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凯勒中篇小说集(田德望译文集)(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戈特弗里德·凯勒是十九世纪德语文学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最成功的作品都反映了十九世纪中叶瑞士资产阶级民主的高涨。

作为现实主义的作品而论,凯勒的四部中篇小说集当中,最重要的是两卷集《塞尔德维拉的人们》。因此《凯勒中篇小说集(田德望译文集)(精)》从这部书的第一卷中选译了《乡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雷格尔·安慕兰夫人和她的小儿子》和《三个正直的制梳匠》,从第二卷中选译了《人恃衣裳马恃鞍》。另外又从《苏黎世中篇小说集》中选译了《七君子的小旗子》。

内容推荐

戈特弗里德·凯勒是十九世纪德语文学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绿衣亨利》、中篇小说集《塞尔德维拉的人们》等。

《凯勒中篇小说集(田德望译文集)(精)》收入凯勒的5部中篇,包括《乡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雷格尔·安慕兰夫人和她的小儿子》、《三个正直的制梳匠》、《人恃衣裳马恃鞍》和《七君子的小旗子》,充分展示了凯勒创作手法的丰富多姿和色彩纷呈,显示作者既是善于写乡村生活的巨匠,又是一位出色的城市风俗画家。

目录

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雷格尔·安慕兰夫人和她的小儿子

三个正直的制梳匠

人恃衣裳马恃鞍

七君子的小旗子

试读章节

讲起这个故事,假如它不是根据一件真实的事情,证明以往的伟大作品所依据的情节,个个都在人生中扎了多么深的根的话,那将是一个无聊的摹拟。这样的情节,为数不多;可是它们不断换上新装,重新出现,逼着人们非去捉住它们不可。

在那条离塞尔德维拉只有半点钟路程的美丽的河水旁边,隆起一个很大的、开垦得很好的土岗,逐渐消失在肥沃的平原里。在这土岗的脚下,远远地坐落着一个有不少大农舍的乡村。好多年以前,这斜坡上并列着三块又美又长的田地,好像三条展开的大带子。一个晴朗的九月天的清晨,有两个农人各自在两块田里耕作着,明确点儿说,就是在靠边的两块田里耕作着;中间那一块像是荒废了好多年的样子,因为已经盖上了一层石头和高高的野草,无数长着翅膀的小动物,不受惊扰地在上面嗡嗡地飞鸣着。在两边田里犁着地的农人,个子都很高,骨格粗大,年纪都在四十岁光景,一看就知道是两个有点儿根基的农民。他们穿着耐久的粗亚麻布短裤,裤子上每一个褶痕都有固定不变的位置,看起来像雕刻在石头上的一般。每逢他们碰到一个障碍物,把犁柄握得更紧的时候,粗糙的汗衫袖子便由于受到这轻微的震动而抖动,同时那刮得光光的面孔,平静地、聚精会神地、稍微眯缝着眼睛,对着阳光朝前面望去,一面在度量着犁沟,只是偶尔远处传来什么响声打破了田野的寂静时,他们才向周围眺望一下。他们慢慢地,以某种天然的优美姿态,一步一步向前走去,除了偶尔给赶着雄壮的耕马的雇农一些指示外,全都一言不发。于是,从相当的距离看来,他们十分相像;因为他们正代表了这个区域的本地人的类型。乍一看,也许只能在这一点上区别他们:这一个戴着白帽子,帽顶子向前,那一个帽顶子却向后搭拉到脖子上。但是一等他们掉转耕地的方向,他们帽子的位置也就掉换过来了;因为每逢他们面对面在岗上相遇,彼此走过的时候,那个迎着凉爽的东风走去的人,他的尖帽就向后边倒下去,而那个顺风而行的人的帽子却向前竖起来。每次也有一刹那的间歇阶段:这时候两顶闪光的帽子就笔直地在空中动荡,像两道白色的火焰向天空吐舌。乡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乡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俩就这样安安静静地耕着地;看着他们在那一片寂静的、金黄的、九月天的景色中在岗上悄悄地、慢慢地对面走过,逐渐分开,越离越远,最后像两颗殒落的星似的,消失在土岗的穹窿后面,过了好久又从那里重新出现,这种景象是很美丽的。每逢他们在犁沟里发现了一块石头,就漫不经心地用力一扔,把它扔到中间那块荒地里。这种情形倒也少见,因为这一块地差不多已经把所有在那两块邻田里能够找到的石头都给负担起来了。漫长的清晨就这样过去了一部分,这时有一辆精巧的小车,从村里向这边走来,刚上这斜坡时,小得几乎都看不见。这是一辆涂了绿色的小孩车,那两个耕地的人的孩子,一个男孩和一个很小的女孩,共同把上午的点心放在车里运来,给每个农人一块好面包,用一块手巾包着,一壶酒和一只酒杯,还放上了一些额外的小吃,这是温柔体贴的农家妇给勤劳的当家的附带送来的。此外这车里还装了各种奇形怪状的、已经咬过的苹果和梨,这是孩子们在路上拣起来的。还有一个完全光着身子的、黑眉乌嘴的布娃娃,只有一条腿,像个小姐似的在面包中间坐着,安闲自在地让车子拉着走。这车经过了不少次的碰撞和逗留,最后到了岗上,停在田边一丛小菩提树的阴凉里;现在可以更清楚地观察一下这两个车夫了。一个是七岁的男孩,一个是五岁的小女孩,都很康健活泼,此外,看上去也都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只是两个都有一双很美丽的眼睛,那女孩还有浅褐色的脸庞和鬈曲的黑头发,使她脸上带着热情。耕地的人现在也都回到了岗上,他们在马前放了一些三叶草,把犁搁在开了一半的犁沟里,便以好邻居的关系一同吃起点心来,这才互相招呼;因为这天一直到现在他们彼此还没有说过话呢。

他们现在一面心满意足地吃着早点,并且满怀着慈爱,把早点分给孩子们吃,吃喝几时不完,孩子几时不离开这个地方;他们一面四下里眺望着,看见小城烟雾弥漫,在山里闪光,因为塞尔德维拉人天天准备丰富的午饭,常有一片光辉远射的银色炊烟飞上屋顶,贴着山峦悠然飘去。P1-3

序言

戈特弗里德·凯勒(Gottfried Keller,1819-1890)是十九世纪德语文学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出身于瑞士苏黎世一个镟工家庭,早年丧父,由母亲教养,生活很贫苦。他起初想学画,曾到德国南部的美术中心慕尼黑去深造,由于经济困难,不能进行系统的学习,只得失望地返回故乡。四十年代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德国革命诗人乔治·赫尔威等人的作品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使他决定从事文学创作。他最初写诗,表达了自己对当前政治斗争的热情。一八四六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

一八四八年凯勒得到苏黎世州政府补助,到德国海德堡大学去求学。在这里他听过费尔巴哈讲《宗教的本质》。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凯勒成为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他所师承的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尽管还是不完备的、不彻底的,对他确定以后的创作方向却毫无疑问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八五○年凯勒来到柏林,一直住了五年。在柏林期间,他在创作上达到了成熟的境地,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八五五年出版的自传体长篇小说《绿衣亨利》;这部作品,经过晚年的改写,成为十九世纪德语文学中的杰作之一。此外,他回国后发表的作品,有的也是在柏林时期构思写成的,例如一八五六年出版的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集《塞尔德维拉的人们》。

一八六一年到一八七六年凯勒担任苏黎世州政府秘书长。在这个时期,他有好多年几乎完全放弃了文学创作。到了七十年代他才恢复写作。一八七二年出版了《七个传说》,从无神论者的观点出发,把古老的宗教传说改变为非宗教的恋爱故事。一八七三年到一八七四年出版了增订本两卷集《塞尔德维拉的人们》,除了原来的五篇小说以外,又添入了五篇新作品。一八七八年出版了《苏黎世中篇小说集》,以家乡的人物故事、民族历史上和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为题材,全部作品都洋溢着作者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一八八三年出版了中篇小说集《箴言》,通过整套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对恋爱和婚姻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一八八三年出版了一部《诗集》,把所写的诗都收在里面。一八八六年发表了最后的一部作品,长篇小说《马丁·萨兰德》;这部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后的瑞士社会,以及作者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悲观失望。一八九○年凯勒在苏黎世逝世。

凯勒最成功的作品都反映了十九世纪中叶瑞士资产阶级民主的高涨。四十年代瑞士社会正处在从封建宗法制度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过渡的阶段。在一八四八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那年,瑞士通过了联邦宪法,从许多小邦的联盟正式成为统一的联邦国家,在政治上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这就给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凯勒热爱祖国,对瑞士的民主制度抱有很大的信心,这种热爱和信心对他一生的创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等到他晚年对瑞士民主的希望幻灭之后,他的艺术的力量与光辉也就随之而衰退了。

如上所述,凯勒的创作包括抒情诗、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在这几种体裁当中,他的主要成就是中篇小说,因为他的政治抒情诗虽然可以和赫尔威、弗赖利格拉特等人的作品媲美,但总的说来,没有达到海涅的诗那样高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更没有走上被恩格斯称为"第一个最重要的德国无产阶级诗人"乔治·维尔特的诗的发展道路。在他其他方面的抒情诗当中,有若干首确实属于歌德和海涅以后十九世纪德语文学中最美的诗篇之列,但为数究竟不多。长篇小说《绿衣亨利》诚然是他的创作的高峰,同时却是他在长篇小说方面唯一的成就,因为《马丁·萨兰德》是一部失败的作品。他的中篇小说,则无论就数量质量以及题材的多样化而论,在他的全部创作中都居于首要地位,而且和同时代的瑞士和德国小说家,如施笃谟、麦耶尔、拉贝和冯达诺等人的作品相比,也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为现实主义的作品而论,凯勒的四部中篇小说集当中,最重要的是两卷集《塞尔德维拉的人们》。因此我们从这部书的第一卷中选译了《乡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雷格尔·安慕兰夫人和她的小儿子》和《三个正直的制梳匠》,从第二卷中选译了《人恃衣裳马恃鞍》。另外又从《苏黎世中篇小说集》中选译了《七君子的小旗子》。

《塞尔德维拉的人们》充分表现了凯勒的现实主义写作态度。塞尔德维拉是作者虚构的、但具有典型意义的瑞士城市。在第一卷的开场白里,作者描写了这个小城市的环境、风习和生活方式的特点,通过这个描写,显示出瑞士在十九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封建宗法制度瓦解前夕的历史特色和社会特色,为各篇小说提供了共同的社会基础和背景。书中包括的作品虽然在故事情节上互不关联,但由于有了这个共同的基础和背景,便成为成套的故事和有机的整体。通过这种成套的故事的形式,凯勒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瑞士的社会现实。在各篇小说里,又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充实了开场白里的概括的描写,使之成为完整的画面。因而这部中篇小说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描写社会全貌的长篇小说的性质。

《塞尔德维拉的人们》不仅具有深刻的现实内容,而且具有广泛的典型性。它反映的是瑞士的社会现实,描写的主要是瑞士的小资产阶级。但事实上,德国当时的情况也和瑞士大同小异:社会相当落后,存在着妨碍资本主义发展的中世纪残余,小资产阶级还是社会上一个重要的阶级。除了缺乏政治积极性以外,德国小资产阶级也具备塞尔德维拉的人们身上所体现的瑞士小资产阶级的种种特点。因此,这部书对于德国文学来说,也有重大的意义。和凯勒同时代的德国作家,如施笃谟、施提弗特尔和奥图·路德维希也着重描写了小资产阶级,但多半都把小资产阶级人物孤立地加以描写;凯勒在《塞尔德维拉的人们》这部书里则是把小资产阶级作为社会现象加以描写。这也是他的中篇小说高出同时代的德语文学中的同样作品的地方。

凯勒在《塞尔德维拉的人们》这部书里,不是把小资产阶级(包括农民)作为一个稳定的社会阶级,而是作为一个正在变化中的社会阶级来描写。他不仅在开场白里详细说明了在塞尔德维拉人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变化,而且在各篇作品中一再通过具体人物的遭遇反映出伴随着瑞士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行会制度的瓦解而出现的小资产阶级分化的现象。《雷格尔·安慕兰夫人和她的小儿子》里的利慈·安慕兰的父亲、《乡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农民曼茨和《三个正直的制梳匠》里的制梳店老板,都由于经济破产,阶级地位下降;安慕兰夫人则由于发财致富,阶级地位上升。这种分化升降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两个新的对立的主要社会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逐渐开始形成的过程。凯勒在作品中忠实地反映了这种变化。

当然,凯勒并没有把书中人物的经济生活的变化和阶级地位的升降作为主要对象来描写;然而这些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动机却显然都以一定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为基础,读者能够明确看出他们的意识与存在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也是凯勒高出许多和他同时代的作家的地方,因为在当时许多作家的创作中,人物心理往往变成独立存在的东西。

在《塞尔德维拉的人们》这部书里,凯勒以高度的艺术技巧塑造出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描写了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在描写人物、反映生活时,又显示出他特有的幽默风格,因而被人称为中篇小说家中的莎士比亚。他往往是以批判的态度对待书中的人物,总是同情那些无辜遭受贫困和苦难的人,憎恶那些自私自利、投机取巧的人。遇到描写的对象是作者深恶痛绝的卑鄙脚色时,温厚的幽默就变成无情的讽刺。在揭露反面人物的丑恶的面貌时,凯勒也没有忘记对正面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加以肯定。但是,他和其他资产阶级现实主义作家一样,对反面人物的批判更为深刻,而由正面人物体现的道德理想则明显地暴露出这些道德理想的资产阶级本质。安慕兰夫人在她的小儿子利慈身上培养的一些道德品质就是显著的例子。

和《塞尔德维拉的人们》相反,《苏黎世中篇小说集》里的作品不是以批判为主,而是以肯定正面的东西为主。人物故事多半取材于瑞士以往的历史,其中只有《七君子的小旗子》这一篇是以当时的瑞士生活为题材的。这篇作品充分表现出凯勒对祖国民主的热爱和信心。作为现实主义者,他把资产阶级社会中贫富之间的矛盾暴露出来,但他又幻想通过爱国主义和爱民主的热情把矛盾统一起来:卡尔和海尔敏娜,尽管贫富悬殊,终于成了眷属。这正是凯勒的小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在他的作品中的反映。

凯勒小说的语言是鲜明生动的,译者能力有限,恐难传达出原作的风格,译文如有不妥的地方,希望读者予以指正。

田德望

1962年3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凯勒中篇小说集(田德望译文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瑞士)戈特弗里德·凯勒
译者 田德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00347
开本 32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2013265788
中图分类号 I522.45
丛书名
印张 8.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