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北京昆曲研习社复社三十年纪念文集。共收文章约120篇,分成四个部分,包括:昆曲麈谈、曲事述往、我与昆曲、追怀故人。这些文章详细地记录了曲社历年来的一些活动,古今曲社历史沿革、掌故,曲社、曲友的回忆等等,可以说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 图书 | 昆曲纪事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北京昆曲研习社复社三十年纪念文集。共收文章约120篇,分成四个部分,包括:昆曲麈谈、曲事述往、我与昆曲、追怀故人。这些文章详细地记录了曲社历年来的一些活动,古今曲社历史沿革、掌故,曲社、曲友的回忆等等,可以说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目录 序 昆曲麈谈 我看《琵琶记》 说“借”字古今音读与《牡丹亭·惊梦》 《扫松》点滴谈 昆曲身段要诀 二百年来昆腔在北京的盛衰 日本东京大学的昆曲藏书 “横”字读音偶得及其他 近代保留在京剧团体的昆剧 纪念洪昇《长生殿》发表三百周年 昆曲清唱与曲社活动 谈谈《红楼梦》里的昆曲 昆曲演唱中的三个关键性问题有待商榷 《紫钗记·折阳》演唱中的感情处理 《长生殿·惊变》曲牌选析 谈谈改编上演传统剧目问题 对昆曲抢救保存的一些意见 对于继承和发扬昆曲艺术的几点想法 推陈出新——纪念北京昆曲研习社成立四十周年 关于设立昆曲博物馆的建议 谷音社七十年祭——写在中国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 质疑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并论昆曲演唱的另一种文化传承 复社三十年感言 曲事述往 …… 追怀故人 我与昆曲 附录 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昆曲纪事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欧阳启名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语文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84810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2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65 |
| 出版时间 | 2010-08-01 |
| 首版时间 | 2010-08-01 |
| 印刷时间 | 2010-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8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825.53-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59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