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圆满(海涛法师的人生创意课)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海涛法师开悟小故事的形式,对大众的生活、感情、心理等方面进行剖析和指导,结合故事所表达出的主旨内涵,进行提炼,突出中心。启发人在成长、成功的过程中把握住自己的人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完善自我。这是一位佛学大师对生活、对家庭教育、对婚恋、对友情、对人生观、对价值观的见解。

内容推荐

海涛法师本是台湾一富商,因对佛法的感悟,因此毅然抛弃亿万家产出家,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本书是他的佛学大师经过人生的历练和升华后所参悟出的精华,是大师弘扬佛法,引导大众健康快乐生活、设计精彩人生的经典之作。最独特之处在于其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融入了其中,给予大众最智慧的设计。

一切都要由来,你想要得到,你就必须有所付出,这是永恒不变的。本书过海涛法师对人生的释义,对大众的生活、感情、心理等方面进行引导,启发人在成长、成功的过程中把握住自己,沿着正确的方向完善自我。

海涛法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万千的人和事,即人生观、价值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心理等诸方面进行阐释,勘破纷扰表象,指向自省自在的人生幸福。

目录

财富篇/1

致富的愿景

面对金钱/3

闯/8

一步登不上天/12

大富无形/16

赚到欢喜

吃苦贵在先/19

注意脚下/22

虚其心/25

为人真诚,讲求诚信/28

功夫总在赚钱外

人生不能被欲望的锁链拴住/31

名利只是人生的泡沫/36

克制住自己不合理的欲望/39

内心的财富/43

创造悠闲生活

摒弃吝啬,常怀布施之心/47

无为才是大为/51

咸有咸味,淡有淡味/55

智慧篇/59

带着觉性生活

常备灭“火”器/61

训练自制/64

爱的修行/67

知觉到别人/70

去掉傲慢/74

打造圆融人际

浇灌友情之花/78

谦恭处事,悟道圆融/82

学会倾听/85

谈尊重/88

包容别人,也是给自己留路/91

消除压力的禅

挫折是飞翔的翅膀/94

苦,别有一番滋味/97

永葆乐观/100

挖掘你的潜能/103

守住心中那片蓝/107

工作就是修行

小的就是大的/110

展现自信/113

没有什么我们不能做的/116

凡事要身体力行/119

养生篇/123

在工作中养生,在养生中工作

放松的艺术/125

永远不够的睡眠/129

快乐工作/132

健康,从每一天开始

“如法”生活/135

生命在于运动/138

人老心不老/141

不生病的智慧/144

说减肥/147

相由心生

练习微笑/150

保持内心洁净/154

超越孤独/157

禅定而生智慧/160

健康吃出来

说素食/164

喝茶的学问/166

饿了就吃,困了就睡/169

幸福篇/173

放下才能身轻心安

贵在平常心/175

真实的生活/178

念头决定一切/182

看破,放下,自在/185

人生难得放下/187

快乐隐藏于每一件小事之中

追求快乐/191

心静自然凉/194

妄想增烦恼/198

调整心态,善待生活/201

幸福就在你身边

活在当下/205

莫猜疑/208

摆脱愚痴,心灵自由/212

心怀希望/215

多播善的种子

行善,由内而外/218

用心感化,/222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225

为什么要放生/228

试读章节

一步登不上天

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千里中,一步走在其中,千步也走在其中。禅的修行,像水之常流一样,日日做小小的修行,只要持之以恒,也可达到悟境。很多大师都是积累瞬息的努力,几十年如一日,才最终取得证明,成为一代名师。

最开始的第一步被认为是与其他一千步不同的,但就行千里而言,一步与一千步又无本质的区别。在一步之中有千步,千步之中又是由一千个一步集聚而成的。出发点上的第一步如果被认为是旅途的内容的话,那么经几千公里而到达终点的千步同样也是旅途的内容。因此,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不仅是克服自身惰性的有效方法,而且更是练就不屈不挠的韧性的最佳途径。正是这种韧性推动着你不断耕耘,不断收获,又不断地走向目的地。

日本富士银行的创立者安田善次郎先生,是一位热心贮金的人,他的贮金哲学是,抛却不切实际的幻想,从一点一滴做起,既注重最初的起步,又重视中途的发展,把整个过程连为一体。他说:“要说存钱无论谁都能够,可是这当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真正坚持做好这件事的。大体说来,主要由以下四条缺点所致:第一,最初打算存钱的时候,想一下子存很多钱,而实际却做不到。起点太高不行。第二,有很多人存钱是因为想摆阔,并没有多少钱可存,因此也不可能坚持下去。第三,有些人想一下子变成百万富翁而突然兴起所致,听信了别人的话而克己之心太薄弱,从而半途而废。第四,有些人不愿意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攒钱,而只在最初时努力,过不多久就急于求成了,从而徒劳无益。想想觉得自己很傻,却不知道‘集腋成裘’的道理。总发心、实行和坚持,这三者必须一体之,存钱的要诀在于此,否则不成。”

安田先生的贮金哲学说明,做任何事都不能有“一步登天”的幻想。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最初的开始固然十分重要,接下去的实行也不可忽视。否则的话,即使有非常漂亮的开头,若不能继续坚持,最终必将前功尽弃。把存钱当做一种修行,天长日久,积累起来的不仅是一笔财富,更重要的是成就一番事业所不可缺少的坚韧不拔的品质。这是其一。

其二,百折不挠,立志努力干下去。任何事物前进的道路都不会是一条坦途,而是充满着艰难和曲折,想要取得成功离不开百折不挠的韧性。这种韧性的取得,需要不断地努力、努力、再努力。

《正法眼藏随闻记》上说,看人能否有出息,主要看其是否有志气,看其志是否有不达时的情况。

原妙禅师教诲他的弟子:“修行这件事,好比逆水撑船,前进了一篙之地,却被冲退了十篙之地,前进十篙,冲退百篙。越撑越退,退了又退。纵然直退到大洋海底,仍然再调转船头,还是决心要从那儿撑上去。如果具有这样的品格志向,就是到家的消息。”

做事情,如同修行一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人想要有所建树,就必须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性。

其三,树立志向,不要半途而废。有言日:“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就是说,最初的决心好下,而要坚持下去却非易事。因此,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努力做下去,不能半途而废。

道元禅师认为,志向不仅表明一种韧性,而且还可以用来判断一个人的智与愚。他认为人类的贤者与愚者,并没有头脑的智愚之分,只有志向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智愚来。无论头脑有多么愚笨,只要下定决心立志修行,也会有发展变化的。在修行过程中,如果得到悟性,人会变得聪明起来,志向也越发坚定。反之,若修行半途而废,则志向也就颓废了。

古语说:“细水长流,滴水穿石。”意思即说,再小的水,如果日日冲击相同的地方,也可以打穿坚硬的岩石。小溪潺潺,天长日久,终能洗砂磨岩,汇成一泓清流。水的力量,就在于长流能将坚硬的磐石磨去棱角、改变形状,使之圆滑润泽。

做任何事,都应有滴水穿石般的韧劲,经商也不例外。

首先,在经营中,不管从事何种工作,都要最大限度地尽职尽责。我们知道,一个人求道修行的时候,一开始往往被禅师分配去做扫地、挑水、砍柴等杂活,这些杂活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如果不尽心尽力地去做,就会给人一种浮躁散漫、精神不振、支差应付的感觉,这样就得不到禅师的首肯和点悟,于是一生碌碌无为而已。其实,正是这种近似机械般的杂活,才能磨砺出一个人做大事的韧性与意志力。

其次,要想练就韧性,必须抛弃那种“一步登天”、不切实际的幻想。《正法眼藏》告诫人们不要过于贪求荣华富贵,而应当脚踏实地地走自己的路,别以幻想代替现实,虚度了年华,否则是很愚蠢的。

禅告谕世人,一个求佛道的人,如果想通过佛道修行来取得高官厚禄,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其结果必然是虚度了自己的一生。这种一味追求荣华富贵而不切实际的人,即使是在俗世当中,也同样是徒劳的。一个人只有脚踏实地地专心致志于某一职业,才有可能取得成就,这也就是修行了。

禅悟人生

“坚持到底”是一种成功的表现。这种成功因素还没有找到代替品,它是那些能够成大功、立大业的人物的特殊性格。

一旦把“爱”视为生命活动中必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就会长期助你耕耘。而那些与岁月同步增长的“爱的智慧”,就是你持之以恒的收获。

P12-15

序言

带着佛性生活

佛学是生活的学问,目的在学习正确的生活。学佛也是为了圆满人格,目地是过上正确完美的人生。在佛的眼光中,一切人类及众生,同具佛性。

本性清净的心,我们的佛性,我们净观明觉的本性,容易遭受烦恼情绪掩盖,使我们作出错误的行为。错误的行为就是恶业,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带着佛性生活,生活中才会少犯错误。

破除“我执”。人生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痛苦、烦恼病根,只在于“我执”。因为有了自我的坚执,才产生诸多颠倒妄见,认虚为实,以假作真,随着幻生幻灭的外境打转,因而迷失了常住不易的本性。同样,人和人相处,应常常借用对方的眼睛看彼此的世界,去除“我执”,常怀无私之心。

行善。行善并非责任,它是一种权利,可以让我们拥有健康和快乐。佛的悲愿,是要使人人及一切众生,都能成为和自己一样的至善、至上的佛陀。

宽容。宽容与了解的心,是心灵平静的因素,而爱、忠诚与关怀,才是人生不渝的宝石。去宽容你的朋友,并不能说明你的大量;能正确地去谅解你的敌人,那才算是到达了宽容的真谛。能欣赏人间一切美丽清香的人与事,对人间万象抱着更宽容、更喜爱的胸襟,这样才能把佛家所讲的“空”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超越欲望。人生在世,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人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名利、金钱、情欲等。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太强烈,会造成痛苦和不幸。人的生命幸福,是一种无欲与奉献,它是一种超越欲望后的安稳与宁静。

要完成佛性的觉悟,就要从内心把一切众生都当成菩萨。永远不要只看到别人的过失,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要用一颗平和的心去对待一切事物,拥有一颗“佛”一样的心,这样我们自然也就是佛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圆满(海涛法师的人生创意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海涛法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29173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8-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