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之懿编著的《栖居之重(全球背景下的上海近现代住宅设计)》属于一个长线研究计划的分题。本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上海近现代住宅建筑。上海住宅虽然没有公共建筑那样闪耀,但是因为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关联紧密,其空间特征最直接的见证了他们对于现代生活的理解,可以找寻和反映的内涵反而比公共建筑更为丰富细腻。本书受众群包括建筑、规划等相关专业从业者及师生,还包括对城市文化、城市历史有兴趣的人群。
图书 | 栖居之重(全球背景下的上海近现代住宅设计)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杨之懿编著的《栖居之重(全球背景下的上海近现代住宅设计)》属于一个长线研究计划的分题。本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上海近现代住宅建筑。上海住宅虽然没有公共建筑那样闪耀,但是因为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关联紧密,其空间特征最直接的见证了他们对于现代生活的理解,可以找寻和反映的内涵反而比公共建筑更为丰富细腻。本书受众群包括建筑、规划等相关专业从业者及师生,还包括对城市文化、城市历史有兴趣的人群。 目录 第一章 回溯——上海的里弄、公寓和新村 仪式+世俗——20世纪50至80年代工人新村与上海街道景观 “新”城市边缘——上海大型居住区溯源与转型思考 空间流变——里弄建筑与柯布西耶的联立式住宅 小众实践与发展——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与黄金时期上海的公寓案例 集体、集合及复杂化——苏联、柯布西耶的探索与1949年后上海的公房大楼 镜之日本——上海与日本近代建筑发展比较 第二章 重绘——上海经典住宅案例与国际建筑师户型设计 平面/轴测——22例上海近现代住宅设计重绘 120!90!60!——12位国际建筑师公寓户型类比 第三章 测试——硷共住宅区形式的意向性测试 lO个场地测试 基地现状 行列式 周边式 围合式 点式 低层高密度 附录 附录一 上海近现代住宅案例访谈录节选 附录二 上海住宅大事记1950~198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栖居之重(全球背景下的上海近现代住宅设计)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之懿//蜗牛工作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85670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5 |
出版时间 | 2015-03-01 |
首版时间 | 2015-03-01 |
印刷时间 | 2015-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2 |
CIP核字 | 2014244427 |
中图分类号 | TU241 |
丛书名 | |
印张 | 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9 |
宽 | 142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