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时
内容
编辑推荐

《天时》作者姚宗瑛调动自己全部的生活积累,为读者构制了一部使人荡气回肠的鸿篇巨制,笔法虽平实无华,作品却充满震撼,掩卷思之,令人怆然泪下……

《天时》通过裘家的人物命运,勾勒出那个特殊年代各色人物或悲或喜、或荣或辱、或生或死的不同形象。

内容推荐

《天时》作者姚宗瑛以海滨大都市城乡结台部的农村为背景,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普通百姓在历次政治漩涡中的坎坷经历。《天时》通过裘家的人物命运,勾勒出那个特殊年代各色人物或悲或喜、或荣或辱、或生或死的不同形象。用充满激情的、饱含爱憎的笔触,鞭笞了人性的泯灭,讴歌了正义的力量。

试读章节

田野上的积雪还没化净,又一场飚风搅雪,搅得满世界都是苍白和凄凉。

16岁的裘宇同,肩背书包佝偻着腰,像风雪中的枯叶,跌跌撞撞向长途汽车站赶去。他的额头已经微微见汗,端正的五官被饥饿洗濯得越发清秀,一双圆眼在浓眉下清澈明亮,忽闪一下,闪露出少年人少有的忧郁和坚强。 这时的裘宇同饿得前心贴着后心,想直却直不起腰来。其实,他书包里有吃的,有四个馒头一个半窝头——胃口不断向大脑传递要吃的信号,他用顽强抵御食欲,宁肯把裤腰带再勒紧些,也要把这点吃的送回家,交给母亲。

裘宇同的家在滨海市近郊月牙河畔月牙村,是种菜为主的园田区。大城市城乡结合部的菜农比远郊及外县农民生活虽然好些,能凭粮本到粮店购买成品粮,但不掐着吃,家家户户每个月的定量吃不到半月就会盆干碗净米尽粮绝。

上月末的星期六,他回家拿过冬棉衣,发现母亲的两腿浮肿得像发面饽饽,手指一摁一个坑。就这样,吃饭时母亲也舍不得吃口净面饼子,只吃个菜团子,喝些菜粥。菜团子是一团烂菜滚上面醭,蒸熟了用手捧着吃。菜粥,是把白菜帮子、胡萝卜缨子切碎了,撒上一把棒子面熬成的,稀汤寡水灌大肚不解饱。

母亲的那份定量基本都省给了父亲。父亲常常被大队叫去出义务工。义务工是只干活不挣分,还得下大力气干又脏又累的活。干一天活已经筋疲力尽,夜晚还常常熬鹰似的交代问题。母亲怕父亲撇下老婆孩子去到另一个世界——紧挨月牙村的桥头大队四类分子伍福禄,不就是因为饿急了偷了两把喂牲口的豆饼渣,经受不住民兵黑白折腾跑到火车道卧轨自杀的吗?为此,母亲想尽办法让父亲吃好点,吃饱点。可她能想出什么办法呢?掐儿女们定量,舍不得,只有饿着自己。

裘宇同在离家六十多里的海沽中学住校上高一。学校怕住校生掌管不好自己的定量,就规定食堂每天发给住校生一斤粮票的饭食:早饭二两,一碗稀饭半个馒头,午饭四两,两个馒头或一碗籼米干饭,晚饭四两,两个窝头。早饭的菜是一块咸萝卜,午饭和晚饭的菜几乎一成不变,不是萝卜白菜就是白菜萝卜。菜里有盐有汤就是没油腥。没油腥的胃口像无底洞,吃多少也空落落的。裘宇同的肚子总叫,不是要吃饭了叫,是刚吃完就叫,根本没吃饱。他吃饭用不着单独刷碗,每次都是往饭后的碗里斟点开水,用筷子蘸水把粘在碗上的米粒汤汁洗净,把刷碗水喝进肚子。

在学校,裘宇同一想起母亲的浮肿,就难受得要哭,上课就有些走神,做作业就有点浮躁。他决心挤出点口粮,周末带回家,让母亲吃口净面馒头。

他从星期五开始做星期六回家的准备。星期五的早饭,那半个馒头他没舍得吃,只喝了一碗稀饭。稀饭是放碱熬的,虽然汁浓,米粒却有形无骨,悬浮在汤汁里,绝不沉底。说玄了,一眼能数出一碗稀饭里有多少个米粒。中午饭的两个馒头他没吃,只吃了早晨那半个凉馒头。晚饭是食堂几天前剩的米饭,一则他饿得心慌,二则怕不好带回家,才全部吃掉。这样,星期五他省下了两个馒头。

星期六早晨,他又只喝了稀饭省下半个馒头。中午饭时,新发的两个馒头全都留着,只把那份旱萝卜菜冲汤就着早晨那半个凉馒头吃进肚子。下午下了第二节课就放学了,他拿饭卡到食堂领了两个窝头一份白菜。白菜就着半个窝头吃了,余下的一个半窝头装进了书包。心想,忍着点,坐上汽车用不了天黑就到家了,家里有菜团子菜粥……

裘宇同的定量31斤,这是国家在节粮度荒的困难时期对中学生的格外关照。可是食堂发给住校生的主食分量明显不足:窝头眼大,馒头很暄,米饭黏糊。乍一看窝头不小,但皮薄得几乎透亮。二两一个的馒头用手一攥,一口就能吞进肚里。食堂大师傅不仅蒸窝头馒头的手艺高超,给学生盛米饭时也有绝活,他们常常把大拇指伸到盛饭的标准碗里,盛了米饭用刮板在碗口一刮,本该给一平碗饭,可碗里还有个大拇指“吃”空额。

那天,刚开过午饭,食堂朱师傅腰扎围裙,肩披棉袄,倒背的手被棉袄遮盖着,信步走出食堂。来到学校门口,裘宇同和几个同学从背后快步走来,走到朱师傅近前,一个同学推了裘宇同一把,裘宇同撞在朱师傅身上,朱师傅打个趔趄,饭盒离手,“当啷”一声掉在地上,炼油还没炼透的肥肉渣从饭盒里飞溅而出!朱师傅心慌,赶紧猫腰撅腚拾饭盒,没想到六个馒头从怀里滚落在地上。

这一下,炸了营!住校生们早就疑心大师傅往家偷吃的,纷纷向校长反映,食堂缺斤少两,炊事员中饱私囊。学校对食堂进行了整顿,整顿的结果是,炊事员们再往家里偷带东西更加小心更加隐蔽。

此后,每当开饭,学生们一进食堂就用筷子使劲敲碗,口中还念念有词:“稀饭稀,馒头小,窝头眼大干饭少,我们的定量哪去了?”

赶到长途汽车站的时候,裘宇同愣了——雪太大,汽车停了。他摸摸书包里的干粮,决定步行回家。

冬季天短,加上阴天,下午四点多钟天就擦黑了。饿着肚子黑灯瞎火走六十多里雪路,对裘宇同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看看昏黑的天空,想想母亲的浮肿,裘宇同默默发誓:就是走一宿,我也得让妈妈吃到我省下来的净面馒头!

空肚子走在冰天雪地的黑夜里,裘宇同才真正懂得什么叫“饥寒交迫”。

沿着公路走了十多里地,裘宇同早已浑身是汗,是虚汗。他情不自禁地伸手摸了摸书包,真想吃个馒头,但不行,馒头是留给母亲的,怎么说自己在学校也能一周吃上三四次馒头,虽然不饱,可母亲最少半年没吃过白面了。要不,把那半个窝头吃了吧,犹豫一下,也不行,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家?再坚持坚持,实在顶不住了再吃,他又忍住了。

走啊走,六十多里地怎么这么长啊!开始他还在村边公路上偶尔遇上一两个行人,可越走夜越深,越走越见不到人影。后来,连个喘气的活物都看不见了。

也许是肚子太饿,也许是惦念母亲,他心里空落落的就是不踏实。. 深一脚浅一脚走着,实在累了,走不动了,只好靠在路边的一棵杨树下小憩。

刚坐下,东北风就从他脖颈钻到后心,飕飕的。被汗水浸湿的棉袄被风一吹,铁板似的贴在后背,寒彻筋骨。坐了一会儿,他想站起来继续赶路。一起身,觉得眼前发黑,金星乱舞,赶紧又坐下。他知道这是连饿带累体力透支造成的,就把手伸进书包,先摸到那四个馒头,又摸到那一个半窝头,肚子立刻咕噜咕噜叫了起来。他狠狠心拿出那半个窝头,先用门牙咬了咬,没咬动,窝头已成冰疙瘩。他用后槽牙连咬带掰,一点一点地吃了起来。吃了几口,觉得口干,拨拉拨拉身边积雪,从中间抓了一把洁净的雪攥成球填进嘴里。窝头虽硬,吃到嘴里却又香又甜。他尽量放慢吃的速度,尽量享受吃的美感-,须臾之间,那半个窝头还是吃没了。

他突然有了一个奢望:要能敞开肚皮饱餐一顿刚出锅的窝头,然后躺在家里的热炕头上睡一觉,那可是人生最美最幸福的事了。

此时此地,此景此情,少年裘宇同苦笑一下,觉得自己可以跟志愿军战士媲美了:他们吃一勺炒面就一勺雪,我是一个雪球就一口冰凉棒硬的窝窝头。

他真想再吃一块窝头,哪j怕一小块,但想到母亲,立刻停住了。他站起身来,屁股上粘了好多雪,用手扑落几下,有的雪已经化成冰粘在裤上了。

快天亮的时候,筋疲力尽的裘宇同终于来到了自己的村子。就要见到母亲了,就要让母亲吃到自己带来的白面馒头了,就要听到母亲饱含爱抚的责备了:你这孩子,自己都饿晕了,还惦记着妈妈。但母亲那眼神一定全是夸奖,瞧,我小儿子多孝顺啊!

孝心增加了力量,兴奋驱散了疲劳。他加快了脚步,向家门走去。P1-3

序言

作家姚宗瑛是当代文坛浮躁的局外人,他凭借深广阅历和勤奋习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经营着自己的创作事业。他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天时》已经六易其稿,谈起修改作品的体会,他说“既有创造的快意,又有收获的得意”,脸上洋溢着其乐无穷。

《天时》将这位作家的农民情结展现得极其深刻:中国农民每每是历史苦难的最底层承载者,同时是民族道义的最忠实承继者。这部作品并没有停留在一个“另类”农民家庭苦难的叙事上,其文学性的超越表现为人性美于苦难历程中的丰富和升华。以其弱势的凄美与强权的邪恶对峙,在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展示出一种精神的优越,从而富有震撼力地刻画出逆境中独具魅力的尊严形象。此等形象将以其长远的感染与怀念,实现文学作品的上佳社会意义。

作者以毫无遮掩的真实性与残酷性的描述,还原一段历史的真面目,所昭示的是作家的使命责任和人类良知。

《天时》没有娱乐性,但并不缺乏幽默诙谐的人生趣味。其直白逼真的描写所产生的惊心动魄和回味难忘,正是不见“艺术”的艺术魅力所在。

《天时》的语言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和鲜活的声情色彩,这是丰厚的生活对作家的馈赠。在这里,语言不是“工具”,而化做生活本身、形象本身、意境本身,成为地道的语言艺术。

姚宗瑛是一位脚踏实地进行创作的有根的作家。他忠实于生活,忠实于文学。他总是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地位,怀着对文学的敬畏,谦恭地兼听,不停地精益求精,他的创作生涯是在“优良”峰峦上攀登,呈现花甲青春之势。

天时,有情;《天时》,有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姚宗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60263
开本 16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4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0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2: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