编十余部。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已结题3项。科研团队研究成果“心血管疾病影像学的分子基础及临床应用”于2013年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CT低剂量技术研究于2013年获全国CT低剂量图像大赛一等奖。 目录 章多层螺旋CT成像基础 节CT设备的发展历程 一、非螺旋CT 二、螺旋CT 三、CT的最新进展及发展方向 第二节多层螺旋设备的基本结构与成像原理 一、多层螺旋CT设备的基本结构 二、CT成像的基本原理与图像重建方法 第三节多层螺旋CT的基本概念 一、像素和体素 二、矩阵 三、CT值 四、窗宽和窗位 五、分辨力 六、部分容积效应 七、重建和重组 八、增强扫描和团注 九、伪影 第四节多层螺旋CT的常规扫描参数 一、管电压、管电流和旋转时间 二、准直器宽度和准直层厚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实用CT血管成像技术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雷子乔,李真林,牛延涛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30144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36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524000 |
| 出版时间 | 2020-08-01 |
| 首版时间 | 2020-08-01 |
| 印刷时间 | 2020-08-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R816.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