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历史学基础(中国史大纲解析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范无聊历史学考研系列 |
内容 | 内容推荐 双色印刷重点突出。体例有特色的,力争贴近考生。为考生服好务。 目录 目 录 总 序 / 1 前 言 / 1 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概述 / 3 气候变迁 / 5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 6 元明清时期的边疆政策和变迁 / 8 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区划变迁 / 10 丝绸之路变迁 / 11 黄河河道的变迁 / 12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 史前时代 / 17 一、旧石器时代的人类 / 18 二、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 / 19 三、古史传说时代 / 21 四、相关理论与学说 / 24 第一章习题演练 / 26 第二章 夏商西周 / 28 一、夏朝与夏文化的探索 / 29 二、商朝的建立与发展 / 30 三、西周的建立与发展 / 36 第二章习题演练 / 45 第三章 春秋战国 / 48 一、春秋时期的政治演变 / 49 二、战国时期的政治演变 / 53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改革 / 55 四、战国时期新型国家体制的出现 / 58 五、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 / 59 六、相关学说与理论 / 63 第三章习题演练 / 65 第四章 秦汉时期 / 68 一、秦朝统一及其历史影响 / 70 二、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 76 三、汉武帝时期 / 81 四、西汉后期 / 85 五、东汉前期的政治 / 89 六、东汉中后期政治 / 93 七、两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 96 八、秦汉社会结构 / 100 九、秦汉民族关系 / 101 十、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 104 第四章习题演练 / 108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 / 114 一、总论 / 116 二、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 121 三、西晋的建立与天下一统 / 127 四、东晋时期 / 132 五、南朝时期 / 136 六、十六国政局 / 138 七、北魏的兴衰 / 139 八、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 / 144 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 / 147 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 / 153 第五章习题演练 / 162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 / 167 一、隋代政治 / 169 二、唐王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 174 三、高武时期 / 180 四、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 / 182 五、唐中后期的变迁 / 185 六、唐朝灭亡 / 191 七、五代十国的纷争 / 192 八、隋唐时期的经济 / 194 九、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 / 198 十、隋唐时代的民族关系 / 209 十一、隋唐的对外关系 / 213 第六章习题演练 / 216 第七章 宋、辽、西夏、金、元 / 222 一、宋代的政治军事 / 224 二、辽、夏、金的军政制度及对宋关系 / 235 三、两宋的社会经济 / 243 四、宋代的文化和科技 / 247 五、元代的政治军事 / 257 六、元代的社会经济 / 260 七、元代的文化艺术 / 263 第七章习题演练 / 272 第八章 明清时期 / 279 一、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 281 二、明中期的政治、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 / 286 三、晚明政治与明末农民战争 / 294 四、明清鼎革与清初的社会矛盾 / 297 五、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 302 六、康乾盛世及其社会问题 / 304 七、明清国家制度 / 307 八、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 / 316 九、明清对外关系与贸易 / 319 十、明清思想、文化和科技 / 323 第八章习题演练 / 330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章 列强的对华侵略 / 339 一、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与世界 / 340 二、列强历次侵华战争 / 344 三、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 / 353 四、边疆危机和朝贡体系的崩解 / 356 五、列强划分势力范围 / 361 第一章习题演练 / 364 第二章 清朝统治的衰落 / 369 一、太平天国时期的农民战争 / 370 二、太平天国的政权和制度 / 377 三、湘淮军与地方势力的崛起 / 380 四、清廷政局 / 383 五、义和团运动 / 385 第二章习题演练 / 388 第三章 近代化的启动 / 390 一、“开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思潮的变化 / 391 二、早期维新思潮 / 393 三、洋务运动 / 394 四、商办企业 / 400 五、戊戌维新运动 / 405 第三章习题演练 / 411 第四章 清末改革与社会变迁 / 416 一、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 417 二、科举制的废除与晚清教育改革 / 426 三、八旗绿营的衰落与新军的编练 / 429 四、会党与民变 / 432 第四章习题演练 / 436 第五章 辛亥革命 / 439 一、西学传播与革命思潮兴起 / 440 二、同盟会的建立 / 442 三、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 444 四、革命党人的反清起义 / 447 五、中华民国的建立 / 450 第五章习题演练 / 452 第六章 民初政局 / 454 一、民初政党与议会 / 455 二、二次革命、护国战争 / 457 三、南北对峙与军阀混战 / 462 第六章习题演练 / 468 第七章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 / 470 一、民初经济的发展 / 471 二、新文化运动 / 474 三、五四运动 / 478 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488 五、中国国民党改组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 492 六、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 / 495 第七章习题演练 / 502 第八章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与 序言 针对一些理论难点和难于记忆的知识点,本书设置了 “ 专家批注”栏目,用作者数十年从事思政课程教学的经 验,为大家传道、授业、解惑。批注内容简短明了,或者一 个词,或者一句话,或者三言两语,均切中肯綮,或许会令 困惑烟消云散,使考生茅塞顿开。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 和需要,适当参照批注,努力追求简捷、快速的学习方式和 效果。 “核心必背知识点”这个性质决定了,本书是重要知 识点的凝聚,不是书本知识的步步推演。为了兼顾系统性, 每一章的开端设置了“ 内容摘要”栏目,从考生的角度梳 理本章的备考知识体系轮廓,进行独具特色的深度凝练,为 学习本章做具体导引。也方便考生找准该知识点在该章知识 体系中的定位。 恩格斯说过,“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 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为了帮助考生总结经验教训, 本书设置“ 易错提醒”栏目,引导考生努力避免重复犯错 误。既避免重犯自己犯过的错误,也避免重犯前人和别人犯 过的错误,争取因此而更胜一筹。 本书妥善处理了与考研基本依托教材的关系。一是简 于教材,力求精练,提高效率。 “ 精编考点”栏目,在不伤筋动骨的前提下,做了最 大限度的压缩,让考生在中后段复习的时候,不费周折,直 指要害,窥一斑而见全豹。二是高于教材,对教材的精华进 行识别、提纯、有机重构,使考生对知识点在另辟蹊径中实 现再强化和重点强化。三是活于教材,在必要的难点处,随 时点拨,引导考生科学有效地复习。 希望也相信本书能够帮助广大考生捷足先登! 导语 编辑推荐 《中国史大纲解析》是一本立足于考研应试的通史性辅导书,它既是对教育部发布的《考试大纲》的深度解析,也是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概括提炼。它不是一个个名词解释的简单叠加与单薄呈现,而是以一条条贯穿前后的知识线做骨架,每条线下包含具体的知识点,是有条理、有体系、学术化的通史性辅导书,既梳理各种线索,又勾勒考试重点。备考初期,它可以帮助考生概括教材内容;冲刺阶段,它是教材的精简版和浓缩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历史学基础(中国史大纲解析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范无聊历史学考研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范无聊//王一鑫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914390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71 |
出版时间 | 2023-01-01 |
首版时间 | 2023-01-01 |
印刷时间 | 202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本科及以上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886 |
CIP核字 | 2023008547 |
中图分类号 | K0 |
丛书名 | |
印张 | 3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