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民庆、王兴华、刘华东编写的《张璐医学全书》收录了清代名医张璐的医学著作《张氏医通》《本经逢原》《伤寒缵论》《伤寒绪论》《伤寒兼证析义》《伤寒舌鉴》和《诊宗三昧》等七种。其中前四种为张璐本人撰著,后三种为其子整理编写,但后三种也是其学术思想的反映,历来都被收入《张氏医书七种》之中,故并存之。《全书》是张璐一生医学经验之总汇,具有较高的理论及临床研究价值。本次整理以清思德堂藏本为底本,以1925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精校)本为主校本,并以清光绪严式诲刻本等为参校本,改竖排为横排,同时加用新式标点。
| 图书 | 张璐医学全书(精)/明清名医全书大成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民庆、王兴华、刘华东编写的《张璐医学全书》收录了清代名医张璐的医学著作《张氏医通》《本经逢原》《伤寒缵论》《伤寒绪论》《伤寒兼证析义》《伤寒舌鉴》和《诊宗三昧》等七种。其中前四种为张璐本人撰著,后三种为其子整理编写,但后三种也是其学术思想的反映,历来都被收入《张氏医书七种》之中,故并存之。《全书》是张璐一生医学经验之总汇,具有较高的理论及临床研究价值。本次整理以清思德堂藏本为底本,以1925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精校)本为主校本,并以清光绪严式诲刻本等为参校本,改竖排为横排,同时加用新式标点。 内容推荐 张璐,字路玉,号石顽老人,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1617年,卒于1699年,享年83岁。 张璐是清朝初期的著名医家,他能“博采众长,贯以己意”,注释《伤寒论》原文,补充诊脉、察色、辨舌等内容,论述各种疾病的辨证施治和方药应用,以内科为主,兼及外科、皮肤科、五官科、妇科、儿科等。由于他是一位有60多年临床经验的医学大家,而且才学兼备,所以能以理论联系实际,广搜博览,由博返约,做到“千古明贤至论,统叙一堂;八方风气之疾,汇通一脉”,成就卓著。张民庆、王兴华、刘华东编写的《张璐医学全书》汇集其主要著作《张氏医通》十六卷、《本经逢原》四卷、《伤寒缵论》二卷、《伤寒绪论》二卷、《伤寒舌鉴》一卷、《伤寒兼证析义》一卷和《诊宗三昧》一卷。全书之后还附有“张璐医学学术思想研究”论文一篇,全面介绍了张璐的生平、学术思想以及临床诊治经验等,对后人学习和研究张氏著作有很大启发。 本书可作为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之参考,适合于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生、教师、科研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学生阅读。 目录 张氏医通 伤寒缵论 伤寒绪论 本经逢原 诊宗三昧 伤寒舌鉴 伤寒兼证析义 张璐医学学术思想研究 附:张璐医学研究论文题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张璐医学全书(精)/明清名医全书大成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张民庆//王兴华//刘华东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22329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065 |
| 版次 | 2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552 |
| 出版时间 | 2015-03-01 |
| 首版时间 | 2015-03-01 |
| 印刷时间 | 2015-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714 |
| CIP核字 | 2015020656 |
| 中图分类号 | R2-5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65 |
| 宽 | 195 |
| 高 | 4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