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巩固和延续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学术成果和社会影响,编者自会议结束后即着手编辑这部论文集的工作。编者将与“东江文化”主题较为密切的近50篇文章收入,作为本文集主体。同时,收入领导讲话或致辞3篇。“首届东江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虽已发表于《惠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但因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研讨会论点,也一并收入。为了体现首届东江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与会论文全貌,尤其表示对未及收入本论文集20余篇论文作者的尊重,特列首届东江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及论文名录附录于书末。
图书 | 东江文化纵横谈(首届东江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廖仲恺家族东江历史文化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为了巩固和延续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学术成果和社会影响,编者自会议结束后即着手编辑这部论文集的工作。编者将与“东江文化”主题较为密切的近50篇文章收入,作为本文集主体。同时,收入领导讲话或致辞3篇。“首届东江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虽已发表于《惠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但因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研讨会论点,也一并收入。为了体现首届东江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与会论文全貌,尤其表示对未及收入本论文集20余篇论文作者的尊重,特列首届东江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及论文名录附录于书末。 目录 杨海涛:在东江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林添好:在东江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李秀峰:在东江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成晓军:“东江文化”名称之辨 刘开美:论惠州文化的定位 李立德:惠州客家源流与特色初探 安贞元:弘扬东江文化的几个要素 雷吉来:关于东江文化属性的几点思考 曾平辉:惠州精神与东江文化的凝练和发展 林振武,张艺馨:苏轼与东江文化的形成及北传 陶原珂:苏轼居惠词的情调 王启鹏:苏东坡在惠州的三重突围 饶淑园:苏东坡寓惠心境和压弹机制探微 张小平:宋代惠州谪宦考略 冀满红,吕霞:百年挣扎:19世纪惠州丰湖书院的发展与变迁(1802—1901年) 纪望平: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丰湖书院与惠州学院的历史变迁及发展纵览 邹富联:惠州丰湖书院教育历史源流及其办学特色 魏明枢:黄遵宪两游丰湖的文化心态——黄遵宪“游丰湖诗”赏析 刘灿:关于惠州历史发展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叶岱夫:东江河道变迁与东江文化地理形态 刘向明:东江在岭南古史演进中的作用——以史前至秦汉时期为例 丘立才:广东惠州客家人的江山 赵善德,娄欣利:先秦东江流域三组文化遗存的分析与综合 杨凤:明代东江学术思想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龙建春:简论东江文学的客家特质 伍毅志,伍毅敏:全球化竞争视野下的惠州旅游视觉品牌形象研究 林立:惠东渔歌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初探 罗晓敏:浅析东江麒麟舞中麒麟的造型特色与装饰意味 林慧文:浅论谭公崇拜的东江民间信仰之民俗取向 杨子怡:朝云崇拜现象与岭南蓄妾之风 高钟:东江文化人的特色与形成 张建富,张家唐:海峡两岸客家人的第一次高调合作——论乙未反割台斗争 张卫波,王瑞:东江文化与东江革命根据地关系论纲——兼论地域文化与中共革命根据地关系 黄金魁:东江抗日根据地群众工作模式论析 肖红松,杨学新:深入挖掘东江根据地革命文化内涵,推进东江文化研究 段云章:惠州西湖蕴涵深——陈炯明等《修理惠州西湖募捐序》窥探 万齐洲:廖仲恺的国家观 彭小舟,高永靖:对“三大法宝”的早期探索与实践——论周恩来领导下的东江大革命 张菊梅:浅析东江行政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彭长明:小论东江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的魅力和价值 李文珊:集聚城市人文边缘效应,促进宜居宜业惠州建设 陈广万:试论东江流域山、湖、泉、城、海等风景名胜资源与构建惠港澳三大角生态旅游网 庄丽丽,陈裕瑾:唐宋时期官方对罗浮山的开发 潘海涛:惠州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徐旭阳:开发东江人文旅游资源,促进惠州旅游产业发展 康钦春:浅析东江文化对惠州创建特色文化城市的诉求 罗向菲:惠州市政府管理创新与城市文化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 申滢:建设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惠州TCL企业文化理念的内涵和实践 周红炜:东江地方名人文献数字资源建设研究 董立山:龙门县蓝田瑶族习惯法初探 余彬:海外客家文化的承传与变异 张兴汉,张剑峰:东江骄子杨钊与惠州教育 成晓军:首届东江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附录:首届东江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及论文名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东江文化纵横谈(首届东江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廖仲恺家族东江历史文化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成晓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35548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14 |
出版时间 | 2010-08-01 |
首版时间 | 2010-08-01 |
印刷时间 | 2010-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96.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61 |
宽 | 18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