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庄子道家智慧一本通(插图注释眉批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庄子,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追求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清静元为、逍遥自得的人生境界。其作品汪洋恣肆,才情横溢,妙趣横生,对后世的哲学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麦贤宾注译的《庄子道家智慧一本通(插图注释眉批版)》辑录了《庄子》内篇、外篇和杂篇的经典名作,全书通过点题、阅读提示、原文、注释、译文、眉批几部分,以及精美的手绘插图,对庄子的作品进行了深入解读,对庄子笔下的奇幻世界进行了精彩重现,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庄子的哲学主张、政治理想、人生境界和美学追求等。

内容推荐

麦贤宾注译的《庄子道家智慧一本通(插图注释眉批版)》通过点题、阅读提示、原文、注释、翻译和眉批,以及精美的手绘插图,对《庄子》进行了深入解读,展现了先秦伟大思想家庄子的道家智慧。

目录

第一篇 逍遥游

 零零壹/北冥有鱼

 零零贰/鹏鸟之事

 零零叁/外力的作用

 零零肆/万里之行

 零零伍/生命之树

 零零陆/见识大小的区别

 零零柒/万物的规律

 零零捌/名是实的影子

 零零玖/德行与万物合为一体

 零壹零/药方的作用

 零壹壹/无用之妙用

第二篇 齐物论

 零零壹/地籁、天籁、人籁

 零零贰/大智广博

 零零叁/对精神的理解

 零零肆/事物的相对性

 零零伍/肯定与否定规律

 零零陆/古人对宇宙的认识

 零零柒/宇宙之初的形态

 零零捌/高深的道

 零零玖/道德的光芒

 零壹零/万物的标准

 零壹壹/对圣人的理解

 零壹贰/事物幻化的道理

第三篇 养生主

 零零壹/人的生命

 零零贰/庖丁解牛

 零零叁/顺应自然

第四篇 人间世

 零零壹/名利的诱惑

 零零贰/与自然同在

 零零叁/空明的心境

 零零肆/天命与道义

 零零伍/要小心谨慎

 零零陆/显示自己的学问

 零零柒/什么叫吉祥

 零零捌/残疾人支离疏

 零零玖/论无用与有用

第五篇 德充符

 零零壹/论人的精神世界

 零零贰/论命运

 零零叁/叔山无趾

 零零肆/不露才的人

 零零伍/何谓无养

 零零陆/人的情感

第六篇 大宗师

 零零壹/论人的作为

 零零贰/真人与真知

 零零叁/天人合一论

 零零肆/论死亡

 零零伍/什么叫道

 零零陆/得道之人

 零零柒/人力与自然力

 零零捌/论造物春

 零零玖/礼的真正含义

 零壹零/至高无上的道

 零壹壹/丧葬礼仪

 零壹贰/伟大的宗师

 零壹叁/论进步

 零壹肆/贫困的原因

第七篇 应帝王

 零零壹/古代帝王

 零零贰/圣人先正自己

 零零叁/治理天下的学问

 零零肆/圣哲怎样治理天下

 零零伍/古人看相

 零零陆/名利的坏处

第八篇 骈拇

 零零壹/论连指

 零零贰/天下正道

 零零叁/天下事物的本性

 零零肆/仁义改变本性

 零零伍/对五味的解释

第九篇 马蹄

 零零壹/伯乐识马

 零零贰/共同的本能和天性

 零零叁/马与人

第十篇 胠箧

 零零壹/所谓的聪明人

 零零贰/论盗贼

 零零叁/论大盗

 零零肆/圣人的权威

 零零伍/天才的德行

 零零陆/论智慧

 零零柒/论追求

第十一篇 在宥

 零零壹/自然常态

 零零贰/论欢乐

 零零叁/君子的喜好

 零零肆/人心向善

 零零伍/广成子

 零零陆/黄帝与广成子

 零零柒/云将巡游

 零零捌/探求大道

 零零玖/治国安邦之人

 零壹零/论教诲

第十二篇 天地

 零零壹/论无为

 零零贰/万物归于同一

 零零叁/朴素情感

 零零肆/寻找玄珠

 零零伍/尧的老师

 零零陆/祝福圣人

 零零柒/深奥的大道

 零零捌/修道之人

 零零玖/帝王的德业

 零壹零/楚国游历

 零壹壹/孔子的学生

 零壹贰/圣人与天下

 零壹叁/仁爱与忠诚

 零壹肆/孝子与忠臣

 零壹伍/论音乐

 零壹陆/五色、五声、五味

第十三篇 天道

 零零壹/自然规律

 零零贰/论天乐

 零零叁/天子的用心

 零零肆/孔子论仁义

 零零伍/讽刺圣人

 零零陆/道没有穷尽

 零零柒/论书籍

 零零捌/齐桓公读书

第十四篇 天运

 零零壹/天运之说

 零零贰/太宰荡问道

 零零叁/黄帝论演奏

 零零肆/论孔子周游列国

 零零伍/孔子问道

 零零陆/孔子问仁义

 零零柒/三皇五帝不是圣人

 零零捌/孔子得道之说

第十五篇 刻意

 零零壹/养神之道

 零零贰/无尚之德

 零零叁/何为圣哲

第十六篇 缮性

 零零壹/论蒙昧之人

 零零贰/论德业

 零零叁/什么叫德道

 零零肆/本末倒置的人

第十七篇 秋水

 零零壹/北海神

 零零贰/北海神如是说

 零零叁/最大的最小的

 零零肆/最精微的事物

 零零伍/取舍之间的玄妙

 零零陆/小不胜胜过大不胜

 零零柒/命运与时数

 零零捌/井中窥天

 零零玖/君子推量

 零壹零/鱼的快乐

第十八篇 至乐

 零零壹/愚蠢的做法

 零零贰/无为确定是非

 零零叁/通晓于天命

 零零肆/顺其自然

 零零伍/死者语

 零零陆/适应自然

 零零柒/万物的造化

第十九篇 说剑

 零零壹/文王好剑

 零零贰/庄子准备劝说

 零零叁/庄子游说文王

 零零肆/讲述三剑

第二十篇 渔父

 零零壹/持守其真

 零零贰/渔父的分析

 零零叁/八种毛病四种祸患

 零零肆/什么是真

 零零伍/尊崇大道之所在

试读章节

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

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育其美也,命之曰菑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为人菑夫!且苟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而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日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

颜回拜见老师仲尼,向老师辞行。孔子问:“你要到哪里去?”颜回回答:“我要到卫国去。”孔子问:“你去做什么?”颜回说:“我听说卫国的君主年轻气盛,办事专断l处理国事时非常轻率,看不见自己的过失;轻率地用兵而不知道怜恤人民的生命,死的人积满了山泽好像干枯的草芥一样,人民没有归附的地方。我曾听老师说过:‘治理得好的国家可以离开,治理不好的国家可以去,好像医生的门前有很多病人一样。’希望根据老师的这些教诲去实行,卫国或许还可以逐渐恢复元气吧!”

孔子说:“唉!你到了卫国后恐怕会遭到杀害啊!推行大道是不宜掺杂的,杂乱就会多事,多事就会心生扰乱,心生扰乱就会产生忧患,忧患多了也来不及自救了。古时候的‘至人’,先力求自己日臻充实后方才去帮助别人。如果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还没有什么成绩,又怎么能去暴君那里推行大道呢?

“你知道‘德’之所以失真而‘智’之所以外露的原因吗?‘德’失真是由于追求名声,‘智’外露是在于争辩是非。‘名’是人们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人们相互斗争的工具;这两者都是凶器,不可将它们推行于世。

“一个人虽然德行纯厚诚实笃守,但未必能与对方声气相通,一个人虽然不与别人争夺名誉,但未必能得到广泛的理解。如果强用仁义和规范的言辞在暴君的面前诉说,他会认为你这是在用别人的丑行来显示自己的美德,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在害人。害人的人一定会被别人所害。你恐怕会遭到别人的伤害呀!如果说卫君喜爱贤才而讨厌恶人,那么,哪里还用得着等你去才有所改变?除非你不向卫君进言,否则卫君一定会抓住你说话的漏洞而展开辩论。而你必将眼花缭乱,面色佯作平和,口里只顾得营营自救,于是容貌迁就,内心无主地依顺他的主张。这就是用火去救火,用水去救水,可以说是错上加错。有了依顺的开始,以后就永远没完结。如果你不能取信于他便进谏诤言,那就会死在这位暴君的面前。

“从前,夏桀杀害了敢于直谏的关龙逢,商纣王杀害了力谏的比干,这些贤臣修身蓄德以臣下的地位抚爱人君的百姓,以在下的地位违逆了上位君主的猜忌之性,所以君主因为他们修身蓄德而排斥他们、杀害他们。这就是爱好名声的结果。当年尧帝征伐丛、枝和胥敖,夏禹攻打有扈,这些国家变成废墟,人民死尽,国君被杀,这是因为他们不断用兵,贪求别国的土地和人口。这些都是求名好利的结果,你没有听说过吗?名利,就是圣人也不可以超越,更何况是你呢?虽然这样,你必定还是有所依凭,能够对我试着谈一谈吗?”P48-5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庄子道家智慧一本通(插图注释眉批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麦贤宾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8301423
开本 16开
页数 2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
CIP核字 2014151409
中图分类号 B223.5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