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语法研究入门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的目的是为那些对汉语语法研究有兴趣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青年教师以及其他语法爱好者指示门径,比较系统深入地介绍语法研究的专门知识,帮助他们掌握比较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学习已经被研究实践证明有效的各种研究方法。

本书收录三十多位汉语法专家的论文,比较系统深入地介绍语法研究的专门知识,每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内容包括:总论篇、漫谈语法研究、通过对比研究语法、汉语和外语对比、现代汉语和古汉语对比、普通话和方言对比、普通话内部的对比、结束语、朱德熙先生论语法研究、眼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汉语语法特点和语法体生活费、汉语语法学史、西方语法学流派等等。

目录

总论篇

漫谈语法研究

通过对比研究语法

 一 汉语和外语对比

 二 现代汉语和古汉语对比

 三 普通话和方言对比

 四 普通话内部的对比

 五 结束语

朱德熙先生论语法研究

 一 眼界

 二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

 三 汉语语法特点和语法体系

 四 汉语语法学史

 五 西方语法学流派

 六 语法研究方法

 七 词类、语素和形态音位

 八 结构、语义、表达三个平面

 九 全方位研究汉语语法

 十 学风和论文写作

扩大语法研究的视野

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

汉语语法研究的展望

 一 目标

 二 要求

 三 思路

 四 局面

 五 结语

怎样阅读语法论文

 附录 语法研究部分论文目录

谈谈撰写语法论文的几个问题

 一 刊物的性质和文章

 二 论题的选择

 三 材料的搜集和整理

 四 文章的安排

语法研究中的十大关系

 一 形式和意义

 二 静态和动态

 三 生成和分析

 四 结构和功能

 五 语言和话语

 六 汉语与他族语

 七 组合和聚合

 八 规律和例外

 九 事实和理论

 十 继承和创造

视角篇

从轻音现象看语音与语法研究的关系

“字”和汉语的语义句法

 一 “字”是汉语句法结构的基本单位

 二 “字”的结构特点

 三 汉语中的“字”和“词”

 四 “字”和汉语句法结构的开放性

 五 “字”与汉语语义句法的结构框架

语义语法范畴

谈汉语语法范畴的研究

逻辑与语法

认知心理和语法研究

 一 语法结构的认知基础

 二 词序和时间顺序

 三 肯定/否定和数量等级

 四 语义重点和注意焦点

 五 从认知出发研究语法

自然语言理解与语法研究

 一 自然语言理解的研究对象

 二 当代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模型

 三 语法分析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地位

 四 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语法研究

暴统功能语法与汉语语法研究

 一 及物性

 二 语态

 三 语气

 四 情态

 五 主位

 六 信息理论

 七 衔接

语用和语法研究

 一 什么是语用学?

 二 语用和语法研究

 三 “不暖和”和“足量准则”

 四 “好不××”与“礼貌原则”

 五 “但/而”和“言语行为”

 六 从语用法到语法——语法化过程

话语语法研究的性质、范围和对象

现代汉语语法规范问题

 一 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标准

 二 建国以来语法规范工作梗概

 三 语法规范的范围和原则

方法篇

层次、语法单位和分布特征

 一 层次

 二 语法单位

 三 分布特征

变换、语义特征和语义指向

 一 变换

 二 语义特征

 三 语义指向

蕴含、预设和寓义

句法空位和成分提取

 一 述谓结构和句法空位

 二 空范畴研究

 三 成分提取及其语义所指

 四 名词的语义结构

歧义——语法研究的突破口

 一 研究概况

 二 歧义类型

 三 歧义分化的方法

 四 消除歧义的手段

如何整理与归纳口语句型

 一 停顿法

 二 还原法

 三 校正法

专题篇

关于汉语词类的划分

 一 引言

 二 划分词类的依据

 三 划类前需明确的几个问题

 四 汉语词类大系和具体分类标准

 五 关于词的兼类、例外现象和难处理的词

动词研究述要

 一 动词的重要作用

 二 动词研究的范围

 三 动词次类的研究

 四 动词研究的方法

 五 动词研究的前景

关于虚词的研究

 一 分类举例

 二 虚词研究的三个方面

词组的研究

 一 词组在语法单位中的重要性

 二 词组的研究角度

 三 词组的研究方法

时间方所

 一 时间

 二 方所

 三 结语

句子: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的对象

 一 两种观点

 二 两种句子

 三 语言的句子在哪里

谈谈句型研究

谈谈特殊句式研究

 一 现状和问题

 二 几点体会

复句

 一 复句和单句

 二 复句关系词语和复句关系类别

 三 复句的语表、语里和语值

 四 结束语

关于疑问句的研究

 一 研究概况

 二 疑问句的分类

 三 疑问语气词的研究

 四 关于疑问点与答问的研究

 五 关于疑问程度的研究

 六 关于疑问句内部类型的研究

 七 特殊疑问句研究

语段的研究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语法研究入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叔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25263
开本 32开
页数 5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1999-02-01
首版时间 1999-02-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5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453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5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