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英诗的境界(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斯宾塞(一五五二——一五九九)”、“弥尔顿(一六○八——一六七四)”、“蒲柏(一六八八——一七四四)”、“安德鲁·马伏尔(一六二一六七八)”、“托马斯·格雷(一七一六——一七七一)”、“布莱克(一七五七——一八三二)”、“华兹华斯(一七七○——一八五○)”、“司各特(一七七一——一八三二)”、“拜伦(一七八八——一八二四)”、“雪莱(一七九二——一八二二)”、“济慈(一七九五——一八二一)”、“哈代(一八四○——一九二八)”……《英诗的境界》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王佐良(1916-1995)先生的一本小书。

内容推荐

《英诗的境界(精)》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王佐良(1916-1995)先生的一本小书。王佐良与卞之琳、冯至、穆旦、袁可嘉等同属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西南联大师生群,接受了现代诗歌洗礼。

《英诗的境界(精)》正是在十余则专栏文章的基础上重新编订而成。

目录

中古民谣

斯宾塞(一五五二——一五九九)

弥尔顿(一六○八——一六七四)

蒲柏(一六八八——一七四四)

安德鲁·马伏尔(一六二一六七八)

托马斯·格雷(一七一六——一七七一)

布莱克(一七五七——一八三二)

华兹华斯(一七七○——一八五○)

司各特(一七七一——一八三二)

拜伦(一七八八——一八二四)

雪莱(一七九二——一八二二)

济慈(一七九五——一八二一)

哈代(一八四○——一九二八)

霍思曼(一八五九——一九三六)

叶芝(一八六五——一九三九)

缪亚(一八八七——一九五九)

艾略特(一八八八——一九六五)

麦克迪尔米德(一八九二——一九七八)

欧文(一八九三——一九一八)

燕卜荪(一九○六——一九八四)

奥登(一九○七——一九七三)

司班德(一九○九——一九九五)

R.S.托马斯(一九一三——二○○○)

拉金(一九二二——一九八五)

琼生(一五七三——一六三七)

兰陀(一七七五——一八六四)

莫里斯(一八三四——一八九六)

格瑞夫斯(一八九五——一九八五)

麦克尼斯(一九○七——一九六四)

绍莱·麦克林(一九——一九九六) 

显默斯·希尼(一九三九——)

试读章节

马伏尔是政治上的活跃人物,做过弥尔顿在革命政府里任拉丁书记时的助手,写诗歌颂过克伦威尔,然而王政复辟后却未受追捕,反而当了议员,他也不改本色,替弥尔顿辩护,对朝政讥刺,锋芒及于国王查理二世本人。

他写诗不多,但有少数作品至今传诵,特别是《致他的娇羞的女友》与《花园》两首。

《致他的娇羞的女友》是情诗,然而又写得如何不同寻常!为了表示爱情的长久,把《圣经》里的洪水、辽远的印度、历史上的大帝国等等都扯了进来,对爱人的身体的赞美也是愿意“用一百个年头来……凝视你的娥眉,用二百年来膜拜你的酥胸”,而用了这无限扩大的“气派”,却只为点出青春在15l快消逝,而一旦逝去,则前面只有。一片永恒的沙漠”。因此力姑娘去掉贞女的矜持,而要全力投入恋爱——不是慢吞吞地盈文尔雅地爱,而要像“烈火”,像“食肉的猛禽”,“把时间立刻吞掉”,“通过粗暴的厮打把我们的欢乐/从生活的两扇铁门中间扯过”。如果说,这诗的前半写得有点俏皮,到了后半则是完全认真的。前面是时间、空间的大扩张,后面则是突然缩小到火热的情欲一点上。所谓“玄学派”,实际上是最入世的。多恩如此,马伏尔也如此。

《花园》一诗属于牧歌(Pastoral)类,写的是理想世界。诗人感到在人世追逐荣名实在不如隐居花园,后来凭想象进入了一个无忧的伊甸园。但是中间经过若干层次,一层比一层更纯净,更自在,直到超脱凡尘,而他的伊甸园又不同于《圣经》上的伊甸园,其中并无夏娃出现,也就没有“原罪”的威胁。然而诗人又知道希冀。超出凡人的部分,是妄想”,所以最后一节又回到一种中层境界,安于“用碧草与鲜花来计算”时间的人世的普通花园。

诗人拿来与尘世的五颜六色相对比的是绿色,这是他的主要象征,一则云“不论是白的,还是红的,看来/总不及这可爱的绿色那么昵爱”,再则云:

Annihilating all that’s made

To a green Thought in a green Shade.

把一切凡是造出来的,都化为虚妄,

变成绿荫中的一个绿色的思想。

(杨周翰译文)这可能是马伏尔全部诗作里最有名的两行,也是历代学者和批评家绞尽脑汁力图阐明的两行。比较可取的解释是两种:1·把全部物质世界化为非物质的,2.与绿色思想相比,物质世界毫无价值。不论如何解释,这两行体现了作者在艺术上的精心,上行用了annihilate(消灭)这个厉害的词,下行又重复green(绿)两次,而且两行出现在全节之末,更使这两行突出地受到注意,此外用green Shade之实来调剂green Thought之虚,也使我们看清富于形象的诗怎样大异于长于逻辑思维的哲理文章。

玄学派诗之难能可贵处正在以哲理入诗,而诗不仅不减本色,反而更加动人。

下面是上述两诗中一首的译文,译者是杨周翰同志:

致他的娇羞的女友

我们如有足够的天地和时间,

你这娇羞,小姐,就算不得什么罪愆。

我们可以坐下来,考虑向哪方

去散步,消磨这漫长的恋爱时光。

你可以在印度的恒河岸边

寻找红宝石,我可以在亨柏之畔①

望潮哀叹。我可以在洪水②

未到之前十年,爱上了你,  你也可以拒绝,如果你高兴,

直到犹太人皈依基督正宗。③

我的植物般的爱情可以发展,

发展得比那些帝国还寥廓,还缓慢。

我要用一百个年头来赞美

你的眼睛,凝视你的娥眉;

用二百年来膜拜你的酥胸,

其余部分要用三万个春冬。

每一部分至少要一个时代,

最后的时代才把你的心展开。

只有这样的气派,小姐,才配你,

我的爱的代价也不应比这还低。

但是在我背后我总听到

时间的战车插翅飞奔,逼近了;

而在那前方,在我们面前,却展现

一片永恒的沙漠,寥廓、无限。

在那里,再也找不到你的美,

在你的汉白玉的寝宫里再也不会

回荡着我的歌声;蛆虫们将要

染指于你长期保存的贞操,

你那古怪的荣誉将化作尘埃,

而我的情欲也将变成一堆灰。

坟墓固然是很隐蔽的去处,也很好,

但是我看谁也没在那儿拥抱。

因此啊,趁那青春的光彩还留驻

在你的玉肤,像那清晨的露珠,

趁你的灵魂从你全身的毛孔

还肯于喷吐热情,像烈火的汹涌,

让我们趁此可能的时机戏耍吧,

像一对食肉的猛禽一样嬉狎,

与其受时间慢吞吞地咀嚼而枯凋,

不如把我们的时间立刻吞掉。

让我们把我们全身的气力,把所有

我们的甜蜜的爱情揉成一球,

通过粗暴的厮打把我们的欢乐

从生活的两扇铁门中间扯过。

这样,我们虽不能使我们的太阳

停止不动,却能让它奔忙。P28-33

序言

《英诗的境界》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王佐良(1916-1995)先生的一本小书。王佐良与卞之琳、冯至、穆旦、袁可嘉等同属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西南联大师生群,接受了现代诗歌洗礼。他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原清华大学外语系),留校任教,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系主任、副院长,从事文化交流和文学研究工作,不仅在翻译方面,而且在评价和介绍外国诗歌方面不遗余力,对新中国的英语教学和英文翻译做出很大贡献。

80年代末,王佐良开始参与主持编写五卷本的英国文学史,同时发愿要为中国学生和诗歌爱好者写一部英国诗史,日后陆续出版有《英国20世纪文学史》、《英国散文的流变》、《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英国诗史》等多部专著,皆是内容充实、语言通畅、传布甚广的佳作。王佐良一直强调,撰写文学史,离不开对经典作家、作品的选择和介绍,与其枯燥乏味地陈述事实、理论,不如让读者更多地面对原作,增加直接体验的机会。但也不能忽视了赏析和点评,只有甄别习见,贴近文本,才能真正恰切、精到地使人明了这些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因此,在研究写作的过程中,他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诗歌爱好者的位置上,又重读了不少英诗,写了大量笔记,从单篇欣赏到整个诗人的评论都有,不求全面,长短也无定规,旨在传达会有心得的韵味。这些专著之余的笔记素材稍事整理后,连载在1987年的《读书》杂志“读诗随笔”专栏,刊出之后,因其灵巧而言之有物,颇受读者喜爱。

《英诗的境界》正是在此十余则专栏文章的基础上重新编订而成。书中收录三十一篇作者谈论英国诗人、作品的散文,所涉范围很广,从中古民谣到17世纪的弥尔顿、蒲柏,从浪漫主义的布莱克、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济慈到世纪之交的哈代、叶芝,也包括艾略特、奥登等典型的运用现代派手法写作的作家,但全书并非教科书般面面俱到,例如乔叟、莎士比亚等大家并未涉及,因为作者的本意并非要撰写一部系统的学术著作,而是希望能以写意和点睛的笔法来传达诗意,有话即长,无话即短,尽量避免学院或文学家圈子里的名词、术语,却也不怕暴露自己的偏爱、激情,把读者当作一个知心朋友,希望读者能有耐心倾听他常年浸泡在英语诗歌世界中所收获的心得。

1991年本书收入由三联书店推出的“读书文丛”,1998年又收入“三联精选”第一辑。此次收入“中学图书馆文库”,希望它继续成为读者朋友了解英语文学的一扇窗口,透过它,可以提升英文素养,领略诗艺魅力,窥见诗歌语言所呈现的丰富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编辑部

2012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英诗的境界(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佐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39910
开本 32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0
13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