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智业革命--解体工业社会(从理性时代到智性时代)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从农业经济的兴起,到工业革命,都是围绕动力革命展开。21世纪,智业革命则是把机器化的方向从动力机器转向思维机器,把智力活动本身变成正规的生产。而且是社会化大生产,专门生产思想、艺术和科技知识,并将工业部门置于其下,引发劳动生产率革命性增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大跃升,重塑人类社会,由此打开更高层次的产业大时代——智业时代。 作者简介 林东,战略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智能硕士、运筹学博士、指挥学博士后,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2006年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会访问学者,2007年日本防卫研究所研修员,2017年哈佛大学客座研究员。曾立三等功2次,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代表性著作《超越军种时代》。 目录 上篇 智业革命Intellgence revolution:智力大生产 第一章 人的劳动质变:从制造转向创造 一、工业化危机打开新发展空间,催生智力爆发的土壤 二、智力工具涌现,推动创新活动走向产业化 三、人的劳动从制造物质产品转向创造智力产品 小结:跳出工业化视野迎来更具决定性意义的发展机遇 第二章 生产与生活迁移:从城市转向园区,汇聚于网络 一、城市去工业化和产业中心地带位移,造就智业革命基地 二、园区崛起于城乡接合部,成为智业孵化器 三、网络联通园区、城市和农村,从人力集中走向智力汇聚 四、衣食住行的革命为智力赋能,取消城乡差别 小结:大迁移带来第三产业大聚合,涌现智业 第三章 生产方式与销售方式革命:“智创-研发-产销”新架构 一、生产结构的变革:“产学研综合体”涌现“智创-研发-产销”新架构 二、智创阶段: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产业化 三、研发阶段:设计与体验产业化 四、产销阶段:在线机器人智造与产销一体化 五、大规模网络平台上的智力生成是智业生产方式的标志 小结:从制造转向生成是生产方式革命的实质 第四章 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智民阶级与网约关系 一、工业社会雇佣关系建立在劳动者对货币资本的依附之上 二、智力就是资本,劳动者从客体转变为主体,打破对货币资本的依附 三、从雇佣关系走向网约关系,演化新阶级 小结:灰领崛起预示“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成为不远的现实 第五章 高级的社会分工:从分工——交换范式卜升到互动——共享范式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的背后是社会分工的升级 二、协同论取代控制论,产业社会范式从分工为中心迈向协作为中心 三、社会分工与协作的变革反映劳动生产率的革命 四、新劳动价值论:劳动生产率的重新计算揭示工业社会解体 小结:从“分工是文明的起点”迈向“互动是文明更高的起点” 中篇 智业社会:共享制(以新兴大国为例) 第六章 生产资料使用权变革:迈向共享制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资料占有权,但行政化运行制约资源使用方式,妨碍公有制竞争优势的发挥 二、跨进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关键在于生产资料使用权的释放 三、行政赋能社会化使用:共享制打开“共同富裕”之门 小结:共享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七章 经济变革:公益化与商品化相结合,市场经济跨接共享经济 一、公益化与商品化平衡发展,展现智业社会的经济图景 二、平台经济是基础,推动共享经济与市场经济接轨共振 三、开源经济出创新,推动资源、资本和知识产权开放 四、合作经济开花结果,众筹共创颠覆固化的工业经济模式 小结:迈向社会主义共享经济新阶段 第八章 制度升级:从民主迈向共治,从法制社会迈向信用社会 一、从民主迈向共治,以多数人互助的社会治理实现平等共享 二、从法制国家迈向信用社会,拥抱超越国界的新社会契约论 三、以政府与社会共赢为宗旨,把政社共治立起来 小结:缔造政社共治的新时代 第九章 组织转型:变刚性的指令型政府为灵敏的赋能型政府 一、开启政府赋能运动:转变刚性的行政化组织 二、政府赋能去官本位思想,行政、市场与社会权力分流降低制度成本 三、科学决策去主观主义,普及政策听证会和议事会制度 四、实干精英去官僚化,大兴干部竞选竞聘与社会监督制度 五、日常政务去层级化,推行一站式公共管理和事务性公务员机器人化 小结:政府竞争力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 第十章 社会变革:从共和国家迈向共享社会 一、从共和国家迈向共享社会,跑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新一轮竞赛 二、向发达资本主义学管理并对接管理,以公共利益最大化牵引政府绩效改革 三、抢占鳌头,推动共享社会率先在濒海地带展开 四、开启大陆共和国——濒海共享社会——海洋共产世界的历史进程 小结:共享社会是全球化的新高峰,优势交换促进大国对接 下篇 智业文明:智性时代 第十一章 东西方文明“大合流”:全球文化大交融运动 一、中西合璧:工业革命暴露西方文明缺陷,呼唤东方文明来弥补 二、东方龙的觉醒:中华文明回归全球化的主场,形成智业文明双驱动格局 三、东西方文明相互嵌入,为文化大交融奠定基础 四、大灾变催化文明大觉醒,从历史的“大分流”转向“大合流” 五、超越文艺复兴,文明大合流孕育新轴心时代 小结:“文明合流论”VS“文明冲突论” 第十二章 科学大融合:汲取东方文化暗示 一、科学大融合本质是整合科学革命,恢复“综合性学问” 二、科学大融合的基点是跨域叠加人类知识体系 三、科学大融合采取聚变模式:科技与产业创新在边缘处融合,以叠加态兴起 四、汲取东方文明特有的文化暗示,开辟科学发展的有机新轨 小结:各领风骚,东方科学融合与西方科学革命达成完美分工互动 第十三章 哲学世界的突破:回应东方,从理性迈向智性 一、升级世界观:发掘物质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智业革命--解体工业社会(从理性时代到智性时代)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林东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航空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52699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1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68 |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 首版时间 | 2021-09-01 |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12 |
| CIP核字 | 2021146648 |
| 中图分类号 | F279.244.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6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