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何谈人民币--保卫人民币续
内容
编辑推荐

所谓最难攻克的意识形态壁垒是指中关关系,这也是人民币大战略的核心话题。何志成老师在《老何谈人民币——保卫人民币续》一书中反复强调一个“和”字,它既是人类和平的“和”,也是中美关系的“和”。而这两个“和”字,其实是相通的。“和”是大局,是战略,也应该成为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最大公约数”。其实,何谓“境外敌对势力”,中国老百姓是看得出来的。

关心中国命运前途的人们,希望认真读一下《老何谈人民币——保卫人民币续》。

内容推荐

汇率问题是经济学最复杂,最深奥的问题,它的本质深藏于国际商品和劳务交换及全球虚拟金融市场的大幅度波动之中。揭示汇率本质是现代经济学的难题,但建立现代经济学思想体系却更加重要。何志成的这本《老何谈人民币——保卫人民币续》,在《保卫人民币》一书之后,继续探寻入门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金钥匙。

货币战争理论是不可取的,但汇率之争却贯穿整个新经济时代。人民币的“上位”趋势与欧元的“破位”趋势形成鲜明对比,它生动地说明,决定汇率中长期走势的不是阴谋诡计,不是市场操纵,而是劳动力价值变化。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是强大的,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也很多,有利于中国崛起的基本面因素没有因为欧债危机以及其他的危机而改变,相反,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却为中国崛起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抓住这个机遇,唯有继续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而改革的抓手,就是人民币走向世界。《老何谈人民币——保卫人民币续》详述了有关人民币在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支柱性货币道路上所必然面对的一系列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难题。

目录

第1章 人民币将是新经济时代的世界支柱货币

第1节 人类历史巨变需要新的经济学思想指引

1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新的经济学思想做指引

2 经济学要研究战争,但不能拿世界大战忽悠人

3 稳定的世界货币体系,可以使人类避免战争

第2节 现代经济学是世界经济学

1 经济一体化的前提是混合经济

2 混合经济需要渐进地融合,世界经济学应该诞生在中国

3 人民币是“和平币”

4 世界和平需要人民币参与,中国强大需要人民币走向世界

第3节 人民币要抓住列强“打盹”的有利时机尽快走向世界

1 世界货币体系应该是能够平衡世界经济的,美元独木难撑 才是人民币的机会

2 世界货币体系中的亚洲货币不是亚元

第4节 人民币独特的国际化之路

1 人民币汇率将在市场化改革中维持震荡上行

2 人民币将走一条与众不同的国际化之路

3 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不可阻挡

4 全球债务危机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5 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稍纵即逝

第2章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大前提是中国保持强大,坚持改革开放

第1节 中国经济能否长期保持对全球的吸引力

1 人民币实现渐进改革的前提是汇率坚挺

2 中国经济在风险潜藏的地雷阵中前行

第2节 中国经济的内生弊端是不能靠减速解决的

1 中国经济减速是真是假

2 中国经济减速过猛,银行业要破产

3 中国经济冰火两重天,改革阻力很大

4 减速不能急刹车,保增长要抓主要矛盾

第3节 左右为难的中国经济与上下两难的人民币汇率

1 人民币停止升值不仅是经济下行的重大信号

2 要发挥汇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3 官员业绩考核为什么难以摆脱GDP

第3章 经济转型的重点是提高混合经济中的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比重,人民币要成为“公民币”

第1节 宏观经济学为什么需要强调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1 市场经济不是最好的经济模式,但计划经济模式被“扩大化”,政府随意命令经济,一定是最坏的经济模式

2 中国经济转型的重点是什么?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法是什么?

3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必须是解决政府调控与市场调控的平衡

第2节 人民币应该成为公民币

1 “人民银行”在哪里?人民币为什么要成为公民币?

2 虽然固定汇率制是为国有企业服务的,但利率市场化改革应该缓行

3 公民社会应该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社会,也是更加公平的社会

4 “弃虚取实”提法的本质还是想绕过市场化改革

第4章 虚拟金融市场是储备劳动力价值的唯一市场

第1节 保卫人民币既要保卫创造价值的劳动,更要保卫转为储备的劳动力价值

1 经济学基础理论因创新劳动和人类寿命延长而必须改写

2 虚拟金融市场为什么会出现

3 美联储为什么要坚持实行长时间的超宽松货币政策

4 储备资源也是虚拟金融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

第2节 全球债务危机的实质不是虚拟经济太虚,而是劳动力价值太虚,实体经济太虚

1 劳动力价值的国际交换浪潮暴露出发达国家劳动力价值估值过高

2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力价值升值为什么同时伴随通货膨胀

3 中国会不会爆发债务危机

第3节 虚拟金融市场是储备劳动力价值的唯一市场

1 劳动力价值的跨时空交换

2 世界货币体系的支柱货币一定是全球储备货币

3 储备劳动力价值的是一个全球流动的虚拟金融市场体系

第5章 货币异化理论与新的经济周期理论

第1节 货币异化与“劳动”的升华

1 货币异化与劳动异化,创新劳动需要虚拟金融市场定价

2 创新劳动与经济周期

3 领导全球创新劳动大周期使美元相对坚挺

第2节 人民币国际化是全球经济大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全球经济大周期与中国的崛起

2 市场化改革将使中国避免经济硬着陆

3 贫富差距的周期性

第3节 虚拟金融市场周期与通货膨胀周期

1 “虚实背离”论对全球是个伪命题,对中国是个错命题

2 通货膨胀大周期与实体经济的大周期是同步的,调节它,必须依靠虚拟金融市场

第4节 人民币“外升内贬”之谜

1 固定汇率制,是一个国家不自信的表现

2 人民币内含的劳动力价值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有升值空间

3 购买力贬值与财富缩水,后者才是应该关注的重点

4 人民币汇率市场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投资市场

第6章 民间金融与利率市场化改革

第1节 都是用人民币,含金量却大不同

1 温州试水民间金融改革,为什么利率市场化只字不提

2 钢铁厂多数是国有的,为什么钢铁贸易商都是民营?这是体制的原因,而且是“逼良为娼”的体制

3 钢铁厂拿到的人民币贷款都填窟窿了,还通过保证金将风险转嫁到民营企业经贸商头上,民营企业想活路,就得铤而走险

第2节 中国的高利贷市场及利率市场化改革

1 中国的资金市场也是“混合经济”,层次分明

2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宏观经济结构存在悖论关系,矛盾很大

3 利率市场化改革应该缓行

4 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是资产证券化

5 金融体制改革的先后顺序辩

第7章 人民币大战略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大博弈

第1节 欧债危机的深远影响

1 欧元继续维持在12200点上方纯粹是政府力量所为,这会被市场用脚投票

2 人民币战略的核心,就是走向世界。走向世界的关键是强身健体,是中国的微观经济基础要变

3 疲软的欧元与欧元缩小版

4 坚信欧债危机只属于欧元区和非美货币国家,日元在2013年将首当其冲,成为第二个受害者,而美元则是受益者

第2节 美元会被高负债率压垮吗

1 美联储长期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是必然的

2 美债总量巨大,但目前还没有对美元构成严重威胁

第3节 保卫人民币不能靠黄金

1 世界货币体系是金本位制的“克星”

2 黄金还不会立即大幅度下跌,但储备黄金可以找到更安全的替代品,如加元和人民币资产

3 黄金的抗通胀功能是相对的

4 黄金的避险功能也是炒作

第8章 人民币是中国的,人民币的问题也是中国的

第1节 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先要解决所谓“外来敌对势力”问题

1 “外来敌对势力”一说是拒朋友于千里之外的梦呓

2 美元、欧元、人民币大三角关系,中国可能排第二

3 人民币越是坚决地走向世界,中国的美元、欧元资产越安全

4 对美元是否需要保持足够的警惕

第2节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核心是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

1 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新思维

2 中国企业走出去存在战略“双赢”机会

3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需要人民币汇率稳步升值

第3节 对中国“三农”问题的新思考

1 农业的隐性成本正在逐步显性化

2 农产品优质优价是吸引农民回来种地的关键

3 农民工问题很可能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4 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对中央政府改进“三农”政策仍然充满期待

试读章节

货币战争理论最大的错误是受极“左”思潮影响,仍然“以阶级斗争为纲”,天天想着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境外敌对势力”要将中国拖入资本主义深渊等。如果以战争思维指导宏观经济,我国的绝大多数资源将向“备战备荒”倾斜,中国绝不可能走向和平发展之路,人民也绝不会过幸福安稳的好日子,人民币更不可能走向世界。战争是可能打的,但那是为了避免大国间的永久对抗。世界主要国家不仅要和平,更要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是和平的稳定器,还是战争的发源地,对世界很重要,对中国更重要。人民币要走向世界,和平发展是最大的前提。

人类有没有可能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有没有可能实现持久和平?这是新经济时代经济学立论的出发点,或日理论逻辑的出发点、制高点。

如果判断人类世界难免会发生一场毁灭性的大战,任何经济学都没有用。为什么?战争不需要任何创造价值的劳动,只存在毁灭价值的“动作”,即使在战争时期有劳动,也是无价的——不需要报酬的“劳动”是不需要用货币去计量的,因此也不需要经济学(或者只需要掠夺经济学)。

任何时代的经济学,逻辑起点都是劳动,而且是和平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财富,没有财富就无需计量,无需等价交换,无需货币。货币学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没有财富的时代不可能产生经济学,不创造财富的社会不需要经济学,当然也不需要货币!货币战争的最终结论其实就是无需货币!

先要明确和平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经济学才能够发展。

在一个很可能实现长期和平的新时代,“劳动”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巨变!经济学将“劳动”分为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则是劳动价值量的尺度或日计量单位。所谓巨变首先是具体劳动的巨变,随之带来的则是抽象劳动几乎无法计量——创新劳动的价值量太大了。计量抽象劳动、创新劳动需要新的价值“尺度”——异化了的“货币市场”。

人的生命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他能劳动,能够创造财富。古典经济学首先研究的就是人类的(体力)劳动,以及劳动与什么生产要素相结合后才能创造财富。最经典的概括就是: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所谓土地指的是农业经济时代唯一能与劳动相结合的生产要素,而在工业经济时代,土地的概念可以扩展为诸多自然资源。但在如何黏合这“两大”生产要素的问题上,近代经济学发生了很大分歧。原因就是资本的介入,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与劳动天生是对立的,但他们无法解释现代社会资本的力量会越来越强,以及没有资本的黏合,任何市场要素都几乎无法创造财富。

资本是恶魔,还是神话?在远古时代,土地和自然资源是天然的,它可以靠劳动去开发,因此“劳动创造财富”的论断很容易被认可,但在现代社会,工业进步和社会分工可以极大地提高自然资源的价值——包括利用率,而工业经济是一分钟也离不开资本和劳动的。于是,资本的积累,资本的运用,资本的管理,必然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其实,如果仅仅从创造财富的角度进行经济学的研究,很容易想到另一种极其简单的方式,就是掠夺。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土地和自然资源都是战争掠夺的对象,包括人力资源,人类无数次战争的动机就是掠夺——无偿占有。随后,强大的资本也很容易想到这种简单的方式:由资本去制造战争机器,并通过战争机器去掠夺别国资源,占有别国的廉价劳动力。这就是所谓的战争经济学——但它被强加到资本头上。经济学家随后发现:战争其实根本不需要资本,只需要强大的国家或日战争狂人,因此,世界大战不需要经济学,更不需要经济学家,关键是不需要劳动,战争可以不劳而获。因此,国家资本主义,也不需要经济学,“文化大革命”也不需要经济学,均贫富,也不需要经济学!战争状态下没有创造价值的劳动,均贫富很可能使不劳动者也变富。经济学之所以还叫经济学,就是为了制止掠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指出了“资本”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走向掠夺,通过战争手段解决经济争端具有历史必然性,殊不知,经济学也就从此断代了——无产阶级革命最先抛弃的理论,就是经济学。奇怪的是,现在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又在研究战争经济学,而且以货币战人手,很长时间,研究战争要比研究经济学更吃香,乃至一些经济学家有了用战争词汇描述经济学的习惯,如《货币战争》。P6-8

序言

在中国即将迎来第二次改革开放浪潮的前夜,何志成老师与我在凤凰卫视中文台一起做了一期关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话题的节目,之后,何老师说,他希望我为其新书《老何谈人民币——<保卫人民币>续》作序。让一个素昧平生的人给如此重要的一本书作序,我感觉到一种被信任的沉重。很显然。,何老师信任我,是因为我们俩在中国必须深化改革,尤其是必须深化金融体制,包括国有企业改革等核心问题上看法一致。

中国将迎来第二次改革开放浪潮,但分歧不小。有人说,主张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人是自由派,是“右”派,这顶大帽子不小。我愿意与何老师一起背!

我十分赞成何老师这样的观点:中国真正要实现强国梦,有机会,但机会很可能稍纵即逝——这个世界可以容纳更多的强国,但不可能容纳几个像美国一样的强国。中国要想和平地实现与美国平起平坐,唯有进一步改革开放。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意味着打破近十年来形成的利益格局,这一利益格局的主要特点就是国有企业不断地“做大做强”,而民营经济却越来越弱,微观经济环境越来越倾向于“国家垄断”,越来越倾向于非市场化,这与世界主流经济潮流背道而驰。

要深化改革,必须减少阻力,寻找“最大公约数”,我很理解何老师的良苦用心,他强调要抓住两大没有人能够反对的主题以推进改革开放;同时攻克一个最难攻克的意识形态壁垒,以减少中国崛起的国际阻力。

两大主题,一是人民币走向世界,这个主题没有人敢反对,因为它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同时也是中国一系列改革的最好抓手;二是“混合经济”,或日适度地“国退民进”。谁都知道,民营经济不可能再退,国家的希望应该在民营经济的又一次崛起。为此,只能减少对国有企业“过度的”照顾,国家的优质资源要由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共同分享。“混合经济”提法应该能被绝大多数利益集团所接受。

所谓最难攻克的意识形态壁垒是指中关关系,这也是人民币大战略的核心话题。何老师在《老何谈人民币——(保卫人民币)续》一书中反复强调一个“和”字,它既是人类和平的“和”,也是中美关系的“和”。而这两个“和”字,其实是相通的。“和”是大局,是战略,也应该成为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最大公约数”。其实,何谓“境外敌对势力”,中国老百姓是看得出来的。

进一步改革开放需要有紧迫感,但也要渐进。我们赞成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但并不同意国有企业私有化;我们赞成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但不赞成很快完成自由浮动汇率制改革,更不赞成人民币大幅度升值;我们相信经济的自由化能够促进政治的民主化,但更相信民主化不能演变为“大鸣大放大辩论”的“文革”化。改革要渐进,民主化更要渐进。

对于中国,最紧迫的改革是建立法治社会,而法治是有共同价值观的。一个“和”字应该可以概括普世价值观。《老何谈人民币》一书从头至尾,很好地诠释了这个“和”字。中国的改革路径,争议是很大的,但老何主张的这个“和”字,应该能够让很多人接受。

关心中国命运前途的人们,希望认真读一下《老何谈人民币——<保卫人民币>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何谈人民币--保卫人民币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志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297581
开本 16开
页数 2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4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5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22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1
18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