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从远古混沌时期开始直至清代。古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发展各具特色。西方贵族视若珍宝的丝绸,漂洋过海而来的宗教,还有那被称为China的瓷器,都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本书介绍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中西文化交往,帮助读者从中认识文化的基本面貌、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所系。
图书 | 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中国读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从远古混沌时期开始直至清代。古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发展各具特色。西方贵族视若珍宝的丝绸,漂洋过海而来的宗教,还有那被称为China的瓷器,都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本书介绍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中西文化交往,帮助读者从中认识文化的基本面貌、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所系。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远古时期中西交通踪迹的追寻 第二章 两汉时期中西交通与文化交流的勃兴 一 “张骞凿空” 二 汉代的丝绸之路 三 班超父子对丝绸之路的苦心经营 四 古代地中海世界对通往东方道路的探求 五 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第三章 唐宋时期中西文化的交融 一 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二次高潮 二 唐代中西陆路交通的发展 三 海上丝绸之路的勃兴与繁荣 四 唐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盛况 五 宋代的中西海陆交通 六 中国陶瓷文化的向西流播 七 指南针与印刷术的西传 第四章 蒙元和明前期中西交通与文化交流的畅达 一 蒙古西征及其对中西交通与文化交流的影响 二 元代中西海陆交通 三 元代中国与西欧的交往 四 马可·波罗与伊本·巴图塔的来华 五 元代的中西文化交流 六 郑和、哥伦布和达·伽马的伟大航海活动 第五章 近代西方殖民主义的东来与明清之际中西文化的撞击与交流 一 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传教士的大批东来 二 利玛窦与徐光启 三 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三次高潮 四 中国传统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中国读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芳川//万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83142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9 |
出版时间 | 2010-08-01 |
首版时间 | 2010-08-01 |
印刷时间 | 2010-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3 |
丛书名 | |
印张 | 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5 |
宽 | 149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