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明编写的《中国文论的价值论与文体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包括“中国文论的新机遇与新境界”、“历史学对中国文化与文论研究的挑战”、“对小说的超常兴趣和小说文化价值的确认---冯梦龙与巴赫金关于小说文化价值思想比较研究”、“论明清文人传奇戏曲与八股文的文体交互”、“叶燮《原诗》的偏激与失误”等文章。
图书 | 中国文论的价值论与文体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胡晓明编写的《中国文论的价值论与文体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包括“中国文论的新机遇与新境界”、“历史学对中国文化与文论研究的挑战”、“对小说的超常兴趣和小说文化价值的确认---冯梦龙与巴赫金关于小说文化价值思想比较研究”、“论明清文人传奇戏曲与八股文的文体交互”、“叶燮《原诗》的偏激与失误”等文章。 目录 编辑部报告 笔谈:中国文论的新机遇与新境界思想 思想 历史学对中国文化与文论研究的挑战 百年现代文论对于“文以载道”的批判理论 理论 自然声律论与新诗体辨说——诗歌自然英旨之“真美”通论 对小说的超常兴趣和小说文化价值的确认——冯梦龙与巴赫金关于 小说文化价值思想比较研究 南北宗·神韵说·灵感论 专题 《史记》“以事见义”论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人” 朱子于《诗经》之涵泳、玩味析论 论《直斋书录解题》的文学批评 民族文化融通背景下的元代前期儒家诗论 变的“歧途”与诗史演进——方回的诗中批评诊析 论明清文人传奇戏曲与八股文的文体交互 明代的诗声理论 叶燮《原诗》的偏激与失误 “叠”与“紧”:钱载的杜诗批评述论 方东树的“离合”说及其文学史意义 符号学视野下的古代诗画关系理论 会议综述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考辩 “东山法门”与盛唐诗坛 朝鲜北学派诗人笔下的幽燕历史文化遗迹 “西泠吟社”考 文献 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书目(1900—2010)(上) 《习静斋词话》 潘素心论曲绝句七十二首 《明文远卷》 《可仪堂一百廿名家制艺》解题(上)一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工作人员名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文论的价值论与文体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晓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2799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9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20 |
出版时间 | 2014-12-01 |
首版时间 | 2014-12-01 |
印刷时间 | 2014-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8 |
CIP核字 | 2014288071 |
中图分类号 | I206.2 |
丛书名 | |
印张 | 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