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慢慢慢慢慢慢走--南京新金陵48景亲子游
内容
编辑推荐

郑晶心和吴大奇写文、吴大江摄影的这本《慢慢慢慢慢慢走--南京新金陵48景亲子游》以家庭为单位,写尽了南京城最具有代表性的风景。该书兼具了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底蕴、风土人情、旅行实用常识、亲子心灵成长等诸多元素。手握此书,如同走进一个口碑极好的家庭旅馆,它不但能给你提供休憩、指引,还可以让你感受到清晰的家庭价值观:一家人,一起行走,并在这个过程里表达爱、感受爱,让生活的每一个间隙,都被幸福充盈。

内容推荐

郑晶心和吴大奇写文、吴大江摄影的《慢慢慢慢慢慢走--南京新金陵48景亲子游》是一本一家三口玩出来的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怎么走才可以真正滋养到孩子?出国?有多远走多远?越远越好?这本书告诉你,他们的脚舍远求近,他们的目光投向世界,却从家门口出发,一步一步丈量家乡!

他们的家乡就是——南京。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南京山、水、城、林交融一体,气度恢弘,得天独厚,蔚为壮观,有太多的景可以去看,有太多的故事可以去读,但本书的作者一家三口却聪明地选择了一条线路“新金陵48景”去看,去读。

金陵48景的说法起自明朝万历年间,经过几代人的完善,逐渐遴选出南京市有名的景致。新时期的金陵48景涵盖了南京的历史人文景观、城市地标、公园、建筑、城建成果、乡村游、生态游、地质景观和工业景观等。

他们慢慢走,慢慢看,慢慢读,慢慢体会,在慢慢走的节奏里越发了解这个城市,懂它,更爱它。这本书的父母作者希望孩子可以先成为一个丰富而真实的家乡人,而后再成为一个遥远而辽阔的世界人!

目录

叶开:立即出发,寻访属于自己的城市

韩浩月:带这本书读懂南京

吴聪灵:依循内在的节奏,你自然完美

自序:慢慢走,带孩子发现自己

重新认识一座城

 我们的装备

南大北大楼、鼓楼和大钟亭、颐和路民国公馆区

 子篇:过去,南京城的人们都靠听鼓楼的鼓声来了解时辰

 母篇:我的欠缺,或许是另一种圆满

鸡鸣寺、明故宫

 子篇:老百姓奉天命买年货

 母篇:旅途中别样风景

莫愁湖

 子篇:起点就是终点

 母篇:光阴的小故事

总统府、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

 子篇:当总统也蛮辛苦的

 母篇:掀起历史的一角给孩子看

郑和宝船遗址公园、静海寺和天妃宫

 子篇:“郑和鱼”不能钓,也不能吃

 母篇:爸爸妈妈不一样,才对孩子有帮助

甘熙故居

 子篇:拴孩石,过去的小孩真可怜

 母篇:放鹅长大的孩子

夫子庙和瞻园

 子篇:以前出大人才的地方现在变普通了

 母篇:如果夫子庙的商铺都变成书店

朝天宫

 子篇:孔子的老师是谁

 母篇:当我们读历史时,我们在读什么

南京云锦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子篇:仙鹤街的故事

 母篇:由黑暗童话说起

明孝陵

 子篇:我喜欢南京原来叫上元

 母篇:为未来忙,别把现在忙丢了

中山陵

 子篇:中山陵下雪奇遇记

 母篇:你是谁创造的苏菲

幕燕滨江风光带、栖霞山和栖霞寺

 子篇:当我心有老虎

 母篇:真正的勇敢,是带着害怕前行

珍珠泉、浦口火车站

 子篇:在珍珠泉遇到烟波

 母篇:不懂的字,不用

老山森林公园、冶山国家矿山公园

 子篇:仙人为什么要住在脏兮兮的“仙人洞”里

 母篇:每次只画一幅画

六合石柱林

 子篇:看石头怎样形成森林

 母篇:当文学style老妈遇上科学style儿子

高淳国际慢城、高淳老街

 子篇:请等我一二三四五六七……十下

 母篇:慢城有什么好玩的

紫金山天文台、明城墙遗址

 子篇:去看一本天书

 母篇:感受比知识更重要(附行程表1)

阳山碑材

 子篇:你有办法把“阳山碑材”立起来吗

 母篇:旅行,就是陪孩子慢慢走

胭脂河和天生桥

 子篇:天生桥是天生的

 母篇:如果没有感受过家乡,怎么去感受世界

长江大桥

 子篇:和爷爷们一起徒步过大桥

 母篇:用脚感触大桥生命的脉搏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子篇:把我们的天空初始化一下

 母篇:他就在爱中

南唐二陵、牛首山

 子篇:在南唐二陵里荡秋千

 母篇:给孩子“空”

紫峰大厦

 子篇:可以在紫峰吃大餐,别想在紫峰买房

 母篇:嗨,妈妈,你不是公主了呀

南京博物院

 子篇:修建后的博物院我最喜欢数字馆

 母篇:又一个寒假,又一次寻访“新金陵48景”之旅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

 子篇:在雨花台烈士陵园里“滚草”

 母篇:珍惜和平,感恩生活

汤山古猿人洞、南朝石刻

 子篇:65万年后,我会拥有多少子女

 母篇:不怕犯错

南京火车站、金陵刻经处、方山

 子篇:去南京火车站看春运

 在金陵刻经处看古老的雕版印刷

 我爸爸飞过方山的天空,我在方山“滚草”

 母篇:我无法为儿子代笔

南京晨光1865创意园

 子篇:在1865创意园看“先生回来”展

 母篇:孩子,把我的童年赠送给你

清凉山和石头城

 子篇:在清凉山放生小刺猬,在石头城公园做实验

 母篇:每个人都从家乡而来

阅江楼

 子篇:我的阅江楼记

 母篇:每个人都有唱歌的季节

汤山颐尚温泉

 子篇:告诉你,温泉水不好喝

 母篇:黄色的月亮下我没有什么事好悲伤(附行程表2)

“48景”之外又一景:江宁织造博物馆

 子篇Ⅰ:江宁织造府,曹雪芹的家

 子篇Ⅱ:在江宁织造府拍微电影

 母篇:孩子,你的家乡,有一部《红楼梦》

南京还可以怎么玩?

徒步之旅:玄武湖、紫金山、明孝陵

 子篇:为给妈妈买苹果手机去徒步

 母篇:一个7岁小男孩的一段徒步历程

骑行之旅:从南京到六合,再从六合到南京

 子篇:骑来骑去,我很开心

 母篇:一家三口,并肩骑行在时光里

南京中山体育公园露营记

 子篇:第一次露营运气太好了

 母篇:“形散神也散”写游记

南京赤山飞伞记

 子篇:我起飞的时候,正好碰上大风

 母篇:你不能这样“等风来”

我的童年,有一场青奥会

 子篇:假如我是一名青奥志愿者

 母篇:多玩才能多知

 子篇:金牛湖帆船基地建起来了

 母篇:带孩子看体育精神,书写自己的“奥林匹克”史

行走路上怎么吃喝拉撒?

 “垃圾食品”也可以吃一点

 这不是洁癖

我的南京,我的家

 孩子小作文中的南京

南京真好(版本Ⅰ+版本Ⅱ

 孩子小作文中的我们一家

版本Ⅰ:我是谁

版本Ⅱ:我的自画像

我的妈妈(版本Ⅰ+版本Ⅱ)

我的爸爸

我家的故事

成长的烦恼

一年级:小子,你真有劲

二年级:鸡蛋从里面打破,是生命

三年级:人生的“矿物学”

 给我的孩子,给中国的小学生

坐上国王宝座,你比想象的更好

后记 亲爱的小孩,有了你,我才开始长大

试读章节

在此之前,我就是一个放鹅小姑娘,整天拿着一杆长竹竿,撵着一群鹅在田野上混。

我从不觉得我放鹅有多苦,我甚至感激命运让我的童年有这样一段时光。

那时候,可能农家的孩子只要不上学,总要为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的,我是一个小姑娘,个子小,但人机灵,也乖巧,于是,每到春季,奶奶就捉一二十只鹅幼苗回来,在家中饲养到可以到田野上吃青草了,就把放鹅的任务交给了我。

大概六七岁时,我就开始干放鹅的营生了吧。我自己没有太多的记忆,倒是家人,提起我放鹅,总会津津乐道地谈起一件事。

也不知那年我几岁,村里有位年过八十的老奶奶去世,算是喜丧,他家搭帐篷,请吹鼓手,摆酒席,热闹得很。村里很多人都去了,一方面是去看热闹,一方面也是去吃酒。据说,我一直坐在村前的田边看着一群小鹅,哪儿也不去。这时邻居家的婶婶来田头给菜浇水,看见我憨憨地坐在那儿放小鹅,就说:“你怎么不去姑奶奶家看热闹,她家今天有吹吹,吹得好听着呢。”据婶婶说的,正是我当时回答的这句话,令她把这件事说了很多年。我说:“我在这儿也能听到啊,不用跑到她家里去。我要看小鹅呢。”

在婶婶们看来,能说这样话的孩子太能干了,太有责任心了,况且我不仅说到了,还做到了。这跟村里其他的小孩比起来,我简直太懂事了,当时村里没有一个小孩不跑去看热闹的。

我相信,婶婶对我说这话产生的惊喜,其实来自于比较。如果不跟其他孩子比较,我这样做,这样说,在我看来,顶多就是一种性格使然。相较于热闹的人群,热闹的事,我更喜欢待在恬静的大自然中。

正如,我自己对于放鹅生活的记忆,全是跟自然有关的。

现在看来,我都觉得我那段放鹅生活简直是一段神仙时光。我每天找到一块空旷开阔的田野,把小鹅们赶到那里之后,就把自己放倒,躺到草地上呼呼大睡。比起今天的孩子,我那时候每天不知要比他们多睡多少觉。

我睡在草地上,睡在麦地里,睡在油菜地里;睡在田埂上,睡在地垄间,睡在枯水沟里;睡在风吹过的地方,太阳晒过的地方,花香熏过的地方。我睡得酣畅淋漓,元气十足。  睡醒了,我也不起来,就仰面躺着,眼睛看着天,看着天空中悠然飘来飘去的云。我的童年没有书本进行阅读活动,但我却觉得当时的我进行了世间最美的阅读:我看着那些云变化来变化去,一会儿猪,一会儿狗,一会儿山,一会儿屋,形状各异,变幻多端。我记得后来我们的课本中有一篇是讲火烧云的,我学得开心极了,课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是我的亲眼所见,甚至我的所见比课文中讲到的还要多。

我的眼睛在看,头脑里同时还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想象活动。至今,我自认是个想象力丰富的人,大概就是那样锻炼下来的。

我幻想天的尽头,那些堆积在一起的云朵就是一座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很多神仙和仙女。他们在城堡里快乐地唱歌、跳舞,每天都开心不已。

我幻想蓝蓝的天空下,那些疏朗有致的云朵会自动排出很多字来,我还不识字,正好可以先认认天上的这些“云朵字”。后来当我工作后,知道真的有“云朵字”这种特效字体,我就相信这种字体的创作者小时候一定也跟我一样看过很多云。

前两天在微博上,有一个牧师说他们在为很多人集体做洗礼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一个云朵组成的“王”字,并且有照片为证。他充满感恩,评论中有人感恩,也有人觉得人太会欺骗自己了,可是对于我来说,看着那张照片觉得很开心,因为这就是我小时候的梦想。我觉得即使照片是P的,人类只要还有这样的想象力,人类的存在之于地球,才是可爱的,才是可延续的。

因为放鹅,我白天基本都在户外度过。睡觉,看云,是我的两大基本运动。我的第三项运动就是跟鹅玩对眼游戏。

俗语中有呆头鹅的说法,但在我看来,鹅真的一点儿也不呆,它们只是大智若愚罢了,并且还很天真可爱。

话说,我睡觉时,一点儿也不担心鹅会跑掉,因为鹅跟我已经很熟了,我睡觉时,它们吃饱喝足,就围着我四散蹲着,把嘴插进翅膀中,也呼呼大睡,用我们的家乡话就叫“蹲摊”。

P31-32

序言

带这本书读懂南京

韩浩月

和南京有过两次交集,一次只能算路过,另一次也只是在她的几条街道上走了走,对于南京未必比别人了解更多,但我清晰地记得第二次走在南京夜晚的街上,心头萦绕的一句话:南京的风和别的城市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后来读到这本《慢慢慢慢慢慢走》,又不禁想起曾经有过的感受,当然也多了一些新的想法——如果当时有这本书在手该有多好,那样的话,或会知道南京的哪些地方必须要去看一下,在看的时候,或会更能体会南京人对这座城市的真情实感。有过旅行经历的人都会知道,一名过客心里产生主人的情绪,是带有许多微妙的亲切感的。

这本书有三位作者,一位爸爸,一位妈妈,一个儿子,他们呈现出来的这本书,带有强烈的新鲜感。写城市,学者有学者的写法,作家有作家的写法,游客有游客的写法,以家庭为单位,来写尽一个城市最具有代表性的风景,这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在阅读时,也有了观察南京的不同方位,也时常被作者带入到他们描述的情境中去。

从出版的角度来看,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选题:它兼具了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底蕴、风土人情、旅行实用常识、亲子心灵成长等诸多元素,而且这些元素如此融洽地结合在一起,没有任何的刻意。手握这本书,如同走进一个口碑极好的家庭旅馆,它不但给你提供休憩、指引,还可以让你感受到清晰的家庭价值观:一家人,一起行走,并在这个过程里表达爱、感受爱,让生活的每一个间隙,都被幸福充盈。

记得在南京的那个夜晚,乘坐着公交车,听着南京话,吹着南京的风,在南京一个静谧的角落里,体会着这个城市的呼吸。南京在我当时的印象里,走出了历史的哀伤与凄美,剩下更多的是宽厚与包容,她的历史厚度决定了她的城市品格,因此我能理解这个城市的一些作家,愿意永远生活在这儿,一个有温度的有生活的有文化的城市,具有永不消逝的魅力。

作为妈妈作者,郑晶心在打算为南京48景写作本书的时候,也发现了自己在汪洋资料前的渺小,根据这些丰富的信息,每一景花费一部书的篇幅都不见得能写完,于是,她很聪慧地选择了每一篇文字的内容比例,让自己的家庭生活场景介入历史与文化,是很好的处理方式。这本书让我想起来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一路走来一路读》,林达同样是以这个方式吸引读者的。

《慢慢慢慢慢慢走》这本书的文字内容是原生态的,儿子的文字很生活化,没有这个年龄段孩子常见的作文味,母亲的文字虽照顾良多,但也简单易读,这样一本轻松的城市指南,同样适合一家三口来南京的家庭,如果有机会,可以拜会一下该书作者,相信他们会让你感受到南京人的热情。

后记

亲爱的小孩,有了你,我才开始长大

郑晶心

孩子,怀上你,我还不知这是上天给我的最大恩典。生你前的三十年,我模模糊糊追求自己的梦想,模模糊糊追求自己的爱情,对人对事并无清晰且坚定的认识,常常觉得这也对那也可或者这也不对那也不可,所以常常纠结,常常晕菜,常常盼望有一个人会出现在我的面前,他不必像紫霞仙子许愿的那样,驾着五彩云朵而来,他可以平平常常地徒步而来,只要他告诉我,该读哪些书,该怎么写作,该怎么判断一个人的好坏,该怎么听一句话的弦外之音,该怎么判定一件事值不值得,该怎么把人生的路走下去。

可是我谁也没等到!今天来看,我所等的,所期盼的那样一个人竟然是你!随着你的降生,随着你的一天天长大,世界在我面前变得清晰起来,我也从云端降落到地面,从一片羽毛变成一只楔子,一天天更紧密地钉入到这个世界。我也终于明白,没有人可以做我的导师,除了我自己。我心是我师,我脚是我师,让我的脚跟随我的心,那就是我的路。

推着婴儿车带着你打防疫针的画面至今那样鲜明地保存于我的脑海。我是那样一个怕打针的人,那个发誓一辈子也不要一个人走进医院的人,却独自带你去打了针,我跟你说,宝宝,可能会有些痛,但忍一下就过去了。而后我把头扭到一边,把着你的小胳膊动也不动。等医生说好了,我才回过头,这才发现,你一直看着医生忙碌,看着她将尖利的针刺进你娇嫩的肌肉,你小小哼了一下,而后我就听见医生说好了。我才惊讶地发现,在我这里原本惊天动地的事情,在你这里竟如此轻描淡写。记得当年,当打防疫针的医生一走进我们小学生教室,原本坐在第一排的我立即跑到最后一排,从医生给第一个同学打针开始我就哭,直哭到最后一个,眼看快到我了,再不跑就要被针扎了,我什么也不顾地从教室里逃掉了,一直逃回家,躲到家中的床底下。当天晚上,家人没有看到我如常放学回家,到处找,最后在家中的床底下找到我,而我已经在床底下睡着了。今天回忆起来,我都还能感受到当年眼睛哭到肿胀得几乎睁不开的感觉!我曾经以为,有些地方比如医院,有些人比如医生,我一辈子不会走进,一辈子不会接触,可是因为你,我的小孩,我走进了那样的地方,接触了那里的人。有时觉得那一幕幕场景一幅幅画面,就像是梦!其实,至今我仍有还在梦中的感觉,可这场大梦是清晰的,我看得清谁是主角,谁是配角,谁是跑龙套的;我了然剧情的走向,我轻松把握节奏,有时顺水而流,跟着剧情走,有时做个小小停留,在梦中小小留一片白。我在梦中,又在梦外,世界清晰如刻,不再像过去那样,我与梦之间,隔着一片毛玻璃。

小孩,因为你,复苏了我的童年记忆!多少愉快和不愉快被唤醒,愉快的得到感恩,痛苦的得到疗愈。亲爱的小孩,全是你带来的恩赐!感谢有你,说21遍!

亲爱的小孩,你照见我的不安,沉着;任性,随和;脆弱,坚强;不切实际,斤斤计较;浪漫,古板;天真,世故;不通人情,善解人意;直接,委婉;无情,多情;温柔,冷酷;灵动,笨拙;直觉丰富,自作多情;大大咧咧,小肚鸡肠;乐观,悲观;快乐,忧伤;甘于牺牲,不肯委屈;爱朋友,烦朋友;孝顺父母,叛逆自私;努力工作,常常偷懒;热情澎湃,心灰意冷;自诩爱写作,多天不动笔……

亲爱的小孩,有你,我才看见我自己。原来我是这样的一个人,多么平凡,多么卑微,可是有你,又是那样有光有彩,熠熠生辉!

亲爱的小孩,有你,我才看见生命的美,世界的美,生活的美,喜悦的美,痛苦的美,爱的美。

亲爱的小孩,有了你,我才开始长大!

书评(媒体评论)

现在的孩子都在家长老师的鞭策下成长,哪里可以随意洒脱?哪里还有自己内在的那份自在和纯净呢?晶心带着儿子的行走,恰恰让大家感受到了难得的童真,难得的生活乐趣,难得的一份生命中的纯然。

我们的孩子什么时候能毫无挂碍地在南大北大楼前面的草坪上打滚,在天生桥边发呆,在珍珠泉泡脚,什么时候就和自然连接了,他们生命内在的品质才会真正被激发、被唤醒,那份我们不知道的生命之源,才会汩汩地流淌出来。

——女子德慧大学堂教务主任南林君

开始看《慢慢慢慢慢慢走》这本书,我很好奇9岁的小学生能写出什么样的游记来。看了之后发觉,大奇的文字,初看上去平淡无奇,却又让人忍俊不禁。那么真实的表达,纯粹可爱的话语,不加修饰的感受,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是个快乐的小男孩。如今,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父母、老师的催促,整天被学习、竞争冲昏头脑,忙得连停下来看一片树叶的兴趣都没有了,但在大奇的带领下,我恍然进入了那个无比惬意、天真烂漫的童年世界。在那里,我们都希望能慢慢慢慢慢慢走……

——香港大学大三学生释之(南林君女儿)

家庭教育重在养,不在教。我一直喜欢晶心的文字,喜欢她的文字里蕴含的从容与淡定,以及浓浓的人文情怀。此书不仅仅是一本亲子游记,更有她对生命规则、家庭文化构建等的深度思考,比如,她说,欠缺也是一种圆满,爸爸妈妈不一样才对孩子有帮助,真正的勇敢是带着害怕前行。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晶心和先生带着孩子,用脚丈量城市,用美滋养心灵,在一次次慢慢行走中,和孩子共同获得情感和知识的滋养。

——江苏《莫愁·家教与成才》执行主编王淑娟

妈妈给我讲这是一本出去游玩的书,我就喜欢看。原来是游南京的呀,我都没有去过,大奇都去了,真让人羡慕。我要让爸爸妈妈带着我,按照书里写的,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走过去。我喜欢大奇写的《当总统也蛮辛苦的》,总统府我也去过,但我不记得有蒋介石的杯子,我只记得有防空洞,好凉快啊。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五年级金潇(王淑娟儿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慢慢慢慢慢慢走--南京新金陵48景亲子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晶心//吴大奇
译者
编者
绘者 郑晶心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150686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4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2014161630
中图分类号 K928.953.1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9
16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