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实现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建(概念途径与设想)
内容
编辑推荐

《实现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建——概念、途径与设想》一书,是奚雪松博士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不断深入与修正之后完成的论著。奚博士的研究全面梳理了美国遗产廊道的概念体系及其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在结合景观设计学、遗产保护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生态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生态与人文的综合视角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理论与方法,以期解决大运河这类自然与文化资源类型多样、数量众多的遗产区域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问题。

内容推荐

奚雪松所著的《实现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建——概念、途径与设想》旨在从理论和方法上解决大运河这样一类自然与文化资产类型多样、数量众多的跨区域型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问题。强调通过大运河遗产廊道的构建对沿运河区域丰富多样的自然与文化资产进行整体化保护,实现大运河区域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化身份认同、教育游憩机会增加、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等多重目标。以期为当前中国正在开展的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和申请世界遗产行动提供理论与方法的借鉴,并为今后古蜀道、茶马古道等中国五千年文化蕴涵丰富的跨区域型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实现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建——概念、途径与设想》读者对象:城乡规划学、景观设计学、建筑历史与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的学者、在校师生和从业人员:大运河历史文化的研究人员。

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1.1 研究背景/1

1.1.1 国际遗产保护运动的发展趋势/1

1.1.2 国内遗产保护行动的不断推进/2

1.1.3 国内跨区域型遗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亟待深入/2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3

1.2.1 研究目的/3

1.2.2 研究意义/3

 1.3 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路线/4

第二章 遗产廊道概念及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途径/7

 2.1 遗产廊道概念/7

2.1.1 遗产廊道的判别与评价/8

2.1.2 遗产廊道的保护与管理/11

 2.2 遗产廊道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途径——以美国伊利运河为例/13

2.2.1 美国伊利运河国家遗产廊道概况/13

2.2.2 伊利运河遗产廊道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途径/14

 2.3 其他相关概念/23

2.3.1 遗产运河/23

2.3.2 遗产线路/文化线路/24

2.3.3 绿道/28

 2.4 小结/30

第三章 大运河遗产廊道构建的理论与方法/31

 3.1 大运河概况/31

 3.2 大运河历史演变/32

3.2.1 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以前(13世纪中叶以前)/32

3.2.2 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至清咸丰五年漕运废止/35

3.2.3 清咸丰五年漕运废止至新中国成立以前(1855—1949年)/40

3.2.4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1949年至今)/41

 3.3 大运河遗产廊道构建的理论基础/43

3.3.1 当代背景/43

3.3.2 价值认知/49

3.3.3 构成要素/50

 3.4 大运河遗产廊道构建的理论框架/60

3.4.1 概念内涵/60

3.4.2 理论框架/61

3.4.3 构成判别/61

3.4.4 构成评估/65

3.4.5 保护与管理/71

 3.5 小结/80

第四章 大运河遗产廊道构建设想——以山东省济宁段为例/83

 4.1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概况/83

4.1.1 地理位置/83

4.1.2 行政区划/83

4.1.3 地形/84

4.1.4 气候/84

4.1.5 河流湖泊/86

4.1.6 研究范围界定/87

 4.2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的历史演变过程/87

4.2.1 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以前(13世纪中叶以前)/87

4.2.2 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至清咸丰五年漕运废止/88

4.2.3 清咸丰五年漕运废止至新中国成立以前(1855—1949年)/97

4.2.4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1949年至今)/97

 4.3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遗产廊道的构成判别/98

4.3.1 平台建立/98

4.3.2 田野调查/100

4.3.3 信息检验/102

4.3.4 资源登录/102

4.3.5 类型划分/104

 4.4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遗产廊道的构成评估/107

4.4.1 文化遗产评估/107

4.4.2 生态环境评估/122

 4.5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遗产廊道的保护与管理/130

4.5.1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遗产廊道遗产保护区的划定/130

4.5.2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遗产廊道生态环境保护区的划定/133

4.5.3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遗产廊道生态环境保护区总图/144

4.5.4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遗产廊道保护与管理策略/145

4.5.5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遗产廊道解说与展示/147

 4.6 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遗产廊道的影响评估与决策/153

4.6.1 济宁地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53

4.6.2 大运河济宁段遗产区域整体化保护效果影响评估/154

 4.7 小结/156

第五章 结语/159

 5.1 结论/159

 5.2 讨论/162

附录A/163

参考文献/215

后记/22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实现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建(概念途径与设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奚雪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189777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42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79
21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