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学生冰心读本/名家文学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冰心先生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无人可替代。别的不说,光她的《繁星》、《春水》以及《寄小读者》,就不知道影响了多少的儿童和青年人!阿英说冰心的作品有三大母题:其一,母亲的爱;其二,伟大的海;其三,童年的回忆。这几乎是涵盖了宇宙、生命、人生、人性的基本母题。因此,钱理群先生就指出:“让孩子从生命的初始,就浸润于这样的文学,这样的人性,实在是意义重大深远,将惠泽一生。”周益民、王小庆所编著的《小学生冰心读本》精选冰心先生经典文学作品,让孩子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获得对于生命的理解以及对于文字的感悟。

内容推荐

由周益民、王小庆所编著的《小学生冰心读本》是名家文读本其中一册。

《小学生冰心读本》精选冰心先生经典文学作品,冰心的文笔素以清新、秀丽、典雅著称,阅读她的作品,你会感觉和风吹拂,溪水吟唱。她的文字总是轻轻拨动你的心扉,繁星闪烁,春水流淌,“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你会在感动中获得力量。与她同时期的女作家苏雪林,曾经借冰心论泰戈尔的两点来评价冰心本人的文字特点,即“澄澈”和“凄美”。“澄澈”其实不仅指文字。还指思想。冰心的那些小诗,于一朵云、一片石、一阵浪花中生发妙理,让人赞叹。冰心的“凄美”其实并无苦痛,而是着上一层多愁善感的色彩,让人在不经意间怦然心动。

目录

第一编 繁星·春水

 心灵的天空

 爱的意绪

 诗的痕迹

第二编 寄小读者

 通讯二

 通讯七

 通讯十

 通讯十七

 通讯十九

 通讯二十三

 说几句爱海的孩气的话

 鸟兽不可与同群

 通讯四

 通讯六

第三编 往事

 胰皂泡

 往事(一)·七

 往事(一)·一四

 往事(二)·三

 往事(二)·八

 童年的春节

 梦

 忆读书

 童年杂忆

 我的童年

 腊八粥

第四编 灯光

 灯光——为《东方少年》创刊而写

 一只小鸟——偶记前天在庭树下看见的一件事

 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新年试笔

 只拣儿童多处行

 一寸法师

 一个兵丁

 骰子

 明子和咪子

 小桔灯

第五编 一片冰心在玉壶

 我的妈妈冰心/吴青

 冰心有赠/赵丽宏

 翠鸟远飞了/钱理群

 附编 谈语文学习与写作——冰心语丝

 后记

试读章节

通讯七

1923年8月,年轻的冰心搭乘约克逊号邮轮前往美国,离愁与怀想,海景与湖光,都在她的笔下深情跃动。

这篇通讯包括两个部分,上篇是赴美途中海上三日生活的纪实,海阔天空的美妙景色叫人神往;下篇主要写湖,那是冰心眼中的“海的女儿”,被她叫做“慰冰”。慰冰湖的温柔妩媚也让人流连驻足。

一个是海,一个是湖,都是冰心所爱,都寄托着她的情思。在冰心的眼里、心中,她们又有着怎样的异同?亲爱的小朋友:

八月十七的下午,约克逊号邮船无数的窗眼里,飞出五色飘扬的纸带,远远的抛到岸上,任凭送别的人牵住的时候,我的心是如何的飞扬而凄恻!

痴绝的无数的送别者,在最远的江岸,仅仅牵着这终于断绝的纸条儿,放这庞然大物,载着最重的离愁。飘然西去!

船上生活,是如何的清新而活泼。除了三餐外,只是随意游戏散步。海上的头三日,我竟完全回到小孩子的境地中去了,套圈子,抛沙袋,乐此不疲,过后又绝然不玩了。后来自己回想很奇怪,无他,海唤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海波声中,童心和游伴都跳跃到我脑中来。我十分的恨这次舟中没有几个小孩子,使我童心来复的三天中,有无猜畅好的游戏!

我自少住在海滨,却没有看见过海平如镜。这次出了吴淞口,一天的航程,一望无际尽是粼粼的微波。凉风习习,舟如在冰上行。到过了高丽界,海水竞似湖光。蓝极绿极,凝成一片。斜阳的金光,长蛇般白天边直接到栏旁人立处。上自穹苍,下至船前的水,自浅红至于深翠,幻成几十色。一层层,一片片的漾开了来。……小朋友,恨我不能画,文字竟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写不出这空灵的妙景!

八月十八夜,正是双星渡河之夕。晚餐后独倚栏旁,凉风吹衣。银河一片星光,‘照到深黑的海上。远远听得楼栏下人声笑语,忽然感到家乡渐远。繁星闪烁着,海波吟啸着。凝立悄然,只有惆怅。

十九日黄昏,已近神户,两岸青山,不时的有渔舟往来。日本的小山多半是圆扁的,大家说笑,便道是“馒头山”。这馒头山沿途点缀,直到夜里,远望灯光灿然,已抵神户。船徐徐停住,便有许多人上岸去。我因太晚,只自己又到最高层上,初次看见这般璀璨的世界,天上微月的光,和星光,岸上的灯光,无声相映。不时的还有一串光明从山上横飞过,想是火车周行。……舟中寂然,今夜没有海潮音,静极心绪忽起:“倘若此时母亲也在这里……”我极清晰的忆起北京来,小朋友,恕我,不能往下再写了。

冰心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日,神户。

朝阳下转过一碧无际的草坡,穿过深林,已觉得湖上风来,湖波不是昨夜欲睡如醉的样子了。——悄然的坐在湖岸上,伸开纸,拿起笔,抬起头来,四围红叶中,四面水声里,我要开始写信给我久违的小朋友。小朋友猜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水面闪烁着点点的银光,对岸意大利花园里亭亭层列的松树,都证明我已在万里外。小朋友,到此已逾一月了,便是在日本也未曾寄过一字,说是对不起呢,我又不愿!

我平时写作,喜在人静的时候。船上却处处是公共的地方,舱面栏边,人人可以来到。海景极好,心胸却难得清平。我只能在晨间绝早,船面无人时,随意写几个字,堆积至今,总不能整理,也不愿草草整理,便迟延到了今日。我是尊重小朋友的,想小朋友也能尊重原谅我!

许多话不知从哪里说起,而一声声打击湖岸的微波,一层层的没上杂立的潮石。直到我蔽膝的毡边来。似乎要求我将她介绍给我的小朋友。小朋友,我真不知如何的形容介绍她!她现在横在我的眼前。湖上的月明和落日,湖上的浓阴和微雨,我都见过了,真是仪态万千。

P35-38

序言

亲爱的小读者:

你们好!

你们知道吗,对中国现代文学稍微有点了解的人。只要看到“寄小读者”这几个字,马上就会联想到一位作家,对,她就是冰心。

1923年,冰心从燕京大学毕业,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旅途和留美期间,她写了29篇通讯,这就是有名的《寄小读者》。在这些通讯中,冰心书写异乡生活的感受,表达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抒发对家人的怀想,赢得了小孩子,也感动了很多长了胡子的大孩子。如今,当年的第一批小读者也都是耄耋老人了,这么一算,冰心的小读者该有多少!她是名副其实的文坛祖母。

冰心有句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如今,“冰心”早已成为爱的同义语,那些洋溢着爱之暖意的文字,恒久地滋润着一代代小读者的心灵,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孩子们,在她的文字里相遇了。

冰心爱母亲,热情地讴歌着母爱:

世界上没有两件事物,是完全相同的。同在你头上的两根丝发,也不能一般长短。然而——请小朋友们和我同声赞美!只有普天下的母亲的爱,或隐或显,或出或没,不论你用斗量,用尺量,或是用心灵的度量衡来推测;我的母亲对于我,你的母亲对于你,她的和他的母亲对于她和他;她们的爱是一般的长阔高深,分毫都不差减。小朋友!我敢说,也敢信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敢来驳我这句话。当我发觉了这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竞欢喜感动得伏案痛哭!

——《寄小读者,通讯十》

用心诵读,这样的文字是否也感染了你,让你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甚至于,她因为爱母亲,而一并爱了由母亲遗传的病,感谢上苍使母亲和她的体质“有这样不模糊的连结”。冰心曾经假设,假如在她漫长的一生中只能有一个快乐的选择,那么她要至诚地请求:依偎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的爱也许是世间最为久远、最为真挚的一种情感。透过冰心的文字,我们似乎沐浴着母亲温柔的眼神,感受到母亲轻轻的拍抚,我们在母亲的呵护、关注与扶持下逐渐成长。冰心的这些诗文,道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

冰心也爱孩子。她断言:“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可爱的》)因此,她尽情地描绘烂漫的童真、无邪的童心,她要与小朋友做心灵的朋友。《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就是这样的倾情之作。冰心古稀之年回忆自己的作品时,曾说“在我的作品中,我还是最喜欢《寄小读者》”,她认为这本是最自由、最不加思索的。

冰心是完全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孩子的,比如她说:“大人的思想,竟是极高深奥妙的,不是我们所能以测度的。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是非,往往和我们的颠倒。”(《寄小读者·通讯六》)在她看来,孩子是最为公正无私的:“我愿菊花在我眼中,消失了她的富丽堂皇,蒲公英也解除了她的局促羞涩,博爱的极端,翻成淡漠。但这种普遍淡漠的心,除了博爱的小朋友,有谁知道?”(《寄小读者·通讯十七》)

冰心还爱大海。冰心热切地颂赞着大自然,湖光山色、星光月影……都令她沉醉。这其中最让她钟情难忘的,无疑是大海。

大海的宽广和威力、静穆和浩淼陶冶着冰心的性情,每当她看到海,想到海,海便会把她的灵魂唤起。她觉得海是不尽的伟大、不尽的庄严。于是,海波、浪花、晚霞、号兵吹响的喇叭,甚至渔娃,都走进了她的文字,留在了她的记忆,成为她的歌唱。“父亲呵!我怎样的爱你,也怎样爱你的海。”可见,海成了她的另一个父亲、另一个母亲。

走过近一百年的人生旅程,冰心去世时的送别仪式上,即是以大海的蓝色和玫瑰的红色为主色调,空中回荡着海潮声声、海鸥低鸣……她永远地回到了大海的怀抱。

冰心的文笔素以清新、秀丽、典雅著称,阅读她的作品,你会感觉和风吹拂,溪水吟唱。她的文字总是轻轻拨动你的心扉,繁星闪烁,春水流淌,“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你会在感动中获得力量。与她同时期的女作家苏雪林,曾经借冰心论泰戈尔的两点来评价冰心本人的文字特点,即“澄澈”和“凄美”。“澄澈”其实不仅指文字。还指思想。冰心的那些小诗,于一朵云、一片石、一阵浪花中生发妙理,让人赞叹。冰心的“凄美”其实并无苦痛,而是着上一层多愁善感的色彩,让人在不经意间怦然心动。赵景深先生曾形象地描述冰心小诗给人的审美感受。他说,读《水浒传》应该摇着蒲扇,读《红楼梦》应焚清香,而读《繁星》应在月明如水的静夜,坐在海边的石上,对着自然景色细细地读,与涛声相和。

看到这儿,如果你认为冰心的文字都是风花雪月,那可就误会了。读读她的小说《一个兵丁》,你会有一种通彻的辛酸;而那些童年回忆的文章,则会让你看到她快乐、风趣的一面。

“一片冰心安在,千秋童稚永存。”亲爱的小读者,一位慈爱的奶奶,一颗不老的童心,正在这些文字里等待着你。

你们的大朋友 周益民 王小庆

2011年7月

后记

从一开始承担《小学生冰心读本》的编选工作时,我们两位就坚信这样一个道理:编选这一读本,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为了孩子”,这其中的涵义自不必细说。毕竟冰心先生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无人可替代。别的不说,光她的《繁星》、《春水》以及《寄小读者》,就不知道影响了多少的儿童和青年人!阿英说冰心的作品有三大母题:其一,母亲的爱;其二,伟大的海;其三,童年的回忆。这几乎是涵盖了宇宙、生命、人生、人性的基本母题。因此,钱理群先生就指出:“让孩子从生命的初始,就浸润于这样的文学,这样的人性,实在是意义重大深远,将惠泽一生。”

是的,编选冰心先生这样的名家的作品,让孩子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获得对于生命的理解以及对于文字的感悟,这无论如何都不会过时。因此,我们相信这次的编选工作,是基于对儿童阅读的责任,意义重大。

但是,我们是否有能力担当这一责任?

说实话,我们并不是很自信。因为冰心先生的作品虽有着明确的主题,但要挖掘其潜在的深刻意义,我们自觉火候不够;冰心作品中清新典雅的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情意、音律、色彩、哲理,乃至其广博的文化视野,更是我们无法准确捕捉的;至于要将她作品的意蕴,通过我们的导读传达给孩子,则更是一项艰难的工程。

所以说,我们编选这一读本,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冰心先生,了解她作品中的美和力量:同时也因为我们在为孩子们努力建立起一座通往冰心作品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一种成就感,甚至幸福感。

幸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很多人的鼓励和帮助。这些帮助,不仅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们愈来愈具有了信心。

先说钱理群先生。他是这一套丛书的主编,日常工作繁忙,但他仍然仔细审阅了全书稿。并对每一篇选文提供了他的理解,以及对于我们所作的“导读提示”的建议。这使我们心中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更关键的是,他的将读本完全建立于对孩子“立人”的观点,使我们受益匪浅。

再说本册读本的审订专家方锡德先生,他是国内冰心研究的权威。从一开始,他就十分关注我们的编选工作,屡次热心地给予我们以版本、文字考证以及内容理解上的帮助。他的严谨,常常使我们自惭形秽。虽然方先生一再说明要我们“自己斟酌”,但我们读了他的意见,仍不禁汗流浃背。的确,他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帮助,更是我们对待学问的一种应有态度。

而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们,则在组织编写、审校文本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他们为了这套读本动用了全身筋骨,大到编选思路、宣传策划,小到文字风格乃至页面布局,都可谓是精敲细打,努力做到完美。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大气务实的作风,也是我们在这次编选过程中得到的一种精神财富。

其实,《名家文学读本》的编选者们,经历了这些日子,已经日渐成为一个团结互助的队伍。因此,我们的工作,断不是独立的,而是互有鼓励、互有促进的。这正是我们参加这一工作的意义之一。

王小庆 周益民

2011年7月

书评(媒体评论)

冰心的作品有三大母题:“母亲的爱;伟大的海:童年的回忆”(阿英)。这几乎涵盖了宇宙、生命、人生、人性的基本母题,冰心的作品因此而超越时空,具有某种永恒性。她透过作品显示出的坚毅,慈爱,宽和,博大,淡定,纯净,处处流溢着人性之真善美,展现了东方文化的无限魅力。让孩子从生命的初始,就浸润于这样的文学,这样的人性,实在是意义重大深远,将惠泽一生。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冰心是现代中国“爱”的使者和歌者。她用大海一样广博的胸怀拥抱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为小读者抒写了她对母亲、儿童、自然和一切生命的爱。她为人为文都践行着也表征着人类对于“爱”和“同情”的永恒的冀盼。“冰心体”的语言亲切平易而又才情洋溢,代表着现代汉语一种清丽典雅的范型。

——方锡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冰心”早已成为爱的同义语,那些洋溢着爱之暖意的文字,恒久地滋润着一代代小读者的心灵,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孩子们,在她的文字里相遇。

——周益民(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特级教师)

编选冰心这样的名家的作品,让孩子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获得对于生命的理解以及对于文字的感悟,这无论如何都不会过时。

——王小庆(浙江省杭州北苑实验中学教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学生冰心读本/名家文学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益民//王小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266614
开本 32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1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小学语文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24.233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