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共进午餐(向巴菲特请教投资心经)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人,却不知道应该拜谁为师,那不妨仔细地阅读一下巴菲特的故事。这个已经被无数人挂在嘴边的投资大师,像一个财富的标杆,远远地矗立在那里,让人无法企及。

王贵水创作的《共进午餐(向巴菲特请教投资心经)》汇集了一些巴菲特的投资心经,总结了巴菲特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让广大的读者走进投资大师的世界里,品味投资的乐趣。而读者朋友们也并不需要花费天价。只要抽出一点点时间来阅读本书即可。

内容推荐

沃伦·巴菲特,全球著名的投资商。从2000年开始,巴菲特将自己的午餐时间放在了网上拍卖,拍卖所得皆用于慈善事业,一时间舆论哗然,竞拍者如云。如今,巴菲特午餐拍卖连续3年超过262万美元,那么,巴菲特是在借慈善捐助炒作自己,还是这顿午餐物有所值?

《共进午餐(向巴菲特请教投资心经)》汇集了一些巴菲特的投资心经,总结了巴菲特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让广大的读者走进投资大师的世界里,品味投资的乐趣。而读者朋友们也并不需要花费天价。只要抽出一点点时间来阅读本书即可。

《共进午餐(向巴菲特请教投资心经)》的作者是王贵水。

目录

第一章 聪明的午餐聆听者

为什么吃一顿天价午餐

天价背后是慈善

偶像比钱更重要

赵丹阳式的胜利

天价午餐,贵在交流

小人物的餐桌

七个小矮人的午餐

第二章 理性看待午餐桌上的一切

利用饭后时间阅读

“牛排”价值与“市场先生”

寻找一份不变的菜谱

好吃的牛排永远好吃

午餐的价格

餐桌是饭店的基础

牛排都是一样的

借钱吃大餐是愚蠢的

漂亮的牛排未必可口

牛排的价格不会一成不变

第三章 简单午餐,吃出精彩

简单午餐更健康

别总盯着菜谱不放

味道决定价格

投机取巧的饭店去不得

等着上菜

找到店家的特色菜

糟糕的牛排不需补救

只找一家店很容易

显而易见的牛排价值

味道好坏鼻子知道

第四章 一流餐厅打造一流午餐

如何选择最好的牛排店

留意“老字号”

新餐馆也会有惊喜

不要忘了厨师以外的人

谁的牛排最受欢迎

好餐馆也需要好的管理层

“赤字多”的牛排店去不得

第五章 共进午餐的要诀

不亏钱很重要

忘记餐厅外面的世界

要有主人模样

丰富的餐桌更动人

果敢地去做决定

牛排越香,投入越大

餐厅外的消息不可靠

别做自己不懂的菜

经营牛排的风险

第六章 最好的食物会留在最后

选牛排比做牛排重要

把优势集中在一个餐桌上

老汤的魅力

树立信心

离开餐桌后的前途

餐桌上的小利

第七章 午餐也有最佳时机

尝一尝别人不敢吃的东西

买涨未必有收获

菜烧好前,谁也不知道味道

看着备料做菜

最好的午餐店也会有瑕疵

总有一道菜是被低估的

为什么有的菜价会跌

午餐的禁忌

第八章 吸取餐桌上的教训

难免有一道糟糕的菜

不景气的午餐店

有水分的东西最糟糕

不要忽略不起眼的特色菜

试读章节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股票市场狂飙突进,许多美国人瞳憬着美丽的未来,可就是在这个时候,巴菲特却退缩了,他认为这不再是一个具有价值的投资场所。果不其然,没多久,一场席卷美国证券市场的股灾不期而至,股票的价格开始暴跌,几乎所有的股票都下跌了50%,投机客们为此付出了十分惨痛的代价,大多数人陷入了绝望中。可就在这个时候,巴菲特却看到了希望,因为很多股票在价格折半后,开始凸显出它们的价值,于是,他开始将自己的资金投人股市之中。他最先盯上的是《华盛顿邮报》,这家报业集团已经被股市摧残得不成样子,它的价格只有自身价值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巴菲特注定不是一个好的投机客。他在购入《华盛顿邮报》后,《华盛顿邮报》很快就开始亏损。但是,在巴菲特看来,暂时的亏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价值总有一天会开始显现。终于,在经历了两年的低谷之后,《华盛顿邮报》的股价缓慢上涨,1976年之后,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甚至达到了35 9/6。在巴菲特买入《华盛顿邮报》的第10个年头,《华盛顿邮报》为巴菲特带来了20倍的收益率。

即使到现在,巴菲特仍然认为《华盛顿邮报》是值得持有的,2011年在奥马哈举行的伯克希尔一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上,巴菲特一再强调:自己对《华盛顿邮报》管理层的满意程度一如既往,因此他并不计划出售华盛顿邮报公司的任何股份。而此时,巴菲特在《华盛顿邮报》上赚取的利润已经远远不止20倍了。

在养成价值投资的良好习惯后,巴菲特就再也没有试图去改变它,而这个良好的习惯也给他带来了别人无法企及的巨大利润。比如在1980年,面对一家不会引起人们注意的普通的饮料企业,巴菲特在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之后发现了它潜在的巨大价值,于是他不惜投入重金,用1.2亿美元购入了这家饮料公司70%的股份,在当时这绝对称得上是疯狂的举动。5年之后,这家名叫可口可乐的饮料公司的股价从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上升到51.5美元,当所有人都在为巴菲特的收益瞠目结舌的时候,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不过是“习惯的惯性”。

事实上,那些竞相购买天价午餐的人都是聪明的“朝圣者”,他们通过一顿午餐的时间向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大师学习他身上最优秀的投资习惯,并且面对面地向巴菲特请教投资的真谛,这是他们愿意为一顿简单的午餐付出高昂的价格的主要原因,对于那些真正的投资高手来说,这顿午餐本身也是一种投资,而这顿午餐给他们带来的收益也将远远大于他们的付出。

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天价午餐多少有些望尘莫及。但是不要灰心,巴菲特的种种投资习惯已经通过不同的渠道为世人所熟知,要做的就是从中总结出那些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当别人从天价午餐中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从巴菲特那里获取到同样良好的习惯,并将它运用到未来的投资中去。

格莱德基金会原本是美国西部城市旧金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基金会,由牧师塞西尔·威廉斯森创办,最初它只是以其早祷礼拜闻名,后来开始为穷人和无家可归者提供食物、医疗、住房、托幼、职业培训等慈善服务。

在格莱德基金会成立之初,一位名叫苏珊的义工经常出现在基金会的各种活动中,她非常普通,总是谦逊地为那些需要服务的人提供帮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多数人都不曾注意到苏珊,但是她依旧竭尽所能。苏珊在这里服务了15个年头之后,她开始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是那么微不足道,于是她主动地找到基金会的领导,告诉他们自己是巴菲特太太,希望能够给予基金会更多的支持。当苏珊说出自己身份的时候,基金会的领导人险些晕倒,他们无法想象,这个认识了15年的普通美国老太太竟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巴菲特先生的夫人。

后来,苏珊通过一个正式的场合将格莱德基金创始人塞西尔·威廉斯森介绍给了自己的先生巴菲特。也就是在结识塞西尔·威廉斯森后,巴菲特决定拍卖自己的午餐时间,用以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

格莱德基金会并不是巴菲特捐助的第一家慈善机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巴菲特都将自己的部分精力分散到慈善上。1991年,为了让奥马哈人民继续享受棒球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巴菲特个人出资赞助奥马哈王者俱乐部,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巴菲特投资体育事业的一项举动,可事实上,巴菲特却没有从中得到任何收益,如果说他有所收获,那就是奥马哈人民脸上的笑容。

教育是巴菲特在慈善领域的又一个投资方向,为了让那些公立学校的老师能够获得补偿和感谢,巴菲特成立了以其姑妈艾里斯·巴菲特命名的杰出教师奖。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那些收入微薄的公办教师能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当中,并向他们所付出的一切表达敬意。

在比尔·盖茨成立慈善基金会后,巴菲特成为这家基金会最重要的捐助人之一,他先后在不同的场合宣称,在自己与妻子逝世后,会将自己的所有遗产捐助给盖茨的慈善基金。在巴菲特看来,投资慈善是财富最终的,也是最好的途径,因为只有这样,财富的价值才能实现最大化。

大多数投资人认为投资是为了让自己获取更多的利润。美国保守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就认为投资者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让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而巴菲特却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所有人投资的社会属性。

作为一个投资者,你所投资的企业在很多时候需要依赖社区和大众,当企业通过慈善捐助来回馈社会的时候,会树立非常良好的企业形象。汶川地震时,王老吉品牌为灾区捐助1个亿,让人们看到它是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进而纷纷购买王老吉凉茶,使得王老吉的投资者获得了较为丰厚的回报。

如果你是一个乐善好施的投资者,你的投资计划会给你带来良好的声誉。当传统广告的作用不再像过去那样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时候,作为一个投资者或者投资机构,慈善捐款反而成为一种具有足够吸引力的方式。作为投资客,当你进行慈善投资时,这种公开行善的意愿会大大增强公众对你的信任。

不仅仅是巴菲特在投资慈善领域,很多世界知名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也对慈善事业给予了一定的关注。花旗集团的董事长就曾经多次敦促公司加大在慈善领域的时间投入和资金投人,并且明确指出,“被视为真正关注社会的人性化机构,这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些慈善机构的营销主管认为,投资者进行慈善事业时,往往能够修补自己糟糕的公共关系。因为投资者的每一笔捐款都在展示着他们的主动性,向社会展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对于那些受捐人来说,一个帮助过自己的人,是值得他们尊敬并且回报的。

巴菲特将自己在天价午餐中的所得,悉数捐给了美国最迫切需要帮助的人,这种慈善行为为他在美国的普通民众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而作为天价午餐的真正投资者,赵丹阳等人也开始广为人们熟知,他旗下的“赤子之心”基金开始走人人们的视野。在你准备将自己口袋中的钱交给一个人打理的时候,毫无疑问你会把它交给那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机构。P5-7

序言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人,却不知道应该拜谁为师,那不妨仔细地阅读一下巴菲特的故事。这个已经被无数人挂在嘴边的投资大师,像一个财富的标杆,远远地矗立在那里,让人无法企及。

试想如果在1956年时,你拥有1万美元,你会做些什么?或许你会买一栋像样的房子供自己居住,或许会买一辆当时看上去很时髦的老爷车。但可以肯定的是,时过境迁,那1万美元的房子到现在已经破烂不堪,你甚至都懒得去重新装修它了。至于那辆时髦的汽车,或许早已不知道它躺在哪个废品处理站里了。

如果在那个时候,你恰好认识巴菲特,我能给你的最好建议就是马上将这1万美元送到他的手上。因为,随着时间的变迁,巴菲特会像魔术师一般,让这1万美元变成不可思议的2.7亿美元,而且还是税后的。不要感到惊愕,这就是全世界顶级理财大师的魅力所在。

沃伦·巴菲特是为投资而生的,他还在很小的时候,头脑里就开始充满各种各样让人难以置信的投资意识。五岁的时候,当别的小孩子还在家里玩耍,巴菲特已经开始在向人们兜售口香糖了。等他再大一些,他开始混迹在高尔夫球场,原因是这里有很多被大款们打丢的高尔夫球。巴菲特会仔细地搜索着丛林中每一个不为人注意的角落,然后将收集到的高尔夫球高价倒卖出去,这笔无本的生意让他收获颇丰。当然,这也仅仅是他天才投资意识的最初展现罢了。

11岁时,巴菲特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只股票。或许,对于我们来说,这多少有些神奇,因为我们在11岁的时候还懵懵懂懂地做着算术题。可是,这仅仅是神奇的开始而已。巴菲特在上学期间,用100美元入股和别人一起合伙开公司,到1962年,这家公司的资本已经达到了690万美元。

1956年,巴菲特以每股7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小纺织公司伯克希尔,这是他神奇魔力展现的开端。在随后几十年的时间里,伯克希尔从一家纺织公司摇身一变,成为世界上最知名的保险和多元化的投资集团。而巴菲特则通过伯克希尔掌控了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吉列、华盛顿邮报、富国银行以及中美洲能源公司的部分股权,而这只不过是他财富帝国的一部分而已。

当金钱积累到让人无法想象的地步的时候,巴菲特开始从他的投资世界里跳了出来,他决定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比如慈善。从2000年开始,巴菲特将自己的午餐时间放在了网上拍卖,拍卖所得皆用于慈善事业,一时间舆论哗然,竞拍者如云。

在随后七年多的时间里,巴菲特的天价午餐募集到了相当多的善款,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概念还过于遥远,直到2008年一位中国企业家的出现。

2008年6月29日,“赤子之心中国成长投资基金”创始人赵丹阳以破天荒的211.01万美元,竞拍得到了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这个价格不仅创造了巴菲特自网上拍卖午餐以来的最高价格,同时也第一次拉近了天价午餐与中国人的距离。

两百万美元陪人吃一次午餐,在大多数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一次疯狂到不可理喻的举动。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意识到这顿天价午餐物超所值。

美国纽约时间2009年6月24日,赵丹阳在纽约的“权力之屋”与巴菲特共进了这顿价格不菲的天价午餐。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时间里,赵丹阳所持有的股票“物美商业”,短短几天时间,上涨了22%,而他为赵丹阳所创造的利润远远抵得上十顿这样的天价午餐。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豪掷百万美金的赵丹阳,但是看着不断飞涨的物价和不断贬值的银行存款,人们同样希望自己的金钱能够投资到正确的地方,创造一笔能够让自己安居乐业的财富。可是,谁能成为我们启蒙的导师呢?

本书汇集了一些巴菲特的投资心经,总结了巴菲特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让广大的读者走进投资大师的世界里,品味投资的乐趣。而读者朋友们并不需要花费天价,只要在午餐时间,抽一点点时间来阅读本书即可有所领悟。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所需要的是购买我们所了解的企业,由我们喜欢的人经营,并且价格对于潜在客户具有吸引力。

只有资本市场极度低迷,整个企业界普遍感到悲观之时,获取非常丰厚回报的投资良机才会出现。

——巴菲特

投资是一种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有指望保本并能够获得满意收益的行为。如果不能满足这些条件,则说明这样的投资行为是在投机。

——格雷厄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共进午餐(向巴菲特请教投资心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贵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3151997
开本 16开
页数 1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7.124.8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