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中医昆仑(第5集)(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张镜源主编的《中华中医昆仑》采用评传体裁,记载了150位中医药学家的生平事迹、医术专长、学术思想、传承教育、医风医德、养生之道和突出贡献。这些传主,从全国范围推荐遴选,遍及中医药界各个领域。有临床家、理论家、药学家、教育家、医史文献学家;有名师亲授、世医家教、学派传人、院校毕业和自学成才者;有师徒并驾、父子齐名和伉俪联袂者。他们学术造诣深厚、诊疗技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学科地位崇高、科研成果丰硕、医风医德高尚、国内外影响较大,从医学理论到临床实践,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近现代百年来中华中医药界的杰出代表。本书是《中华中医昆仑(第5集)》,传主有章次公、石筱山、陆南山、张赞臣、李聪甫、刘绍武、陈存仁、朱仁康、陆瘦燕、姜春华等10人。

内容推荐

  《中华中医昆仑》是一套具有历史、学术、文化、实用、典藏价值的传世著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特别是对于青年一代中医师坚定中医信念,培养医风医德,提高中医技艺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中华中医昆仑》为我国近百年来150位著名的中医药学家的传记丛书。

《中华中医昆仑(第5集)》记载了章次公、石筱山、陆南山、张赞臣、李聪甫、刘绍武、陈存仁、朱仁康、陆瘦燕、姜春华等10人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医术专长、医风医德、养生之道和突出贡献。

《中华中医昆仑(第5集)》由张镜源主编。

目录

章次公 卷

 薪火相传 教泽绵长

 同道交谊 相得益彰

 寒温统一 经时交融

 崇古不泥 博采众方

 衷中参西 革故鼎新

 平民医生 淡泊名利

 奇人奇药 难得高士

 学术争鸣 遭遇挫折

石筱山 卷

 武术伤科起风尘 一理贯之立门庭

 临床治伤夺天工 患若知觉骨已拢

 伤科秘要重气血 痰湿论治勘虚实

 博古通今鉴医理 擅用药对创新方

 广搜博采治学严 不囿门户集众长

 薪火相继有人传 百年大业葆青春

陆南山 卷

 光明使者 学术先驱

 医德高尚 无私奉献

 学无止境 永攀高峰

 学贯中西 继承发展

 拓展理论 服务临床

 华佗再世 攻难克坚

 慈父良师 精英辈出

 杏林楷模 桃李满园

张赞臣 卷

 出身世医 一生勤勉

 勇于抗争 敢当大任

 师恩如山 襟同怀抱

 整体论治 护正轻灵

 五官独到 内外得法

 养生有道 顺乎自然

 以德立世 无私赤子

李聪甫 卷

 床前含泪承母训 立志行医济世穷

 医术精进自有道 医德医风更堪珍

 阴阳五行重医论 形神学说脾胃观

 临床理念辨根本 治验法度涵新知

 教学课徒有益方 诲人不倦育新人

 躬身实践不辞劳 科研路上带头人

 养生自有千般术 功效尽在恒字中

刘绍武 卷

 做良医——不畏艰辛,一生勤勉

 精伤寒——辨证务求准,药用必心细

 做学问——采百家之蕊,酿自己之蜜

 哲医融——论自然演化,创协调疗法

 创新见——三部分表里、六病论阴阳、四脉定证、辨证定方

 救苍生——悬壶济世,妙手回春

 尚医德——风范长存世,身后斯名远

陈存仁 卷

 聪慧勤学 小荷初露尖尖角

 奋力抗争 领衔请愿护国医

 编纂巨著 成就医学两经典

 学验俱丰 载誉沪上称名医

 办学创刊 典藏医籍成“书城”

 精于理财 热心公益慈善家

 善交朋友 广传医家座右铭

 港岛笔耕 医学著作成等身

朱仁康 卷

 缘拜名师 立志从医

 弱冠行医 悬壶济世

 京城召唤 层楼更上

 辨证施治 精益求精

 老当益壮 敢于攻关

 著书育人 薪火相传

 养怡之福 夕阳无限

陆瘦燕 卷

 幼承庭训 精勤不倦

 阐发经络 指导临床

 全面切诊 整体治疗

 处方配穴 权衡缓急

 针法精湛 术有创新

 热补凉泻 破解玄机

 针灸并重 每起沉疴

 毫针温针 伏针伏灸

 赤诚爱心 仁者风范

 坦荡人生 风韵长存

姜春华 卷

 遵从父训入杏林 博采新知护国医

 博学发微善质疑 著书立说自奋蹄

 倡导承古要走样 截断扭转为人先

 授道传薪泽杏林 提掖后学为人梯

 医治血虫显奇效 为病寻药起沉疴

 德艺双馨薄名利 鞠躬尽瘁厚岐黄

 满腹经纶谦君子 从善如流扬英名

 儒雅书生重豪情 形神俱养乐天伦

试读章节

章次公的父亲章峻,字极堂,前清秀才,曾去日本某士官学校留学半年。清末参加江苏省暂编南洋新军第九镇,任镇江象山炮兵营长,秘密参加了同盟会。

辛亥革命后,章极堂隐居乡里。他经历了太多的腥风血雨,长子冠之又患肠伤寒夭折,遂为次子次公立下庭训:不要过问政治;学好古文,将来从医;要有强健的体格。

章次公谨遵父训,练武习文,12岁由父亲授《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父亲管教十分严厉,倘若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必加惩罚,轻则打板子,重则罚跪。章次公15岁丧父,母亲靠种菜卖菜抚育他成长。练武的章次公喜欢与人打架,到处惹祸,慈母流泪说:“儿子,你不掌握一门技术,将来何以立身?”章次公遂下决心去上海学医。

1920年,章次公只身赴沪学医,考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校长为谢利恒(谢观),课程偏重于中医传统理论。学制为预科三年,学习基础课程;本科二年,主要为临床实习。

章次公很勤奋,常熬夜苦读。他博览群书,过目不忘,且敏悟过人,深受老师丁甘仁的器重。丁甘仁是江苏孟河人,能熔经方、时方于一炉,而又有自己的创见;处方用药既有严谨的法度,而又能圆机活变,自出机杼。章次公对丁师深为服膺,从孟河派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后来章次公又师事经方大师曹颖甫。曹颖甫对仲景之学研究有素,临证常用经方,大刀阔斧,风格泼辣,与丁甘仁纤巧缜密的风格迥异。《伤寒论》、《金匮要略》文深义奥,曹颖甫以其精深的国学根底,将仲景原旨讲解得十分透彻,深为弟子所折服。

1925年,章次公毕业后,被分配到母校的广益中医院三等病房做中医师兼护士。这里的病人几乎都是身患重症、危症的贫苦百姓。章次公深为同情,希望能尽量缩短疗程,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他常说:对贫困病人的治疗,必须3剂汤药见分晓。故处方时抓住主症,试用药味少、药量大的方法,以力专而效宏,切中要害,药到病除。他还善于细致观察用药后病情的细微变化,以及时作出调整。艰苦的工作环境,给了章次公很好的锻炼机会,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逐渐形成“辨证准确,用药泼辣”的风格,在学术上多有创见,成为上海小有名气的中医师。这段不寻常的经历,使他受益终生。

1928年,章次公成为章太炎弟子。他出于对太炎先生的敬仰,取“次公”为字。章太炎是近代中国国学大师,其学问博大精深,对文字、音韵、训诂、经学、诸子、史学、哲学、佛学等均有深邃的研究,且对岐黄研究有素,尤嗜仲景之学。

章次公回忆说:“我从前问业于太炎先生的时候,先生指点我治医之余,如能对印度因明之学加以研究,当有助于察事辨理;如能用印度因明学的方法研究仲景的辨证用药,可以更加深切。”“因明学”是印度佛教逻辑学,是关于推理、论证的学说。章次公善于吸收国外有科学价值的思想,研究后深为折服,说:“学问极,则在舍似存真,因明一学,乃印度教人以辨真似之学也。”

太炎先生擅长作联语,题字喜用篆书,曾为章次公篆一对联:“嗜学当如食鸡跖,解经直欲析牛毛”,抬头为“书赠次公”,落款为“宗人章炳麟”,可见师生情谊深厚。

受国学大师章太炎朴实无华治学风格的熏陶,章次公治学崇尚实际,反对不着边际的空谈。他国学基础深厚,撰述汰华词,重佐证,断感情,戒妄牵,都是遵循太炎先生的家法。他将中医学植根于国学基础,注重临床实践,走出了一条朴学治医的道路。

章次公与王一仁、秦伯未、严苍山、许半龙等人感叹“中医界办学虽有多年,究竟毫无进展……中医教育几致沦亡,苟非从根本阐明学术、陶铸人材,则今日中医竟有釜底游魂之势”,乃发起创办中国医学院,经一年筹备,于1928年2月正式开学。该院学制为四年全日制,课程设置中西医并蓄,但仍较注重中医传统理论,中医课始终占70%以上,教材全部由任课教师编写。

章次公不因循守旧、墨守成法,虽先后在母校及中国医学院执教,然而他觉得两校环境均不能充分发挥其志向,遂于1929年,与徐衡之、陆渊雷3人创办上海国医学院。除中医必修课外,另添加西医基础医学,如生理、解剖、病理、生化等。力主中医要科学化,抛弃中西医成见,采取中西医结合,重实际而不尚空谈。各科讲义内容多用现代科学解释古代医学经文,使学生耳目一新,颇有吸引力。上海国医学院开办仅3年,培养学生百余人,因兵荒马乱,经费不足,遂告停办。

章次公先后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苏州国医专科学校授课,讲授药物、时病、杂病等。数十年后,弟子王玉润回忆当年的上课情景:“记得第一次见到章次公先生是在课堂上。当这位新来的药物学老师站在我们面前时,我不由大失所望,那么矮的个头,身上的长衫像是几年没洗过,戴着一副眼镜,真是有些呆相。只见他二话没说,便在黑板上吃力地写下‘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八个大字,这便引得我们很想听听他有何许高见。没想到这么一个‘呆人’讲起话来有苏北口音,却口若悬河。从《黄帝内经》一直讲到《本草纲目》,一个个药名,一个个方子讲得头头是道,同学们不由叹道:‘这先生好记性!’”

P6-8

序言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夺目瑰宝。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它仍是中国医药卫生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民族体魄康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和科技文明的结晶,是勤劳聪慧的中华儿女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奇迹。它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严谨的哲学内涵。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医药人、一辈又一辈名医大家的实践探索、薪火传承一总结完善、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方法、丰富的医学内容、实用的制药技术。具有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应诊灵活、普适简廉和预防保健作用显著的巨大优势,在世界医学之林独树一帜,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与医疗保健事业,已经并正在作出积极的贡献。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彰显中医药学家的丰功伟绩,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办公室、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精诚合作,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关怀和指导下,为中华近现代百年来贡献卓著、深受敬仰的150位中医药学家,编撰出版了这部大型传记丛书《中华中医昆仑》。丛书以传主姓名为卷名,生年为卷次,每卷3万字,10卷为1集,共15集;采用评传体裁,记载他们的生平事迹、医术专长、学术思想、传承教育、医风医德、养生之道和突出贡献,使这些宝贵的医学成就和精神财富发扬光大,千古流芳。

丛书取名《中华中医昆仑》。昆仑山,被尊为“万山之祖”,柱西北而瞰东南,立中国而凭世界,凌驾乾坤、巍然屹立。以其高峻豪迈、绵延起伏的磅礴气势,寓意中华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和永不衰竭;以其挺拔雄伟、高耸入云的恢弘气魄,彪炳一代中医药学家的丰功伟绩、杰出贡献和不朽勋业。

丛书入选传主,从全国范围推荐遴选,遍及中医药界各个领域。有临床家、理论家、药学家、教育家、医史文献学家;有名师亲授、世医家教、学派传人、院校毕业和自学成才者;有师徒并驾、父子齐名和伉俪联袂者。他们学术造诣深厚、诊疗技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学科地位崇高、科研成果丰硕、医风医德高尚、国内外影响较大,从医学理论到临床实践,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近现代百年来中华中医药界的杰出代表。

丛书的出版,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振兴中医药事业,造就中医药人才,普及中医药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填补了我国为著名中医药学家大规模撰写传记的空白;也是一项抢救性工作,因入选传主已仙逝过半,许多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日见散逸,将之收集整理、编撰成书,功垂后世、利国利民;更是一项承前启后的工作,总结传主经验,传承中医药伟业,继往开来,光耀世界医学之林。这部医文结合,富蕴历史性、学术性、文学性和实用性的鸿篇巨制,对医疗、卫生、科研、教育及全球关注中华中医药文化的各界人士,都有重要的参考和阅读价值。

丛书的编撰出版,是一项巨大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工程,在策划、撰写、编辑、出版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和支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并组织专家对全书进行终审;数百名专家、学者亲,临指导,参与规划;有关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中医局(处)给予大力帮助;传主及其亲属、弟子热情支持、密切配合;撰稿人深情满怀、辛勤笔耕;编审专家尽心竭力、精工细琢;关爱中医药事业的企业家热心公益、慷慨资助;全体工作人员不辞辛劳、无私奉献,这一切使丛书得以顺利出版。对此,我们深表谢意。  由于时间紧迫和资料搜集困难,加之水平有限,难免有疏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中华中医药学,历史悠久,浩浩汤汤,发端于远古,奔向于未来。百年对于历史,不过是短暂的瞬间;百人对于万众,不过是沧海一粟。然本丛书所记载的百年百人,则无疑是波澜壮阔的中医药发展史上辉煌的篇章和光芒闪烁的璀璨星辰。

张镜源

2011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中医昆仑(第5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镜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208994
开本 16开
页数 44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65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7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6.2
丛书名
印张 2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5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4: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