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高三非正常生活(毕业在线)
内容
编辑推荐

卞庆奎主编的《我的高三非正常生活》是毕业在线系列之二。全书精选近百篇描写高三生活的文章,从不同侧面反映高中学生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由于是高三学生亲身经历,亲自撰写,所以读来亲切感人。本书是高三学生自我感悟,老师、家长了解学生的不可多得的通俗读物。

内容推荐

  卞庆奎主编的《我的高三非正常生活》描写了高三学生们的生活状态:高三年级的学生涯中最苦最累的,老师企盼的目光、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同学之间激烈的竞争,还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我的高三非正常生活》是一部反映了高三学生们真实生活和心路历程的经典散文集。

目录

第一章 青春的肩膀,我的高度

第二章 光影里的琵琶语

第三章 被希望隐藏的慌张

第四章 交错行走的时光

第五章 低语呢喃的火花

第六章 追忆似水年华

第七章 半壁青苔半壁蔷薇

试读章节

转眼已是高三

转眼已是高三。熄灯铃响过很久,寝室里依然灯火通明。每个人的床头都闪动着点点的烛光,烛光中闪烁着一张张专著而清瘦的面庞。

转眼已是高三。那天倚着栏杆,映入眼帘的是那群围着宣传橱窗指指点点的高—新生。看着那一张张洋溢着兴奋和喜悦、灿若桃花的脸,心中涌起一阵酸。忽然想起自己入学时的摸样,同样满怀着激情,同样的凌云壮志,同样的怀揣着梦想,这一切仿佛还发生在昨天。可是两年多的时光却悄无声息的流走了。

转眼已是高三。高三就是班主任问大家对班委工作有什么新建议时无人响应的沉默,就是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站到食堂“毕业生窗口”下默然的神情,高三就是夜深人静从教室出来经过复习班时却见里面依旧灯火辉煌,不由对那群玩命的高四生肃然起敬。同样的,若今年倒下,明年再苦读一年,想到这种情景若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心底不禁打起寒颤,于是便鼓励自己要把握现在,努力、再努力。

转眼已是高三。心中却有了许多莫名的烦闷和忧愁。翻开日记本,读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那时年少气盛狂妄自傲,“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编织一些虚无的风花雪月的浪漫。现在常常独坐无言、心静如水,似乎终于明白了那份平凡中的真诚。难再回首,多少事,欲说还休。

转眼已是高三。父亲到学校来看我,言语间那份浓烈的关怀总令我想起,总会揪心般难受。父亲把一叠纸币给我时也就把一份无言的合同给了我。我用平静的双手接过这份契约,心却微微颤抖。那饱含着信任的目光和那温暖如月的眼眸总刺得我隐隐作疼。我该努力回报,用实际行动来回报,于是我每天这样告诉自己。

转眼已是高三。每天晚自习灯亮前的等待是一天中最窃喜的时刻。大家用这难得的机会聊一些轻松的话题。从《有了快感你就喊》到《只露一半》,从《我为歌狂》聊到《我为情狂》……更多的时候大家喜欢随意吟一些诗词。毕竟是文科生,有人低吟浅唱“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有人激昂高亢“华灯博彩,雕鞍驰射,谁忆当年豪举?”不知谁领头,又是一阵齐诵“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还未背完,已是哄堂大笑。多少无奈惆怅的心事已然成烟在笑声中随风而去。

转眼已是高三。熄灯铃响了很久,寝室里依然灯火通明。每个人的床头都闪动着点点的烛光,烛光中闪烁着一张张专著而清瘦的面孔。

我习惯地取出日记本想要写些什么。不知道以后(或者许多年后)翻看这些文字所刻录的岁月会有什么样的心情。但我知道那时一定会庆幸自己用笔留下了青春的足迹。关于这段十八岁十九岁的流年,不管是否真的是一首朦胧的诗、一幅清新的画、一帧悠远的风景,我知道它一定极度动人。特别是在不再拥有十八岁十九岁的日子里想起的时候。

上铺的阿城睡着了,手中的书也掉下来,我把它捡起,轻轻地放上去。望着那些摇曳的烛光中跳动着的朦胧身影,突然一阵酸涩涌上鼻头。虽然大多数人是不能挤过独木桥走进象牙塔的,但只要我们奋斗了,付出了,我们无怨无悔。我们怀着坦然的心情直面六月。

远处隐隐又响起了钟声。我只是缓慢的写下了四个字:日子依旧。

慢慢地合上了日记本。望着窗外的那一缕红光,太阳要升起来了,就像我怀着的心情一般,灼热、浓烈。这岁月艰辛却要不能有遗憾。

毕竟,高三了。

(田宏)

高三的寂寞

经历了高一的激情、高二的快乐,我们继续在高三的路上跋涉。走进高三,我们体验了真正的寂寞,感受了真正的压力,而我们也必会在七月拥抱真正的幸福!

跨进求学生涯的第十二个年头,我们成了高三生。

一个不能算作伟人的“伟人”说过:在街上行人的眼中,高三生应是一个个满腹经纶而又刻苦用功的人。 “伟人”的话当然正确,街上的行人也比高三生多,而世人自古就有“少数服从多数”的良好美德,为了不使太多的人犯同一个错误,我们高三生就不得不收起已放纵了两年的心思,重出江湖,意欲成就当年的霸业。于是我们开始了高三生活,于是生活中也就没有了高一的激情、高二的快乐,只剩下高三的寂寞。

刚开始,大家都抱着一种既渴望又担心的心情等待着复习的安排。几天一过,大家就发现高三确实很“单纯”——总是在老师的安排下“温故”,而改至于能否“知新”则还得看各自的造化了。

高三也确实很有“个性”——每天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没有变而又都在改变。不变的总是抄不完的作业,而改变的是它们的内容。老师也经常对我们说:现在不是应试教育,我们不奉行“题海”战术。的确,高三生活中没有了题海,但题山却逐渐在出现,不过还好,山比海小。

进了高三,你才会发觉高一、高二是真的很美好。高一、高二你随便开玩笑、大吵大闹,别人会笑称你“天真”,而高三你若是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别人会贬你“大傻”;高一、高二打打球,别人说那是运动,而高三了你还在操场上洒热汗,班主任会让你“抛头颅”,因为那是“疯玩”。

于是我们高三生脸上总是写满严肃,球类也不得不束之高阁,不敢再碰,只是偶尔我们会去求一下球的体积或表面积,这对高考还有点儿好处。

高三的生活也变得比以前更有规律——寝室、教室、饭厅。高三生总是在这三点徘徊,而昔日的“铁哥们”见面也只一声招呼了事。这样也有点儿好处:谁要找我们高三生,比以前可就方便多了,毕竟不在教室、寝室就一定在饭厅。但是还有人来找我们高三生吗?没有!结果,那唯一的一点好处也成了无用武之地的英雄了。

在书海里打拼了十一年,为的就是在这第十二年末能扬眉吐气,出人头地。而高考又是一个体现读书人的价值与改变读书人命运的砝码。于是我们的心中就多了一份对未来的担心。回到家中总能看见父母操劳的身影,他们大半辈子的操劳,也许只是为了我们能享受幸福。我们没有责任也没有能力去改变他们的过去,但我们却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他们与自己的将来。于是我们的肩上扛上了压力,而学习上也多了一份动力。

经历了高一的激情、高二的快乐,我们继续在高三的路上跋涉。走进高三,我们体验了真正的寂寞,感受了真正的压力,而我们也必会在7月拥抱真正的幸福!

(张卫)

P3-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高三非正常生活(毕业在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卞庆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122908
开本 16开
页数 1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8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6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7: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